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羊峡水电站
该电站单机容量32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60亿千瓦时,正常蓄水位2600米,水库库容247亿立方米,是西北电网的主力电厂,承担着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任务。
“龙羊峡水电站属于多年调节的水库,工程总体是一等大(Ι)型电站,截止到7月份,今年已完成发电量43亿千瓦时,同比提高46%,截止到8月13日早晨,水库蓄水位2594.66米。”国家电投黄河公司龙羊峡发电分公司副总经理朱纲表示。
为了解决好光伏发电的间歇性、流动性和随机性等问题,国家电投黄河公司研发了“水光互补”协调运行模式。
所谓“水光互补”就是
将光伏发电发出的电送到水电站后将互补后的两个电站的组合电能送入电网,较好地实现水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快速补偿的功能。
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就在距离龙羊峡水电站约36千米的海南州光伏园区
。
其装机容量850兆瓦,一年可发电14.94亿千瓦时,
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46.4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2.66万吨、二氧化硫约3944.16吨、氮氧化合物约364.87万吨,且园区植被覆盖呈现
逐年增加趋势,实现“绿电+生态+民生”三赢局面,其经济、生态效应都是非常显著的。
国家电投黄河公司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
海南州光伏园区
是全球装机规模最大的光伏产业园,占地总面积609.6平方公里。由于光伏组件需定期冲洗,冲洗水流入地下土地,起到一定滋养作用。同时,光伏板减少土地水分蒸发,牧草生长速度逐渐加快。但过盛草地会遮挡光伏板,影响光伏发电效率,易出现火灾隐患。
为此,黄河公司邀请周边牧民把羊群赶进光伏园吃草,实现
“板上发电,板下牧羊”
的美好愿景。羊粪又成为牧草天然肥料,改善戈壁滩贫瘠土地。
建一片光伏,留一片绿色,造一片牧场。如今的塔拉滩,荒漠变绿洲,植被覆盖率增加到80%,牧草年产量11万吨,存栏“光伏羊”2万多只,牧民年收入增加数万元。
板上发电,板下牧羊
从海南州共和县驱车2小时前往贵德县拉西瓦镇,当看到峡谷中,拉西瓦水电站巍峨耸立,一湖澄碧映青山,便到达了
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规划的第二座大型梯级电站,
位于青海省境内的黄河干流上的拉西瓦水电站,
是黄河流域大坝最高、装机容量最大、发电量最多的水电站。
拉西瓦水电站承担着西北电网的调峰和事故备用,
对西北电网750千伏网架起重要的支撑作用,是“西电东送”北通道的骨干电源点,
也是实现西北水火电“打捆”送往华北电网的战略性工程。
拉西瓦水电站
水电站建成的背后,凝聚着建设者们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创新。拉西瓦水电站最大坝高250米,水库正常蓄水位高程为2452米,总库容10.79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4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02.23亿千瓦时。
在厂房的水轮机层可以看到,
一台智能巡检机器人正自由地在各种设备间来回穿梭,自动巡检设备的安全状态。
国家电投黄河公司
拉西瓦发电分公司副总经理朱发兰介绍:“将智能化应用于水电站,机器人每三小时巡检一次
,在减轻人员工作强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巡检工作效率和质量。”
拉西瓦水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
拉西瓦水电站于2022年完成了《水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研究及应用》科研项目。该项目通过应用智能巡检机器人和智能巡检平台
,用机器巡检代替传统人工巡检,有效节约了人力成本,大大提高了企业安全管控能力和水平,有效保障了设备可靠性,为推动设备智能化维护、建设智慧水电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久的将来,拉西瓦水电站将成为一座集现代先进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发电、防洪等于一体的智慧化水电站。”朱发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