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对反对变革的观点的回应
(一)我们教过马克思和凯恩斯的内容了,他们都是研究经济学的不同方式
我们的批评者一直试图把我们研究会讽刺为需要“更多的凯恩斯和马克思”。然而,我们的观点比这个更宽泛:我们要求的是一种以证据为基础的、多元的经济学教育。在课程大纲中我们可以用马克思和凯恩斯的论述来证明,向我们讲授思想家的思想与介绍思想家本人同样重要。
马克思是攻读经济学学士的学生第一年的课程陈述的主题,然而每个学生都安排了一个不同的经济学家,所以只有一组学生会去研读马克思。他也出现在经济思想史课程中。关键是,涉及马克思的任何时候,都是从经济理论的适当性来对他进行划分,认为他只是在历史上有贡献,现在已经被取代了(尽管是例外,但他还是在经济学课程中占了一点时间)。
我们认为,把马克思的危机、剥削、阶级斗争和失业后备军理论当作一个透镜,用它们去理解经济周期、收入分配和劳动市场,这样更有价值。比如,在教学方法上,可以把马克思的资本主义需要一定水平的失业率以保持运转这种观点,与具有类似含义的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NAIRU)进行比较,两者有完全不同的规范视角。
主流经济学中讲授的凯恩斯并非真正的凯恩斯。那是约翰·希克斯的凯恩斯,他在20世纪20年代《通论》出版之前与丹尼斯·罗伯特森(Dennis Robertson)和其他经济学家的争论中,独立发展了IS/LM模型(Tily, 2010)。“老凯恩斯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也与凯恩斯无关,凯恩斯在他的著作中强调了预期的作用。曼彻斯特大学的学生没有直接接触过凯恩斯的理论,当然也没有接触过真正在凯恩斯的框架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的后凯恩斯主义。
一些人可能会认为,盯着过去的文本不是研究社会科学的好的方式,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同意这种看法。我们只是希望在相关的地方讲授一下某位思想家的理论,并且把这些理论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由于经济学领域显然没有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像凯恩斯这样的思想家对寻找答案显然会有所贡献。如果想要掌握思想家的思想,肯定希望讲授原始文本,而不是依赖打了折扣的印象。
(二)没有什么新古典经济学,只有经济科学,除此之外要么是糟糕的经济学,要么不是经济学
这种批评源于经济学作为一个学科而存在的时候,新古典经济学范式的合纵连横。非正统经济学可能是糟糕的新古典经济学——它采用的是不同的假设、方法论和定义。但它不一定是糟糕的经济学。即便新古典经济学更好,在经济学教育中它必定还是接受其他理论的挑战。学术的进步往往来自改进现有的公认智慧和标准。如果新古典经济学与经济学真理合纵连横,那么就没有多少证伪和争议的余地了。
经济学不可能成为标准意义上的科学,因为它研究的是人。这意味着(1)重复实验是不可能的;(2)研究的对象与观察者是互动的;(3)涉及到有意识的行为——无论是政策制定者还是经济行为人本身,这些行为将影响其他人的行为,不可避免地要产生道德问题。
主流经济学家希望把他们的方法定义为不产生道德问题的方法。事实上,新古典经济学不是一种“科学”事业(用它自己的术语来说,它需要的远不只是证伪),而是一种特定的方法论进路。大量的努力在阐明这一点(Arnsperger and Varoufakis, 2006; Lawson, 2013)。其基本框架可以归结为个体行为人在稀缺条件下进行选择,通过市场的相互作用得到一个均衡的结果。对这种定义有一些反对意见,用任何简明的一系列特征就希望定义主流经济学家传授、支持和研究的每一个理论,这也是存在疑问的,但是,绝大多数理论似乎都符合这个定义。
不过也存在替代性的方法。事实上,我们一直在举办非正统经济学的系列讲座,已经覆盖了制度主义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奥地利学派、女性主义经济学和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这些视角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替代,而不是对它的偏离或者是它的例外。它们从不同于个体行为人的分析层面入手,并且/或者强调各种现象而不是偏好是理解经济过程的关键。
(三)经济学家是极富批判性的,我们教育学生成为批评者
主流经济学中的很多争议确实包含批评在内,但这些批评主要被限制在与政策有关的方面,而且从来没有打破上述“新古典”的或者边际主义的框架。科学哲学家伊姆雷·拉卡托斯(ImreLakatos)讨论了科学共同体如何自我复制:允许在范式的保护带上展开争论,同时保护范式的核心免受挑战(Keen, 2011, pp.406-407)。曼彻斯特大学的一位教师在给我们研究会的“公开信”中证明了这一点。他首先说明“经济学家几乎在任何问题上都有大量不同意见”,然后承认“经济学家对某些问题一般来说也有一致的看法”。
这里的“某些问题”包括了经济学学位课程以及整个学科中那些确定无疑的方法论、假设和对象。我们认为,应该在一种批评的环境下向经济学学生讲授新古典范式的核心,同时应该讲授各种替代性方法。
(四)这里有一个你需要学习的工具箱,没有空间去做别的事情
我们的理解是,当你研究一个学位水平上的主题的时候,你应该深入地去探讨。但是,我们相信并非每一个学生都只需要透彻、深入地理解抽象的宏观和微观理论,也应该传授给他们一种良好的、经验导向经济理论基础,从而在他们深入探索经济学领域的时候有所选择。绝大多数大学生不会继续深造,因此,把最抽象的理论作为学位的要求是不合逻辑的。微观和宏观理论严格的形式化发展可以放到选修课里面,满足那些希望进一步深造的学生的需要。
