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习惯:不要停留在表面的勤奋,学会真正的勤奋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别再用勤奋掩饰你的懒惰》里面的观点是这样的:大部分人的勤奋,其实都是表面式勤奋。表面式勤奋最大的危害就是:你都被自己的努力感动了,但事实进步很小。
在过去,这样的人我们不少见到,甚至我们自己也是这类型的人。
比如读书的时候,有些同学明明很勤奋很努力,但成绩就是不咋的。又比如工作以后,有些同事很拼,但好像升迁总是没它们的份。
在过去,我们对这些现象习以为常,并且找到很多看起来非常合理的理由。比如,努力但成绩不好,可能是天分不如人家。
比如拼命得不到升迁,可能不会搞关系拍马屁,或者运气不好等等。
但我们很少去思考这件事情:难道仅仅是因为这些吗?有没有可能是他们的勤奋本身出了问题呢?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把勤奋和努力当成是一个态度问题。什么叫态度问题:你态度不好,懒惰,那你就是不勤奋。你态度好,你随时都可以勤奋起来。
但我认为:勤奋不但是态度问题,更是方法问题。它其实也是有方法和技巧的,不是说你想勤奋就能做到勤奋的。
真正的勤奋,或许不能让你马上成为天才。但坚持下去,肯定能让你持续进步,最终做出超过大部分人的成绩。我本人就是它的受益者。
我出生的时候,我父母是特别高兴的。为什么呢?因为我的头特别大。一般来说,头大的孩子都比较聪明。结果他们迅速的发现:我身上除了头大再也没有其他证明我可能很聪明的点了。
是的,小时候我是个笨孩子。除了数学成绩稍微好一点外,英语一塌糊涂,语文经常不及格。一直到高中,我在年纪里面的成绩都只能排到400多名(一个年纪不到2000人),不算特别差,但也没好到哪里去。
因为家里穷,所以我一直都想改变这个现状。后来,我就仔细去研究那些优等生的学习思考方法,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他们真的不一定是最努力的,但确实方法上值得学习借鉴。
比如一般的学生就是题海战术,一直拼命做题。而优秀学生,会去思考不同题存在的共同规律,琢磨出题老师的考察意图,以及知识点和知识点组合起来,如何解决新问题。所以同样的时间,好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是比一般的学生好。
后来,我也采取这样的方法去改进自己的学习,成绩就很快上去了。到高考的时候,我以当地状元的身份考上了清华大学。一直就好的数学拿了全市第一,连曾经多次不及格的语文也拿了全市第一。
这里引申出来的主题就是:表面勤奋和真正勤奋。
我发现,大部分人的勤奋,其实是停留在表面的勤奋,实质是为了逃避真正的难题。这种勤奋,其实是在重复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但不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
比如你学习的时候做题海战术,做100道题,做200道题,只要你有时间,总是可以做到的。重复是最简单的事情。但对你的帮助实质上并不大。
因为你就是机械式的劳动,到最后会成为一种惯性。做的过程是麻木的,你也没得到什么新鲜的东西。
这种勤奋,实质上和流水线上的工人没有多大差别。
而真正的勤奋,除了投入足够多的时间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思考,总结事物背后的规律,最后的目的是要帮助我们偷懒。
是的,你没听错,勤奋的目的是为了偷懒。
比如还是做200道题,真正勤奋的做法是这样的:
先做100道,然后对这100道题进行归类。根据出题老师的意图,考察的知识点,自己掌握的知识点,把100道题分成若干种类型。然后找到自己薄弱之处,去巩固这些知识点。
你再做下100道题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大一部分题已经在前面类型里面,考察的知识点是类似的,你都会做。这部分题就不需要继续练习了。
你会发现还有一些题你不会,又找到新的类型和自己缺乏的知识点,又回去巩固。
重复几次,你发现就不需要继续做题了。因为你已经彻底掌握了规律,同时左右知识点你都会了。
这个过程,其实比单纯做500道题要难很多,因为它涉及很多思考、总结、归纳、改进。很多人根本不会去做,因为它们满足于表面的勤奋。
所以真正的勤奋,不但要付出很多努力,还要付出很多思考。要去发现事物背后的规律,以此来指导自己在做的事情,每天进步一点点。
不要被自己的努力感动,这只是一个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