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表,让看不见的时间有了可以计量的刻度;
表针、数字,都让我们直观地感受着时间的流逝;
每一块钟表,也都封尘着一段属于它自己的故事。
2017年国庆期间,央视新闻推出场景式海采《时间去哪儿了》,今天带您走进上海的一家钟表店里,看看时钟的指针都划过了哪些与时光有关的记忆。
在上海一条僻静的小街上,有一间经营了几代人的修表店,时光在这里,已经静静流淌了100年。每天小店里人来人往,大多数人都是匆匆赶来,再匆匆离开。在这座中国生活节奏最快的城市里,很少有人愿意为无关紧要的事情而驻足。
拒绝采访女士
记者:你的时间大多数都用在什么地方了?
女士:对不起了,因为有事情。
拒绝采访男士
不好意思我有事,我要走了。
修表顾客 唐惠莲 退休
记者:退休了,还工作啊?
修表顾客 唐惠莲:工作啊,学习,不断地学习。我真的很忙,我要走了。
创业者 廖军 48岁
我花的时间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在我的生意上面,因为我没有结婚,我爸爸妈妈老是唠叨,现在不唠叨了,唠叨了十几年了已经。
修表顾客 王女士 沈阳人
我觉得这就是生活,你永远不可能选择一种你百分之百满意的,我觉得没有这样的生活。每个人都有生活里的缺憾,缺憾也是一种美。
忙着赶路、忙着赚钱、忙着下一代,时间都去哪了,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因为秉持着传统的修表理念,在上海的这个钟表店里修表,有时候要等一两个月,这让店里流失了不少客人,但钟表店经理江师傅觉得,生意归生意,有些事情还是不能妥协。
钟表店经理 江国良 58岁
做我们这个就是要有种工匠精神,你能做到十分好的,我绝不把它做到九分半 。
修表师傅 江柱湧 47岁
记者:我看您天天在这儿,一坐就是一天是吗?
修表师傅:是的呀。年复一年,有些时候,一两天、两三天很正常。
修表师傅 李想 31岁
修表,一定要静下来,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情。比如你要打一个喷嚏的话,你就要忍一下,因为打喷嚏的时候,手会颤一下,把零件会搞坏都有可能的 。
拿到修表店里待修的表,大多都有着不短的历史,少则十几年,多则上百年,而每一块老钟表里,都有一段尘封的往事。
修表顾客 毛禕(yī) 37岁
顾客:这是我的外公外婆的表。
记者:再重新挂上,不会觉得太老了吗?
顾客:念想,对老一辈的念想。毕竟老一辈传到现在没什么东西了。
毛禕结婚、生子,事业渐渐有了起色,去年买的新房刚开始装修,他的外婆却突然去世了。
记者:现在想想外婆不在了,会有一点点后悔吗?
顾客:有遗憾,留有遗憾。
对毛禕来说,修好的不仅是外婆的老挂钟,更是修补了一段远去的时光。
修表顾客 陶申琦
记者:您的时间都用在什么地方了?
陶申琦:如果你三四年前问我这个问题的话,我能回答你很多很多,我喜欢表 ,我喜欢车。现在我满脑子都是小孩,因为我小孩养的比较小,早产,养的时候才两斤多,我现在可以说连做生意时间都压缩比较少一些,然后我现在就多陪陪孩子。
时光荏苒
岁月穿梭
回眸岁月留下的那些深深浅浅的痕迹↓
监制/唐怡 主编/王兴栋
编辑/王义
©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