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唐唐频道
Big笑工坊及其主持人任真天(唐唐)官方唯一的公众号(其他都是假的),向唐唐提问,和唐唐互动,放马过来吧!Big笑工坊,我们是制造快乐的一群人,旗下有《唐唐神吐槽》、《唐唐脱口秀》、《唐唐嘻游路》、《唐唐爱GAME》等多个节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唐唐频道

一部《长城》,竟然炸出了这么多妖魔鬼怪

唐唐频道  · 公众号  · 搞笑  · 2016-12-19 11:1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吆喝了一两年,今年的超级大片《长城》,终于上映了,一片大火。


不到两天,总票房突破 3个亿



微博微信,早已经被各种各样的讨论、影评刷屏,好像错过了这部电影,就要错过了一场话局,一个话题,一个谈资。


火啊。


好像是一块火热的烙铁,把今年这个冰冷的电影市场,一下子 烧熟了。


要知道,今年中国的电影市场,冷淡了已经不止一天两天了


还记得年初业内人士 的豪言。


结果 到目前 今年 票房,截止12月16日, 也不过 433亿元



形势不容乐观。


距离 600亿的目标,掐指头算,还有167亿。


任重而道远。



在《长城》上映之前,就连中国电影今年的票房,是否能超过去年440亿,其实都还悬而未决。


不过按照目前的走势,《长城》,很有可能,是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最后的救命稻草。

说一说《长城》。



关于《长城》,不得不提到的是导演张艺谋。


张艺谋导演,我们太熟悉了。


自带黑点的 这一次,再次 以一种国 完全 无法 理解的方式, 在了中国电影的最前列。


前两次, 分别 是《活着》,还有《英雄》


《活着》奠定了张艺谋华语片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的地位,而《英雄》则开启了中国商业大片的新模式。


是中国电影不可不提及的两道分水岭。




这一次,他带来了一部阵容迄今 为止 最豪华、制作投入迄今为止最大的电影


《长城》


大部分中国人,恐怕也是第一次见识 见到一部中国电影,有 么大 阵仗。



不过 有意思的是。


关于电影的 评论 ,先 了。


在电影还没有正式上映的 12月15日晚上19:10分,豆瓣评论突然开了。



2395 人评价已看过,豆瓣评分 5.2 分,39.3%的1颗星。


这个就有意思了,这证明了,在豆瓣的打分机制下,电影还没有上映,就已经有了这么多人,给电影打了一颗星,总分 5.2


一边是以文艺小清新、影评人团队为首的豆瓣。


而另一边,是几个观众喜闻乐见的购票平台,这几个平台的机制稍微正常一点,只有买票,才可以打分。


大致看了一下其他各平台的打分,我们可以看到:



几个平台的平均分,要比豆瓣网上的评分,高了整整3分!



我们大家都知道,《长城》,如果用几个标签来概括,脱离不了的有几个词: 特效 怪兽 大制作


同样题材的电影,在好莱坞,其实遭已经屡见不鲜了,每年几十部的产量,大规模的投资,向世界输出着大概有 几百亿美元 的票房。


大把大把赚着世界的钱。


比如《变形金刚》,比如《 2012》,再比如《环太平洋》、《哥斯拉》,统统都是和《长城》类型投资雷同的电影。


唯一不同的,是之前上述的这些片子,导演和一众主演,统统都是外国人。

而长城,是属于中国人的。



有趣的地方又来了,明明是和《长城》差不多的电影们,却在国内影评人聚集、被所谓小清新影迷奉为圭皋的豆瓣上,遭遇天差地别。



《变形金刚》,导演迈克尔·贝,影片几乎毫无剧情,评分,8.1分,清一色国外班底。


2012》,专拍灾难片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同样是一部标准的爆米花电影,评分7.7,国外班底。


《碟中谍 5》,一个我们并不熟悉的导演,拍了一部从头打到尾,没什么亮点的爆米花电影,豆瓣评分,7.7分,完全的国外制作。


而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长城》呢?


