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YottaChain
YottaChain重定义区块链存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可爱多手工艺术  ·  旧牛仔裤零碎布头旧衣服都剪成了拼图,这么多妙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YottaChain

对话实录 | YottaChain创始人王东临解读去中心化存储价值重心何在?

YottaChain  · 公众号  ·  · 2019-10-11 17:49

正文



10月10日晚,「火星总编时刻」第49期在火星社群展开,本期对话主题为本期对话主题为「YTA PK IPFS,去中心化存储价值重心何在?」。 由火星财经合伙人、总编辑李劳深度对话YottaChain创始人王东临。


王东临

YottaChain区块链存储公链创始人王东临,是中国十大青年科学家、密码学分布式存储科学家、中国软件业十大杰出青年、OASIS国际工业标准组织UOML-X技术委员会主席、火星大学导师。 王东临具有20年以上的密码学应用经验和10年的分布式存储经验,均达到世界顶级水平,先后发明十多项国际领先技术,创造多个中国IT业的里程碑,拥有200多项国内外专利。



YTA(YottaChain)

YottaChain是新加坡YottaChain基金会发行的去中心化存储公链,由去中心化存储系统YTFS和区块链激励层YTAChain两大部分组成。YTFS存储数据,YTAChain记账并运行智能合约。近期,YottaChain生态举行了中国行活动,推出了“蒲公英计划”,而今年第四季度YottaChain主网也即将上线。


以下为对话内容实录


李劳: 首先请王东临先生为我们介绍一下目前YTA(YottaChain)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YTA(YottaChain)已经拥有的节点数量,存储量等重要数据。


王东临: YTA(YottaChain)承诺要做能体现区块链的价值、同时核心技术指标和成本能同时碾压AWS/阿里云等中心化存储的可商用存储公链,当时很多人都不相信,目前这个目标已经实现。


6月29日,YTA对公众开放公开测试,成为第一个可商用的存储公链,在数据持久性、数据安全性、数据可用性、容灾性等核心技术指标都已经同时碾压了AWS、Google、Microsoft、阿里云、腾讯云等中心化存储的巨头。 碾压的意思不是高出50%,也不是高出5倍,而是高出5个数量级以上,上万倍甚至上亿倍的提升。 同时,YTA在存储成本上也能大幅度降低。


这是一种去中心化存储对中心化存储的降维攻击,除了数据安全性和latency指标外,其它核心指标去中心化存储都有体系架构上的先天优势。 YTA是第一个将这种理论上的优势踏踏实实做出来的存储公链,而且还充分利用YTA在数据安全技术上的优势,完美地弥补了去中心化存储在数据隐私性上的先天缺陷,甚至还远远超越中心化存储。


不过对于latency指标敏感的应用,还是需要用中心化存储,这样近千亿美元的存储市场,中心化存储和去中心化存储应该能各自分到几百亿美元,这就是我上次接受火星财经总编时刻访谈时,提到区块链存储的市场份额要超过百亿美元才算合格的原因。


上次接受你们采访时,我们的原型已经做出来了,所以我有底气来立下很多flag,当时,连你们都怕我把话说满了,在访谈文章正式发表时删了一些内容。 现在再看看,就能发现,才过了几个月时间我就已经把当初“吹过的牛”实现了大半。 如果你们有空的话不妨翻翻当时的访谈原文,数数有哪些“吹过的牛”已经实现了,剩下的再等时间来验证。


其实我是一个科学家,我讲的话都是有谱的,跟马云那种大嘴巴可不一样,例如阿里最近关于数据库的一个宣传就是完全夸大其词的,我跟他可不一样,我说的话都是有充分依据的。


目前YTA有126个超级节点,公测网上线了63个超级节点,包括21个主节点,参与测试的存储矿机有1300多台,每秒钟可以上传将近100MB的数据。


作为第一个可商用的区块链项目,YTA也得到区块链社群的热烈追捧,目前已经有将近200万的社群用户,这都来源于大家对区块链存储前景的信念,对YTA强大专业能力的信任。 前不久我们还成立了首期规模为一亿人民币的Yotta生态基金投资生态项目,未来还将会有1500个生态节点陆续加入YTA社区,社群规模还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李劳: 任何技术能够被时代所认可,核心原因在于提高了效率以及降低了成本。 去中心化存储提高效率以及降低成本表现在哪里?


我们用最简单粗暴的思路理解,分布式存储是分散地布置了硬盘,传统的中心化存储要做到这点并不困难,去中心化存储如何体现对中心化存储在技术上的竞争力?另外,中心化存储设备在线时间统一管理比较便捷,而中心化存储分布极广,如何保障所有存储节点都能不间歇同时在线?出现故障如何迅速处理?


