专栏名称: 财经网
财经网微信,用财经思维勾搭一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揭幕者  ·  洗一洗! ·  12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刚刚,马云现身! ·  13 小时前  
华尔街见闻  ·  比亚迪掀起了一场风暴 ·  昨天  
时代财经APP  ·  财仔精选 | 一周热文回顾(2.3-2.8) ·  2 天前  
时代财经APP  ·  财仔精选 | 一周热文回顾(2.3-2.8)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网

房企还能扛多久?一波倒闭并购潮即将来袭!

财经网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8-05 20:30

正文


来源:米筐投资(微信ID:mikuangtouzi)

作者:三万

已获授权转载。



中国楼市,从来不缺故事。


2015年至今,短短两年,房地产热再一次席卷全国,又一次刺激了整个民族的神经。


普通人的故事,买了房的沾沾自喜,踏空的有恨有悔,绝望的彻底绝望。


售楼部里,从2014年的门可罗雀,到今天“全款的往里走,按揭的别堵门口,公积金的把电动车挪一挪”。


与此同时,全国房地产开发商,也动作频频,显得格外热闹。


万科与宝能系的战火一路燃到今年,为房地产行业的“动荡之年”拉开了序幕。 万达抛售、融创接盘的故事还在继续。


201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并不平静。无论是知名地产高管出走再创业、房地产企业选用各种“姿态”跨界转型、频发的企业间战略合作,还是地产与金融的互相渗透……房地产行业的剧变已在眼前。动荡不可避免地跟随剧变而来。


对于大小房地产开发商们来说,2016年的房价上涨,很有可能成为最后的集体狂欢。因为从种种迹象来看,这个群雄逐鹿的行业,已经“变天”了。


好了伤疤别忘了疼


不管承不承认,中国的房地产业,也是分牛熊市,属于行政压制的周期性行业。这一轮牛市已经接近尾声,行政大棒就在头顶。对于赚的盆满钵满的开发商而言,笑可以,还请不要笑的忘乎所以。2012-2014年的苦难记忆也并不遥远。



在上一轮楼市惨淡期,拿地成本和位置,融资成本,还款速度,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每一个环节,都狠狠的给开发商们上了一课。


也正是在熊市中,资金链断裂,项目烂尾,成为很多中小开发商的命运结局。


现在去翻看2014年的楼市,就曾迎来一轮房企倒闭潮。仅2014年3月份,被媒体曝光的房企资金链断裂案例就有10余起。


在重灾区的杭州,绿城也第二次被逼到“卖股求生”的境地。融创趁机出手成为绿城中国的买家,宋卫平、孙宏斌两人从相爱到相杀。


2015年,西安本土龙头天朗被融创收购,没有等到“天亮了”。也是在那一年,“冰岛购地”无果的中坤集团因为大钟寺广场信托兑付危机被推上了风口,境况艰难。新华南五虎应运而生——恒大、碧桂园、雅居乐、富力、合景泰富。合生创展出局。


中小房企日子最不好过。受政策调控影响,楼市销量大幅下滑,资金回流受阻;资金荒也使房地产融资成本大幅上升。双重压力下,严重依赖高杠杆的房企压力山大。尤其是实力较弱的中小房企,被收并购或倒闭成了一条不得已的选择。


绞杀房企的未来


那么,站在2017年,我们展望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尤其是各地大小开发商们。下一次楼市牛市是哪一年我们无法知晓。我们能看到的,是今年开启的调控,只会比14年那一次更加惨烈。行政压制、信贷管控,将资金流向房地产的口子收的越来越紧。


这无疑拷问着每个开发商的资金链、开发成本。好,我们就假设各个开发商资金雄厚,没有资金压力,熬过了这波调控,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


下一次还会有去库存么?

下一次还会有地产供给侧么?

下一次的城镇化还有多大规模?

下一次央妈的放水还这么任性么?


仅一项行政去库存,不知救活了多少二三线城市垂死挣扎的小开发商。


好,那么我们假设下一次,以上那些还和15年的环境一样。那么, 第二个问题来了:租赁市场。当全国下发文件发展租赁市场,已经拉开了房地产业的下半场,从香港模式转换到新加坡模式。


当房地产开发商摆脱千难万险,熬过这一波后,却发现,这个市场变了,蛋糕变了。


摆在传统房企面前的变成了两条路:


要么,转头去开发自持租赁类,但是,请问你姓赵么?看清楚形势,国企优先哦;


要么,咬牙继续去开发产权类,但是,蛋糕变小了,僧多肉少弱肉强食,你又有多少实力跟大家伙们抗争?


北京就表态,未来五年将新建的150万套住房中,产权类住房100万套、租赁住房50万套。其他各地也会陆续跟上,租赁房将挤占原有的产权类土地供给。


中小房企的融资难度和成本一直就比大块头高。那么,融资成本过高,甚至融不到资金的开发商,那搞房地产开发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就等着赔钱行了。


在地产市场群雄逐鹿的阶段,资源向优势房企集中是必然的过程,不论是最重要的土地资源,金融资源。甚至有实力的建筑总包、各类专业合作方都会给优势房企和中小房企设置不同的门槛。


一切的后果,就是下一次,中小型房企辗转腾挪的空间越来越小,日子越来越难。而且市场越是火爆,小开发商消失的就越快。目前来看三四线城市尚有生存空间,二线城市已经是岌岌可危了。


这样一个行业未来,等待房产商们的,是洗牌,是重组,是并购,是绞杀。


房企的终极抉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揭幕者  ·  洗一洗!
12 小时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刚刚,马云现身!
13 小时前
华尔街见闻  ·  比亚迪掀起了一场风暴
昨天
时代财经APP  ·  财仔精选 | 一周热文回顾(2.3-2.8)
2 天前
时代财经APP  ·  财仔精选 | 一周热文回顾(2.3-2.8)
2 天前
指尖阅读  ·  别把好日子过得太穷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