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拇指阅读
每晚22点22分,有趣、有态度、有温度地解读流行文化。让小众成为流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M93交通之声  ·  重要提醒!浙江人,今天请提前1小时出门! ·  11 小时前  
FM93交通之声  ·  张纪中,强制执行! ·  昨天  
钱江晚报  ·  冲上热搜!网友慌了:控制不了啊 ·  昨天  
杭州日报  ·  抖音、快手、微信同日宣布:下架!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拇指阅读

六小龄童跌落神坛:你看那个英雄,好像一只猴子

拇指阅读  · 公众号  ·  · 2018-12-25 22:00

正文


作者: 曹徙南

来源: 新周刊(id:new-weekly)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曾经是我们年少时的英雄。


对于看《西游记》长大的人来说, 孙悟空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文化符号,它还牵扯着我们年少时对于英雄的全部理解和想象。


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自然也是我们崇拜过的偶像。但如今,人们对他的看法正在发生变化。



两年前,有一个十分应景的广告片《把乐带回家之猴王世家》,以六小龄童为原型,描述一段猴王世家的往事。

片中,六小龄童的二哥,原本继承章家猴戏的小六龄童在病逝前对着六小龄童说的那句“你成了美猴王就能看见我了”不知道勾惹起多少眼泪。


86版《西游记》是无数国人的童年记忆

那年春晚,六小龄童最终没能登上晚会舞台,看着《西游记》长大的年轻人纷纷为六老师鸣不平。而六小龄童谦和地回应,在哪儿都是为人民服务,只要春晚节目组需要,他随时待命。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回过头看,那一年大概是六小龄声望的顶点。


说是情怀也好,安慰也罢,六小龄童成功加冕“德艺双馨”老艺术家称号。 没有美猴王的猴年春晚,成了2016年最大的意难平。

然而,六小龄童在《猴王世家》里的一句话似乎一语成谶: 有些演员上了戏台子,还真就下不来了。




猴戏不姓章,姓六

月初,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的吴承恩故居纪念馆在大门外张贴六小龄童大幅照片的做法被游客在网上曝光。


根据游客拍摄的视频显示,在吴承恩故居的大门外,右侧系“吴承恩纪念馆”的牌匾,左侧是一幅六小龄童的照片,照片高度目测在一米左右。馆内还有以六小龄童为主角的美猴王世家艺术馆。


尽管随后馆方发布情况说明称,六小龄童系吴承恩故居纪念馆名誉馆长,网传纪念馆内“挂满六小龄童照片”与事实不相符。但六小龄童还是引来了数不清的批评, 这些批评更像是人们不满于六小龄童多年来垄断《西游记》阐释权的集中爆发


吴承恩故居纪念馆门前大幅张贴六小龄童的照片


在如何演绎《西游记》这个问题上,六小龄童真的很严格。

尽管六老师曾声称“猴戏不姓章”,但这么些年,六老师坚持不懈在做的只有两件事, 一是宣传他自己理解的西游文化,二是批评其他版本的西游故事。

从演过孙悟空的周星驰、张卫健、陈浩民到动漫《七龙珠》,斗战胜佛。六小龄童从未停止过战斗。


由于在多个场合演讲时提到“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以及反复讲述小朋友问他“孙悟空到底有几个女朋友”的故事,网友们戏称六小龄童老师的本质是一台复读机,更有人整理其语录并命名为“六学”,俨然已经成为一种亚文化。


六小龄童反对“随便改编”《西游记》


除了一味否定其他版本的孙悟空,六小龄童还开始将西游记同自己捆绑销售。2007年还算客气,出了本《六小龄童品西游》,到了2010年,新瓶装旧酒,直接把书名改成了《听孙悟空说西游》。这两本书的内容基本是由百度百科、稗官野史、西游原文、成功学鸡汤、个人经历排列组合而成。


