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个半月的实践,“多元治理 秦淮更新”暨在宁高校第二届大学生社区规划师工作营成果交流与闭幕仪式在南京大学举行。本次活动在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参与活动的高校师生、地方一线工作者获得感较强,为活动持续开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指导,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市秦淮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秦淮分局、南京市秦淮区双塘街道办事处、南京历史地区保护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承办的“多元治理 秦淮更新”暨在宁高校第二届大学生社区规划师工作营于2024年6月-11月在南京市秦淮区举行,活动历时4个半月。本次工作营吸引了来自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6所院校的70余位师生参加。
活动期间,高校师生团队与当地居民、地方主管部门、街道社区和运营平台进行了广泛交流,开展了走进钓鱼台历史风貌区实地调研、聆听专家讲座、与地方一线工作者对话研讨等系列活动,师生团队走进南京市秦淮区钓鱼台历史风貌区,结合秦淮区居住类地段城市更新项目推进基本流程与城市更新项目计划生成及试点项目管理经验,广泛调研居民需求与意愿,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尝试破解南京老城商居混合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难点痛点。2024年11月10日举行了本届社区规划师工作营成果交流与闭幕仪式,工作成果将持续在相关高校与秦淮区相关部门、街道社区展出。此次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邀请了多位在宁高校、规划编制单位的专家学者担任活动的指导专家,新华日报、南京电视台、南京日报等多家知名地方媒体参与了此次活动的跟踪报道,同时本次活动还与《城市学刊》《城市更新》等期刊展开合作,共同推动城市更新行动与相关实践成果总结。
“多元治理 秦淮更新”暨在宁高校第二届大学生社区规划师工作营结营系列活动由城市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成果展出、成果汇报交流、颁发公益服务证明等构成。
2024年11月10日上午,以本届大学生社区规划师工作营活动为基础,组织召开了城市更新教学经验交流会,其目的是推动在宁6校城市更新相关课程教学经验交流,促进优秀经验共享。由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9位教师分享了包括规划本科学制改革、城市更新人才需求、城市更新教学实践以及在宁高校大学生社区规划师工作营活动优化等方面的思考,为未来优化相关课程教学方案、提升在宁高校大学生社区规划师工作营活动质量提供了启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陈晓东等参加了互动交流。
大学生社区规划成果交流采取学生汇报与专家点评交替进行的形式。7个高校团队针对钓鱼台片区的城市更新和社区治理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最终方案——南京工业大学一队以“场景营造”为基点,对公共空间进行结点式的打造与文化场景的重现来推进片区的更新整治;南京农业大学团队以“双老”视角为切入点,针对双老困境提出了两套治理方案,来实现城市自主有机更新;南大、南林和南师大混合团队(三校创新团队组织,建立三校不同专业方向师生联合工作模式)“多视角”、“多层次”为出发点,通过不同学科的融合交流来探索城市更新的复合实现路径与方法;南京大学团队关注记忆场所的重现,通过场所空间和文化记忆的融合重现唤起老城区的文化氛围,并通过共同缔造的模式实现片区的自主有机更新;南京林业大学团队深读挖掘历史文化,强调“以点带线串面”,以此实现更新片区的集体记忆重现;东南大学团队以产权视角为引领,针对公房、私房及公共空间的不同情况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考虑经济收益,稳步促进城市更新的落地与实施;南京工业大学二队在方案中引入“成本-效益”框架,提出了以“利益”导向的社区更新路径,为历史风貌地区的更新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思路。这些不同角度的方案构思,丰富和深化了对于钓鱼台历史风貌地区的问题研判和更新行动路径认识,对地方的实际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启示作用。
从左到右汇报团队分别为:南京工业大学一队、南京农业大学、南大南师南林混合团队、南京大学团队、南京林业大学团队、东南大学团队、南京工业大学二队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设计大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京祥,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印兴波,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秦淮分局局长、南京市秦淮区城市更新办常务副主任李建波,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院长杨云峰,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方遥,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博,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陈晓东,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系主任管卫华担任此次交流活动的点评和指导专家。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设计大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张京祥指出规划方案需要一个独特的视角切入问题,这样才能深入地解决当地的规划难题;同时视角只是切入问题的思路,后续的方案内容不应局限于视角的范围,还应注重提出统领全区的规划策略。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秦淮分局局长、南京市秦淮区城市更新办常务副主任
李建波认为存量规划时代,要考虑规划方案的可实施性,要让规划设计产生美的同时更要产生价值,只有适应当地居民的需求,让当地居民感受到城市更新带来的价值,才能鼓励促进居民进行自我更新,从而实现城市的有机更新。
