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几轮冲突之后,清政府深刻地意识到必须转变国防观念,若要使国防巩固必先开办民族教育,使边地少数民族知晓中原之风俗教化,懂得必要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进而增强现代民族国家观念,期于国防巩固的同时建成现代民族国家。
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接受护理云贵总督沈秉堃的建议,正式在云南永昌、顺宁、普洱暨镇边直隶厅开办“土民简易识字学塾”,同时拨固定经费成立 “永顺普镇沿边学务总局”,命李曰垓总理其事,具体负责“土民学塾”的创建及相关管理工作。“土民学塾”创建的目的、具体设置和组织教学的内容、经费来源等,无不蕴含有国防的因素,这说明,清政府试图通过对边地少数民族进行教育,以达到巩固国防的目的。
另外,从“土民学塾”的设置及其组织教学的内容来看,也同样体现着清政府固边与开化的考量。“土民学塾”开办在永顺普镇沿边地区,共128所,在三府一厅可谓是遍地开花,招收学生3974名,包括傣族、景颇族、傈僳族等26种民族及其支系。(云南教育委员会教育志办公室,1992:48)
至于其学习的内容,因为“土民学塾”的创办主要是以同化边地少数民族为目的,“自应以国文为主科,先之以音读、讲解、习问,继之以抄写、默写,终之以辍字成文。其辅助科目则以习礼、谈话、算术、体操、唱歌、农业六者为限。前三者改良其习惯语言、锻炼其心思脑力,后三者俾其服从规律、陶淑性情、增益智识。而尤在随时觉以尊亲之大义,作巩固国防之用”。(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 2001:259)
再次,从“土民学塾”的经费来源,也可以看出清政府以开化分担固边任务的努力。经费相对来说是比较充足的。而且,“土民学塾”的费用不是由教育部门拨给,而是从边防经费中直接划出,有着比内地普通学校教育更多的经费保障和职责要求。此外,由于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条件比较艰苦,学校教育还处于初创阶段,清政府为了留住教师,给的津贴比内地学校要高;学生上学不仅不收费、无偿供给学习用品,而且还有一定的补贴。
清政府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实践,有着固边与开化的双重诉求。政府借助于新的印刷技术、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思想武器,以及学校教育的形式、精心安排的课程内容,试图同化边地少数民族、巩固边防。新的技术手段、思想观念、组织形式有机结合,使云南边地少数民族教育呈现出与传统民族教育、内地教育不一样的图景。
清政府以教育巩固国防的直接动因是边地危机,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朝廷体制与西方现代民族国家体制的不同,以及所带来的观念和行为上的不同甚至是冲突。当中国被迫卷入西方现代民族国家体系之后,自然习得了其规则和运转的逻辑。巩固国防首先需要有明确的边界和清晰的边界意识,边界之内的人民、土地等是保护的对象,边界之外则是防卫的对象。边界内外大有区别,思考的逻辑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云南边地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之所以重要,之所以和现代民族国家问题、边界问题扯在一起,那是因为土地是不动产,而人民是可以移动的,支配移动取向的是思想意识,教育对于人的思想意识有着极强的形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