王东临: 从大量的新闻中都可以看到,像AWS、Microsoft、Google、阿里、腾讯这种市值数千亿美元甚至上万亿美元级别的大公司,他们的数据中心差不多每个月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甚至数据丢失。这不是他们不想解决,而是中心化的存储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 如果我们用专业的角度把数据存储的技术发展历程梳理一遍,就会发现其主线是不断做冗余和故障域隔离,从而提高数据可靠性。


简单说,硬盘的可靠性发展到瓶颈了,就把数据分散保存在不同硬盘上,一块硬盘的故障不会影响到另一块硬盘,这样数据可靠性就可以继续提高了,而且还能提高多个数量级,这就是从桌面存储发展到企业级存储时所发生的事。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单个网站的数据量越来越大,企业级存储的可靠性又不够了,于是又从企业级存储发展到了云存储,将数据分散保存到不同存储服务器上,一台存储服务器的故障不会影响到其它存储服务器。 现在随着大数据的兴起,云存储的可靠性也不够用了,这时就该发展到去中心化存储,将数据分散保存到不同地域的存储矿机上,一个地域的故障不会影响到其它地域。


由此可见, 去中心化存储的出现和发展,是存储技术发展的必然历程,与桌面存储跃升到企业级存储再跃升到云存储一样,都是同一个技术路线的继续延伸和发展。 中心化存储现有的技术体系只能支持在同一个机房内分散地布置硬盘,如果跨地域的话,就会遇到你所说的问题,以及其它很多问题,例如数据一致性不能保证,数据读写大量失败等,实际上是不可使用的。


所以,去中心化存储需要有另外一套 专门 的技术体系,在遇到各节点跨地域连接所存在的各类问题时,都能保证存储服务平稳可靠,这就是YTA所解决的问题。这些都是实打实需要深厚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强大的创新能力才能实现的突破,所以YTA才能成为第一个商用的去中心化存储系统。


我们做存储的有句话叫“存储是面向失败的设计”,就是说要在各部件都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也能保证系统可靠运行,YTA进一步发扬光大了这个理念,经过我们的特殊设计和突破性创新, 在超级节点、存储节点、网络出现各种故障时,YTA系统的健壮性能力是要远远超过当前所有的中心化存储系统的。


另一方面,YTA通过区块链的激励来将存储节点的在线率保持在一定水平之上, 存储节点在线可以挖矿挣钱,不在线就要被惩罚,奖惩是通过区块链公开、公正、公平地自动进行的。这套机制是FileCoin最先发明的,但他们团队过于学术化,到现在还没将产品做出来,而我们反而成了第一个完成工程实现的项目。


如果某个存储节点出现故障的话,我们的心跳共识机制会迅速发现这个故障,并且在其它节点重建故障节点的数据。 我们想象一下有自愈能力的未来时代的人,把胳膊砍了能在别的地方重新把胳膊长出来,把腿砍了也能重新把腿长出来,把脑袋割了都能重新长出来,这样的人是杀不死的。 这个强大的能力也是YTA率先做出来的。


李劳: 中心化存储在商业上有很强的竞争力,例如,很多互联网巨头提供的存储服务是免费的,对于很多创业型的公司来说极具诱惑力。 但去中心化存储的商业模式必然需要付费,于是在存储业务的发展过程中,去中心化存储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业务竞争力?


王东临: 中心化存储提供的是存储应用,是建立在存储基础架构之上的应用,而YTA提供的是存储基础架构。


这样讲可能就明白了: 百度云盘是免费的,但百度公司是必须花大钱为百度云盘买存储的,YTA的目标就是让百度云盘购买YTA的存储,因为我们比百度自己建的存储更好更便宜。 所以百度云盘是否免费跟YTA没关系,那是我们的客户之间的竞争,他们越免费用户越多需要购买的存储越多,我们的市场空间反而更大。


我们的业务竞争力就是要比百度自己建的存储还要更好更便宜,这一点YTA已经实现了。 当然,作为一个新事物,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得到百度的认可,才有可能实现销售给百度云盘团队的目标,但相互之间就是这么一个关系。YTA不会直接做C端存储市场。


李劳: 去中心化存储有一个重要的亮点是CDN的效率优于中心化存储,但是5G来临以后,中心化存储CDN的效率是否也将因此大幅提升?5G对去中心化存储带来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王东临: 区块链技术虽然有非常多的优势,但是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点: latency(延迟)的性能瓶颈。这 是中心化存储唯一能胜过去中心化存储的核心技术指标,这也是中心化存储在将来还能瓜分一大块市场的原因。 而利用5G技术性能的高速率、低延迟的特性,将会大大提升区块链性能,改善区块链由于存储导致的性能问题,最终使得区块链存储技术和中心化存储技术在latency性能上的差距大大缩小。


