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时序更替,
华章日新。辞旧迎新之际,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
2025年
新年贺词,
回望
走过的风雨,
细数
满满的收获,
点赞伟大的人民,
吹响
满怀信心向前进
的奋斗号角。贺词句句恳切、字字温暖,让我们一起学习
领会
,感受领袖情怀,汲取前行力量,向着新的一年,出发!
“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2025年新年贺词
“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大家要充满信心。”习近平
总书记在
2025年新年贺词中的一席话,映照出一个东方大国栉风沐雨、勇毅前行的坚定步伐。
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历年的新年贺词,
“信心”是高频词。“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已经创造了无数辉煌。我坚信,中国人民必将创造出新的辉煌”,“只要笃定信心、稳中求进,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笃定的话语,凝聚起亿万人民直面挑战的勇气、战胜困难的信心。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信心”也被多次提及。“我们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既把握大势、坚定信心,又正视困难、保持清醒”,“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
在新年前夕的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谈信心,指出
“一年来的发展历程很不平凡,成绩令人鼓舞”,强调“这些成绩,更加坚定了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心和信心”。
图为
2024年10月18日,桥吊林立的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作业繁忙有序。人民图片 计海新/摄
——为何如此强调信心?
“信心赛过黄金。”习近平总书记曾用这样的比喻来形容信心的极端重要性。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
回首来时路,中华民族从沉沦而奋起、由苦难而辉煌的每一步,如果没有坚如磐石的信心、坚韧不拔的毅力,是不可能做到的。
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是充满艰难险阻,越是需要必胜的信心。我们深知,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仅有风和日丽,也有疾风骤雨甚至惊涛骇浪。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只有坚定信心向前进,我们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信之弥坚,行则愈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
“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
图为2024年9月6日,观众在2024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创新成果展区了解一款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新华社记者 傅天/摄
——信心从何而来?
今天的中国,河山添锦绣,星光映万家。今天的中国人民,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心更加坚定。
信心,来源于坚强有力的党的领导。
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特别是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果断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多箭齐发、精准发力,使社会信心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这份答卷写满不易,也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娴熟驾驭中国经济航船的能力和定力。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始终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信心,来源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从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超过
130万亿元,到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从区域发展协同联动、积厚成势,到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相互融合、同频共振;从美丽中国画卷徐徐铺展,到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2024年的亮眼成绩单,折射出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虽有风雨波折,但中国发展更具韧性和活力。
信心,来源于日新月异的创新创造。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
1000万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领域等取得重要进展。
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梦想号探秘大洋,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南极秦岭站崛起冰原。从广袤沃野到星辰大海,创新创造活力在神州大地勃发奔涌。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是10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信心,来源于拼搏奋斗的中国人民。
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在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不仅为巴黎奥运赛场上的中国体育健儿点赞,也为人民子弟兵、广大党员干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点赞,更为无数为梦想拼搏的劳动者、建设者、创业者点赞。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你我奋斗的足音,必将汇聚成家国奋进的豪迈凯歌。
信心,
来源于
生生不息的伟大文明。
麦积山石窟
“
东方微笑
”
跨越千年
,
六尺巷礼让家风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