此外,经济学学位课程实际上充斥着大量多余的内容,在课程单元中反复出现:微观经济学和企业经济学之间有大量的交叉——比如,在企业经济学IIA、数理经济学I和企业经济学II中,都有类似的寡头博弈模型。英国微观经济学整体上与企业经济学IIB非常近似,这是我们的导师之一指出的。微观IIA、IIB和III在效用理论方面有很多相同的内容。
再者,用经济学家迈克尔·约菲(Michael Joffe)的话来说,经济学所教的是“现在众所周知不真实的理论”(Joffe, 2011)。这些理论包括:U型成本理论(以及整个边际定价)、预期效用理论、对衰退的实际经济周期解释。在我们的经历中,教师常常附带提一下——或者稍加质疑——这些理论不是特别富有启发性,但它们仍然保留在课程中。
(五)你可以到研究生水平再去批评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太复杂,本科阶段还达不到批评它的水平
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很多经济学学生根本不会读研究生,而是带着经济理论就是无可辩驳的真理这种信念离开大学。如果经济学理论对于本科生来说太复杂,那么对于那些必须接受经济政策的公众来说就产生了令人不安的后果,因为它太复杂而不能批评。不过,我们否认这是必然的情况。
我们的经济学教育受到它使用新古典框架作为唯一起点的限制。新古典模型建立在高度抽象的、演绎视角的基础上,一旦确定了主要假定,非常复杂的数学很快就可以得到运用。替代性的方法包括对部门间的总变量和流量建模,收入分配的阶级(或者议价权力)模型,或者基本的成本加成定价规则。这些方法可以用于在不让事情过于复杂的情况下解决问题。
(六)经济学比过去更加大众化,我们毕业生的薪水和就业前景一直很好。这表明我们按照正确的方式教了正确的内容
从“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 UCAS)的经济学学位中可以看出几个问题。第一,2006年到2007年申请人数激增,这可能是因为《魔鬼经济学》和《卧底经济学家》这些书的流行。第二,申请人数到2009年大致保持稳定,此后再度激增,这可能要归因于本次危机。这两个事实表明,人们对经济学这个领域有强烈的兴趣,但这完全不能证明经济学学位课程的内容流行开来。事实上,我们相信,对大量学生而言,他们对经济学的预期与他们攻读的学位的现实之间有巨大的差异。我们研究会的名望以及全国类似学生团体的增长便是明证。我们相信还有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预期没有实现,但他们被告知“这就是经济学”。这些学生不得不继续学习,因为他们没有可供替代的选择。对于选择大学的学生来说,课程内容上的信息是非常不完全的,因为大多数学生入学前都不会理解技术上的课程指南,而且所有顶尖大学提供的经济学学位介绍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几乎没有真正的选项或者信息供他们作出选择,结果就是缺乏竞争。入学后如果学生不喜欢,他们不可能改变选择,因为包括学费、房租等在内的决策成本非常高。因此,不能用经济学学位的高申请率来证明学生喜欢经济学课程。
同样,相对较高的就业率和薪金也不能证明雇主喜欢经济学学生,不能证明经济学学位为学生的工作做好了准备。英格兰银行委托研究的一份报告表明,大多数雇主最关心的是经济学毕业生向非专业听众表达经济学观念的能力(Pomorina, 2012)。经济学必须训练学生发展这种技能以及诸如批评性的判断和解决问题之类的能力,因为没有这些技能,经济学学位就远远比不上工程学、数学或者物理学学位。在所有学生都面临的经济艰难时刻,学费不断上涨,这时候不足以断言已让毕业生做好了足够的准备,按照英格兰银行的报告,我们分析现实世界的时候,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七)我们设法讲授理论在经济现象中的应用,但学生不感兴趣。他们只会问这些是不是考试的内容
这一点充分表明任何变革都必须是根本性的、结构性的,而不只是增加课程目的,或者增加第三年的选修课。如果学生的大多数学位课程都是由多项选择题或者数学考试来评价,在这种考试中得高分的可能性很大,那么他们就会避开写论文或者报告,这不容易得高分,而且他们掌握的完成这种考核所需要的技能显然是不够的。如果相当比例的课程需要写论文、报告和课堂陈述,如果学位论文是强制性要求,那么所有学生都是一样,从始至终都会认真学习。
(八)你们的问题与宏观经济学有关,我们多数人都不是宏观经济学家
正如我们研究会的名称表明的那样,我们相信2008年金融危机表明了宏观经济学的重大失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批评仅限于宏观经济学。首先,可以认为宏观经济学的很多问题的根源在于它的“微观基础”,依赖于诸如效用、资本、市场出清之类有问题的微观经济学概念(Keen, 2011)。其次,微观经济学的问题与宏观经济学的问题本质上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只是前者导致了后者:比如,因为人们在衰退期比繁荣期表现出更高的风险规避特征,我们能否在不考虑宏观环境的情况下去讨论他们的效用函数?第三,姑且不论危机,关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激烈争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论战的领域,掌握能够评价相互竞争的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