从另一方面讲,区块链领域尤其是存储,也会成为5G的一个重要应用,甚至可能会成为5G早期的重要应用。因为区块链存储对通讯的需求还是非常大的,在5G技术网络系统搭建起来的初期,区块链存储可以为其提供海量的需求,促进其发展,区块链存储和5G技术就构成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格局。5G技术可以促进多领域共同发展,对物联网、车联网、以及移动通信来说,这些领域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庞大的数据产生并且存在相应的存储需求。 区块链存储可以提供廉价、高品质、大容量的存储,在存储方面区块链技术可以为5G技术下发展的这些领域提供非常坚实的基础架构和支撑,总之,5G和区块链存储是相辅相成的。


李劳: 在去中心化存储领域,目前较为知名的项目像去中心化存储系统IPFS以及存储公链FileCoin,与之相比YTA(YottaChain)在技术上有怎样的不同和优势?


王东临: 在区块链存储行业中,IPFS是最知名的去中心化存储系统,FileCoin是最知名的存储公链,是区块链存储的旗手和标杆。


首先,我当然认可IPFS的知名度和行业地位,并且我也希望IPFS能不断改进和壮大,为我们去中心化存储扩大市场份额。 但与IPFS/FileCoin的明星团队相比,YTA团队也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我们在存储和密码学应用上都有非常深厚的、达到国际顶级的专业能力,而且我们的工程实现能力更强,填过的坑、摔过的跟头更多。


具体到产品技术上,YTA在存储专业指标上有更明显的优势,我们将去中心化存储对中心化存储的理论优势都完整实现了,成为一个今天大家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系统。 我们在数据安全性上也有明显的优势,可以完美保证用户的数据隐私。 这就是为什么说YTA是第一个可商用的存储公链的原因。


具体来说,IPFS缺乏数据持久性保障机制,热数据不会丢,但冷数据会丢。一些非专业人员可能会说冷门数据保存价值较低,可以被天然淘汰掉,但冷数据实际上是占到百分之九十多的,不能丢。而且在我们存储专业人员看来, 数据是有生命的,处理数据的权力只有用户自己,存储人没有权力去替用户判断什么数据可以不好好保管。 用户把数据托付给你,你就该给用户保存好。 就像客户存钱到银行,银行可以因为存单时间太久,而且钱不多了,就当客户没有这笔钱了吗?这显然是不符合行业职业道德的。


IPFS没有设计数据持久性保障机制,和IPFS不对数据加密有直接关系。 据伦理要求,IPFS不能把数据自动推送到其它节点,以避免将色情图片推送给女性,或者将宗教禁忌内容推送给不合适的人。 如果是加密数据,都是看不出内容的随机数一般的密文,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但对明文数据就必须考虑这个问题。 IPFS不加密,与IPFS没有密文去重技术有直接关系。 没有这项技术,IPFS就只能在加密和去重之间二选一。 IPFS选择了数据去重,牺牲了数据加密,就导致了IPFS的数据持久性保障机制的缺失。


IPFS不加密,还直接导致了IPFS的数据安全性保障机制的缺失。 上传到IPFS的数据对任何人都是开放的,只要知道Hash值就可以读取。 如果说BAT这样的中心化平台会偷用户数据作恶的话,那也只是一个人偷,而将数据存储到IPFS这样的没有数据安全性保障机制的去中心化存储系统,就变成了人人都可以偷数据。 毕竟,将数据不被偷的希望寄托在没人知道该数据的Hash值,就相当于将隐私数据放到一个公开的网站上,赌没有人知道该网站的域名。


YTA独家拥有密文去重技术,就解决了这一系列的问题,这是YTA的先天优势。 这项技术是我在2012年发明的,全球专利都在我手中,所以是我们的独家技术。


李劳: 从商业伦理来说,任何商业行为背后包含着契约,如果选择IPFS的用户被预先告知其存储的数据如果为冷数据,会有被遗失的情况,是否就不违反商业道德?反过来IPFS是否也用这样的方式淘汰了市场上不重要的数据,继而降低的存储的成本?


王东临: 如果是CDN这样的应用场景,这样做是可以的。因为如果 CDN的数据 丢失的话可以回源,用户没有损失,只是慢一点。但如果是持久化存储的场景,那就是绝对不可以的。很多冷数据都是按照法律要求必须保存10年甚至20、30年,这期间哪怕没有人用一次也必须完好保存。另外,大数据需要对 大量 冷数据进行分析,不能认为冷数据就是不重要的数据,这个观念是不对的。 降低存储成本是要降低存储的单位成本,而不是用淘汰用户数据的方式来降低总成本。 随着数据时代的来临,我们做存储的职责是提供更好、更便宜、更大容量的存储来让用户存下所有的数据,而不是倒过来逼用户来放弃数据。


李劳: YottaChain采用了YTA和资源通证组成的双层通证模型,为何要选择这样的通证经济结构?另外,YTA通证的价值在哪里?人们为什么要持有YTA?


