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招商引资,上海历来是优等生。
在招商阶段,上海积极布局,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投促办联合市相关部门、各区以及重点产业园区,通过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举措,2024年,全市成功迎来了1295个亿元以上的落地项目,投资额高达1.1万亿元。
这一斐然成绩的背后,是上海完善的招商服务一体化机制在发挥作用。上海建立了“1+6+20+X”工作体系,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委金融办、市商务委、市科委、市文化旅游局、市国资委等市级重点部门、16个区以及临港、化工区、虹桥、长兴岛4个重点产业园区形成全市招商合力。完善了重点产业链分工机制,推动招商服务一体化集成。同时设立招商服务协同办公中心,主要审批部门业务骨干入驻,协调解决企业各类诉求。
重大项目是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也是培育新增长点的“强引擎”。一个项目从洽谈、签约到建设、投产,涉及招商引资、土地使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环节。
嘉定区在招商过程中主动跨前对接,成功推动全球知名通信和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安捷诺从苏州回迁上海。该项目通过盘活闲置厂房,建设安捷诺亚太制造与研发中心,预计明年产值可达6亿元,为上海的产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助力企业安家,对企业的贴心服务从招商的那一刻已经开始。在上海,轻松落户的企业不胜枚举。
企业顺利入驻,离不开高效的审批流程。临港新片区在这方面做出了卓越示范。商飞航空工程技术维修改装能力建设项目用地面积约183亩,总投资16亿元,预计2026年底完工。临港新片区迅速组建多部门专项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保姆式的审批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在一天内就同时取得了“四证一书”,即《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交地确认书》和《不动产权证书》,成为全市首个在土地合同签约当天即交地并核发《不动产权证书》的项目,创造了项目审批的新速度,让企业能够快速落地生根。
在项目审批方面,宝山区同样展现出高效行动力。“高境天成”商业办公项目因与拟建的轨道交通存在交叉施工,在办理地下施工许可过程中推进遇阻。宝山区招商服务一体化中心迅速会商推进,区分管领导牵头召开集中办公会议,宝山区建设事务受理中心和宝山区规划资源局高效审批,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了从问题会商到“双证齐发”(《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的全部流程,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
中国石化高性能弹性体项目是2024年上海市重大工程,总投资31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自主开发的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SBC)成套生产技术装置、管控大楼、中心化验室等。
该项目从2021年可研编制到目前基本建成,整个建设过程中得到了主管单位上海市经信委,所属工业园区碳谷绿湾产业园区和相关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项目的顺利落地,离不开一张‘寻宝图’。”中国石化高性能弹性体项目负责人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这张“寻宝图”,实则是所属工业园区精心为其量身定制的计划表。该名负责人介绍,项目前期,所属工业园区为项目制定了详细的前期手续办理进度计划表,计划表中不仅列出了所需办理的手续,而且清晰地列出了手续办理需联系的主管部门、准备的资料、前后进度制约关系等,成为项目相关人员手中的“寻宝图”,为项目顺利落地、完成审批提供了指路明灯。项目前期所需的47项手续全部按计划节点顺利办理完成。
一郎合金年产2万吨航空航天用高温合金及高端特种合金项目也是上海市重大项目之一。
司周祥介绍,“在我们的想法中,项目落地就是要自己带着各种资料,到各个部门去跑手续。然而事实却是,我们自己一点心都不用操,园区相关专员主动上门帮我们免费跑腿,需要我们建设方出面的时候才会让我们参与。”
“从十余年前第一次在上海拿地建厂,到如今项目扩建,我们见证了上海营商环境更上一层楼,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店小二服务’。这也是我们坚定不移选择上海的重要因素。”司周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