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乌兰察布云
乌兰察布融媒,让新闻好看起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乌兰察布云

央广网聚焦乌兰察布—— “追风逐日” 绿电产业引领未来

乌兰察布云  · 公众号  ·  · 2025-01-17 12:4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蓝色字关注 “乌兰察布云”
央广网乌兰察布1月16日消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在国家大力倡导新能源发展的指引之下,风光资源成了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香饽饽”。

乌兰察布市“风光无限”(央广网发 乌兰察布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2025年内蒙古两会上,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王莉霞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要加大绿电替代,加快推进绿电变绿氢绿氨绿醇,坚持风光氢储全链条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乌兰察布市委书记周凯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听了王莉霞主席的报告倍感振奋、倍受鼓舞,报告明确指出,要巩固好新能源产业领先地位,并明确了今年重点抓好的五件事,这为我们做优做强新能源产业指明了方向。”

乌兰察布,“活力”+“能量”的魅力之地

乌兰察布市是一个古老而有活力的地方。
古老, 是因为这里有6000余年的文明史,是中国古代北方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草原丝路和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
活力, 是因为这里巧借文旅资源与精心打造的文旅场景,吸引了一批批国内外游客心驰神往,成了内蒙古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今年冬天,内蒙古乌兰察布的冰雪盛宴火出了圈。特别是乌兰哈达火山,更成了国内外网红和年轻游客们相约火山,感受北疆冰雪文旅盛宴的打卡地。

乌兰哈达火山成为全国各地游客的旅游打卡地(央广网记者 邵玉琴 摄)

这里的夏天平均气温只有18.8℃,是国内外游客向往的避暑胜地。
这里有12万年前形成的玛珥式火山群,有神奇而独具魅力的草原“九十九泉”,有华 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林场苏木山,有邂逅冰雪“十四冬”的凉城国际滑雪场,火山、草原、湖泊、森林、冰雪勾勒出一幅幅唯美画卷。
无论是冬季的“银色资源”,还是夏季的绿色风光,都为乌兰察布释放了巨大的活力,积聚了无限发展潜能。
而助力乌兰察布发展更足的底气来自于天然的“能量”。
风能是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之一。如果说中国风电看内蒙古,那么内蒙古风电绕不开乌兰察布。
乌兰察布是风光资源的一块“宝地”,这里全年日照时数3200小时,风能资源的总储量约5000万千瓦,全年大于3米/秒的启动风速超过280天,属于国家一类风能资源区,有效风场面积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内蒙古的三分之一,被誉为“空中三峡,风电之都”。
攻略宝典,一手抓装机规模,一手 抓消 纳应用
前不久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乌兰察布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铁合金、新能源、大数据、新材料、马铃薯、文旅等产业既是乌兰察布市的当家吃饭产业,也是未来的核心支柱产业。
乌兰察布市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眼绿色化、智能化、现代化,着力培育一个千亿、一批百亿产业集群。

光伏板连成了“蓝色光海”(央广网发 乌兰察布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周凯表示,按照自治区党委的工作要求和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的具体部署,乌兰察布市将把新能源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两手抓、两促进”,一手抓装机规模,力争到2027年装机规模翻一番,达到3000万千瓦;一手抓消纳应用,进一步拓展绿电消纳应用场景,加快绿电替代,不断降低产业“含碳量”,增加发展“含绿量”,将风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截至2024年年底,国内首条输氢管道“乌兰察布—北京”线列入国家规划,国内首个“源网荷储”、蒙西首个“园 区绿色供电”示范项目建成投产,新能源并网装机达到1678万千瓦,占电力装机总规模的61%。
那么,乌兰察布将从哪些方面发力呢?
——以绿电供给推动铁合金产业绿色化发展,加快建设已批复的30个绿色铁合金项目,争取今年产值突破千亿元。

——以绿电驱动大数据产业做优做强,深度参与“京数蒙算”、“沪数蒙算”、“粤数蒙算”,推动数字产业从存数据、汇数据向数据运用、数据增值迈进,争取2025年投运算力达到12万P,产值达到120亿元。

乌兰察布大数据产业园区(央广网发 乌兰察布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以绿电助推氢氨醇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推动风光发电制绿氢、制绿氨、制绿色甲醇,实现“一电”变“三绿”,推进绿氢“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发展。

——以绿电开发引领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继续实施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鼓励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生态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实施“六个行动”,乌兰察布市信心满满

“六个行动”聚焦的是内蒙古高质量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当前,乌兰察布市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期,联动共进,有序实施“六个行动”是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周凯认为,实施“六个行动”,就是要将重大项目这个牵动全局工作的“牛鼻子”放在首位,打好以商招商、精准招商的“组合拳”,谋划一批标志性、牵引性的重大项目,用“乌兰察布速度”淬炼乌兰察布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聚焦开展重大项目谋划行动 ,全力抓招商、争资金、上项目,谋划2025年重大项目205项,“十五五”时期拟实施重大工程项目193项。
聚焦开展助企行动 ,坚持用改革的办法为经营主体纾难解困,把“助企行动”与“诚信建设工程”融合推进,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和信用奖惩机制,公平对待各类企业,解决项目落地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线上线下联动搭建就业平台(央广网发 乌兰察布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聚焦开展就业促进行动 ,积极帮助群众多渠道就业,落实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推动“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
聚焦开展节水行动 ,坚持用市场化手段倒逼各领域全面节水。全方位落实“四水四定”原则,统筹推进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生态节水、城镇节水,完善优化阶梯水价等机制,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聚焦开展区域合作深化行动 ,切实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深化京蒙协作、推进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加强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推动与二连浩特口岸腹地一体化发展,塑造区域合作新优势。同时,结合自贸区创建工程,加快综合保税区、航空口岸申建步伐,积极推进中欧班列集散中心建设,全力打造向北开放重要支点。

文化浸润下的乌兰察布(央广网记者 邵玉琴 摄)
聚焦开展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 ,充分挖掘这座“精神富矿”,做深做实北疆文化研究,加强宣传展示,久久为功把北疆文化品牌擦得更亮。将北疆文化与文旅产业相结合,继续推动格根塔拉、辉腾锡勒、乌兰哈达火山、红崖台地等景区提档升级,丰富自驾旅游、低空旅游等业态,推动民宿产业特色化、品牌化、规范化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城市IP,今年计划接待游客突破2500万人次。

周凯表示,面向新未来,乌兰察布市将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呼包鄂乌区域一体化发展优势,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笃定信心、铆足干劲、奋力攻坚,努力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作出更多乌兰察布贡献。

原标题:北疆强音|“追风逐日”乌兰察布 绿电产业引领未来


点击↓↓ 查看更多新闻


来源 / 央广网

设计制作 / 张 丹

校对 / 郭晓辉

校审 / 李思敏

终审 / 乌云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