5.2分。


这些影评人,在豆瓣上,为《长城》打出了5.2分。


分低没什么,说出原因就好,可是打开短评,你会发现,豆瓣里面的影评人,为《长城》打低分的原因,可谓叹为观止。


有一上来就诅咒一个 66岁导演死亡的


有污言秽语的


而像上面这样不可思的、极度不负责任的言论和打分,基本上每一页,能找到好几条。

吊诡的是,这些评分,都会被忠实的记录在豆瓣的评分系统里。



那是不是所有在豆瓣上打分的人,都没有看过电影呢?

不,绝对不是。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在豆瓣上打高分的人,统统被不知名的原因,被豆瓣系统,降到了最下面。


豆瓣短评里,被顶到第一位的评价,有 3130 个有用


豆瓣短评,第二位的有用数的,是下面这条。

2894 个有用,你猜这条被豆瓣排到了第几?


第十!


也就是说,你需要下拉十个人,才能看到这条明明是有用数排名第二的短评,在他之上,全是1000+有用数的差评。


没人能解释,恐怕只有豆瓣自己,能说清楚这种打分机制。

这种匪夷所思的阵仗,前所未见。



但要说好评有没有?好评是真有,大部分,都在微博、头条、朋友圈,这些观众最常用的平台上。


如果你不相信,最简单的方法,去微博搜索长城两个字,自己去看评价,你会明白一切。


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种非常奇妙的现象。


中国国内,一群以影评人、文化人自居的人们,在属于中国人的电影《长城》上映后,拼尽了全力,想方设法的,用最没有文化的方式,去咒骂一部他们可能,甚至还没有看过的电影,还有相关的人。



用最恶毒的语言,去诅咒、攻击一个 66岁了的老中国导演,甚至还点了蜡烛,就差在老谋子的身上贴上大字报,把他丢进未名湖。


几个跳梁小丑,用文革的方式,哗众取宠的吸粉、获利,然后光明正大的引以为傲?


这竟然是中国所谓的影评人、文化人现在的样貌,魔幻现实,叹为观止!



可细想一下,原因是为什么?


突然想到了柏杨的一句话,仿佛立马就明白了。


看不得国家自己的好,却沉醉于好莱坞、西方电影的美。


这样的文化人、影评人,让人胆寒!


而我们未来的文化聚集地,竟然是在豆瓣这样的平台,同样,令人异常的胆寒。



曾经的一个有公信力的平台, 现在已经变成了这些所谓影评人、文化人集体妖魔化一部中国电影的狂欢之地,他们收着写影评的钱,又故作姿态的立着牌坊,像一群围着篝火跳舞的邪教,肆意指挥着中国人该看的电影。


仿佛在吃带人血的馒头。


多可怕。



我们不禁要问,假如,这部《长城》,是一部由迈克尔·贝执导,完全由国外人出演,完全西化,拯救中国人的电影,这些个别的文化人、影评人,是不是会弹冠相庆,俯首称臣?


毕竟,中国的《山海经》在它们眼中,并不值得尊敬,唯有美国的“超级英雄”才最完美。



不过好在,已经有不少舆论、风评,正在像张艺谋导演扭转,观众用脚投票,像极了当年《英雄》被翻案、《金陵十三钗》硬生生从6分,逆袭到8分的样子。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站出来,试着为张艺谋,去辩驳一二。



而他们的矛头,也统统都指向了这几个群魔乱舞的影评人。


妖魔鬼怪,哪里都有。


只是,可惜了这位矜矜业业为电影事业奉献了大半辈子、为我们执导过奥运会开幕式、G20的66岁的老导演。



那些非常有意义的批评,非常独到的见解,哪怕很尖锐,我都会引以为戒。但是很遗憾,现在有意义的意见越来越少,真知灼见越来越少,基本上都是为骂而骂,为批评而批评,姿态性的东西更多——所以这些不太讲理的批评、或者是不体谅创作的批评、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批评,大可不必在意。—— 张艺谋


也许,我们都欠你一句:


谢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