《听孙悟空说西游》 豆瓣页面无人评分


到了2016年猴年,原本属猪的六小龄童显然记错了自己的本命年,重磅推出了由自己主编的巨著《西游记珍藏版》,要说这个版本的西游记到底哪里值得珍藏,主要有两点,一是封面是六小龄童,二是由六小龄童组织对原著的“封建迷信”内容进行了删减。

在阐释《西游记》的问题上,六小龄童老师一直秉持着严已律人,宽以待己的方针。对于《大话西游》、《悟空传》、《七龙珠》等经典作品嗤之以鼻的同时,却又参演了《吴承恩与西游记》等剧。


一面使用索取巨额报酬或告上公堂的方式对待想要使用孙悟空形象的正经游戏公司,一面代言劣质网游《大圣轮回》,带给大家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 这一套操作,其中有多少是主义,多少已经成了生意?


对于《大话西游》,六小龄童是不正眼看的



真假美猴王

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其经典是毋庸置疑的。


但也正因为这一形象的深入人心,加上六小龄童自己的推波助澜,在许多观众眼里,两者之间的距离渐渐模糊,六小龄童就成了美猴王。


孙悟空是神话偶像,而六小龄童只是一个善于扮演孙悟空的演员,当人们开始以神性的标准来审视一个演员,六小龄童的那些人性的缺陷,显然被放大了。

如果说传说中的新加坡商演事件还只是工作协调上的矛盾,那么六小龄童在杨洁导演去世的追悼会和悼念视频里反复宣传自己的新片中美合拍《西游记》就实在有失身份了。此外,他还在闫怀礼(沙僧扮演者)、启功、季羡林等多人的葬礼上提及自己的新作品。


无论去哪,六小龄童的出场都离不开“美猴王”


六小龄童这次遭到公众舆论的围攻,也恰恰因为他自己多年来不遗余力地造神运动。


先是通过否定当年替身演员的工作将孙悟空形象的成就全部收入囊中,继而通过反复讲述景区猴子给自己敬礼的故事强调自己的孙悟空演的惟妙惟肖,连猴子都认为他是美猴王。

几年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六小龄童曾坦言 “我最大的痛苦,就是我演了孙悟空,而我不是孙悟空” 。早年在节目《艺术人生》上,六小龄童也说过,他无法再塑造超越孙悟空的形象。


的确,孙悟空本身的魅力加之六小龄童的精妙表演,86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已经成为中国影视艺术史上无需置疑的经典。然而这也就意味着,六小龄童要么彻底放下孙悟空带给他的荣耀重新出发,要么在大圣的阴影里越陷越深。


现在的六小龄童把时间更多地花在了商演上


对于创作者来说,出道即巅峰未必是一件好事,芥川龙之介二十三岁写出了《罗生门》,菲兹杰拉德二十四岁出版了《了不起的盖茨比》,杰克·凯鲁亚克二十六岁写出了《在路上》,三人都不得善终。年轻时的创作大多凭借激情和灵韵,而随着年岁增长,其创作则凭借对于世事的深刻洞见。


其实除了西游记,六小龄童并非没有其他的优秀作品,他在四十五岁时出演的金庸剧《连城诀》中花铁干一角,从义薄云天的大侠到机关算尽的小人,其纯熟的表演甚至可以说超出了金庸的文本本身。


但是,由于他对于孙悟空的执念,使得他早早中止了在演艺事业上的探索,同时深陷于六小龄童和孙悟空这两个身份的互相拉扯之中。



六小龄童还扮演过玉皇大帝,网友评:“ 我们终于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你看那个英雄,好像一只猴子


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多年来一直让六小龄童耿耿于怀,痞气横生的孙悟空,一心谈恋爱的孙悟空,尽管从未认真把《大话西游》看完,但六小龄童仍然数十次对其进行明嘲暗讽。


其实《大话西游》最早传入大陆时,六小龄童并没有把它当回事。 或许是2004年,发现越来越多年轻人对于这部“恶搞”西游记的作品赞不绝口时,六小龄童感到了危机。也是从这一年,六小龄童开始大规模地去各地进行公共演讲,宣传他所认为的正统的西游文化, 这是他一个人的战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