王东临: 去中心化存储的基本商业模式和中心化存储本质上没有区别,就是我们提供存储服务,收取用户的费用。 但是我们去中心化存储结合了区块链,不但更有效地激励了我们的矿工,更为区块链技术的通证找到了最真实的应用场景。


YTA采用YTA和资源通证组成的双层通证模型,使得稳定性和流动性兼得。 资源通证是锚定资源的低波动通证,像HDD就是锚定硬盘空间的通证,存储矿工每贡献1GB存储空间,就增发1个HDD,其价值是相对稳定的,发行数量锚定系统硬盘总空间。用户存储数据需要支付HDD,矿工挖矿也获得的是HDD。


YTA是权益通证,是所有资源通证的定价单位。 用户存储数据需要用YTA来购买HDD,矿工也用HDD换成YTA变现。 YTA发行数量有上限,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每个YTA的价值会相应增加。


假设一开始1个YTA可以买到1GB存储空间,当系统规模扩大1个YTA可以买到10GB存储空间时,YTA就增值了10倍。 这个增值是创始团队努力打拼下提供比BAT巨头更好更便宜的存储而获得的,而且还不需要赚取差价,用户支付的所有YTA全都分给了存储矿工。


YTA也有存储矿工的抵押机制,也就是服务质量保证金。 与其它公链要矿工转抵押金给系统账号不同,我们设计了预授权机制,矿工抵押后YTA仍然在矿工钱包里,只是被冻结,系统账号有权在预授权范围内划账。 YTA在矿机端只有共识机制,不需要保存区块数据,从而将硬盘空间节约出来尽可能用于矿工挖矿赚钱。


另外,YTA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实现数据去重,矿工投入1G空间,可以产生最大10G的存储容量,这样就使得资源供应者获得的通证的购买力超过其供应资源的效应。 拥有存储资源的人与其用来存自己数据,不如用 YTA 挖矿,用挖矿所得的通证再来买存储空间存数据,不仅可以存更多的数据还能富余一些。这种机制可以激励更多的人来参与挖矿,贡献自己的存储资源。


作为存储用户来说,YTA可以用来换取存储空间,比现有IT巨头更好、更便宜的存储。 作为投资者来说,YTA还有自动增值的经济模型,是不错的投资标的。 总之,每个人都有大量数据要保存,而且随着科技发展数据会爆发增长,YTA既能自用,还能增值,这就是它的价值。


李劳: YTA是价值交换的载体,而这个价值取决于整个 YottaChain 生态的繁荣。 YottaChain今年发起了中国行的活动,并且声势十分浩大,那么发起这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王东临: YTA是目前世界上最专业的去中心化存储技术项目,但目前大多数人对去中心化存储还不够了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需要更大力度的宣传。 此外,我们全国的社群成员非常热情地邀请我们展开更高端、更具连接性和推广性的活动,所以才有了我们YTA生态中国行的举办。


YTA是分布式治理比较好的社区,YTA的超级节点委员会、生态委员会、商业应用委员会、教育委员会都是创始团伙以外的超级节点在运营管理,我们从创业之初的中心化治理,发展到现在已经实现了半中心化治理。 这次中国行是以YTA生态社区委员会为主的团队,创始团队配合,他们在这两个多月时间走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为YTA生态的发展推进做出了重大贡献。


回顾我们YTA生态中国行的历程,我们七月底在香港举办了2019 YTA全球超级节点峰会,有126个YTA超级节点参加。 从八月份到九月份,先后在山东、甘肃、湖北、广东、湖南、河北、海南都做了多场的沟通交流和分享。


这次中国行的效果非常圆满,社群的共识得以加强,而社群规模也得以壮大。 现在YTA超级节点有126个,社群规模有200万人。 现在我们在全球各大社区发起了招募生态节点的“蒲公英计划”。 这个计划首批开放了500个生态节点席位,我们共拿出50亿的YTL进⾏⽣态社区节点的建设奖励。 未来整个YTA的生态会更迅速地壮大。


李劳: 让我们聊一下这个“蒲公英计划”,计划具体的内容是怎样的?参与“蒲公英计划”可以得到怎样的权益?未来又有怎样的发展优势?


王东临: YTA(YTA)于9月16日面向全球各大社区发起了《YTA生态社区蒲公英计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