杨云峰认为规划应是一个系统性的方案,在对地区内部微观结构进行设计时,还需要在宏观层面对于全区有一个总领性的结构框架,做到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居民的意愿,鼓励居民进行自主更新。
方遥认为在对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中要深度挖掘其中的历史文化资源,要找到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对于历史资源的保护形式不能局限于其原本的存在模式,而是应当多样化处理,特别要考虑非物质文化资源如何在物质空间中再演绎。
王博认为在规划实践中借鉴案例可以让方案有据可循,但是在借鉴国外案例时需要注重对应区域的前置条件,国外的成功案例离不开当地的政策条件支持,因此在进行案例借鉴时还需结合本地政策等前置因素进行取舍学习。
陈晓东指出作为社区规划师,在进行规划设计的同时还要考虑方案具体怎么实施落地,要学会将规划的技术成果关联到具体的地块改造中,这样才能真正推进城市的自主有机更新。
管卫华认为在考虑城市更新中的成本效益问题时应当考虑价值观问题,要思考城市更新中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不同收益的比重,同时也要实现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利益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让方案真正能够实施。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印兴波和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秦淮分局局长、南京市秦淮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建波分别代表承办方致闭幕辞。
印兴波对来自6所高校的师生以及莅临现场的各位专家领导表达了热烈的欢迎,感谢一群有梦想的人共同来完成这项充满社会责任心的社区规划师工作营实践活动。他表示,非常高兴地看到青年一代利用假期与课余时间,扎根于最基层的社区,为创造更美好的城市与更和谐宜居的社区所作的努力,他相信类似的实践活动是同学们人生难得的经历,将起到帮助他们未来开展工作与更好融入社会的积极作用。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秦淮分局局长、南京市秦淮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李建波肯定了本次“多元治理 秦淮更新”工作营的工作效果与开展意义,赞扬工作营师生所做的是一项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实践活动。他指出,本届工作营的工作成果与工作思路,较之从前单纯关注物质空间载体的研究设计,开始更多地关注多元主体,结合多样方法技术,探讨新形势下结合全域旅游、促进共同参与的城市更新工作方式与规划技术。最后,他感谢主办方对于秦淮城市更新工作的支持,两届社区规划师工作营都在秦淮区举办,使多方力量汇聚,有力地推动了秦淮区的城市更新行动。
闭幕致辞后,主办方和承办方为参与本届大学生社区规划师工作营的院校师生、相关人士先后颁发了“公益服务证书”和“致谢函”,表彰老师同学们为服务城市更新公益事业所作的辛勤劳动。
活动的最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设计大师,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张京祥对本届工作营活动作了总结。他代表专委会对参与此次社区规划实践的在宁院校广大师生,对给予本次活动大力支持的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媒体平台表示感谢。他指出,从去年首届工作营的4所高校到第二届的6所高校,大学生社区规划师工作营不断吸引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高校师生参与,而且今年工作营也尝试打破院校壁垒进行跨校组队,促进针对街区问题的不同研究视角切入,在给高校师生提供广泛交流机会的同时,也为各高校教师开展城市更新相关教学工作提供了助力。他对未来工作营活动的举办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不断创新活动组织形式,提高师生参与此项活动的成就感和获得感,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高校师生加入;随着大学生社区规划师工作营的价值得到不断凸显,希望该活动能走向更多的地区,走进更多的高校,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与我国城市更新、治理与政策研究人才培养提供更大的助力。
2024年6月26日“多元治理秦淮更新”暨在宁高校第二届大学生社区规划师工作营正式在南京市秦淮区拉开帷幕。来自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南京市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市秦淮区城市更新办、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秦淮分局、南京历保集团、双塘街道等机构和部门的领导出席活动。开营活动邀请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委员官卫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委会委员王承慧,南京市秦淮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苏意然和王莫言为同学们作讲座,开展社区更新规划理论与技术经验的专题辅导。《城市学刊》《城市更新》等合作期刊作了宣讲。
来自6所院校的师生团队70余人齐聚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交流中期工作成果。来自南京老门西文化守望者协会的王鑫会长,秦淮城市更新办、历保集团和街道的部分一线工作者,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的方遥、杨青、张逸群老师,东南大学的高舒琦老师、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汤爽爽老师,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的李岚、刘伟、强欢欢、范晨璟老师,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李欣、周剑涛老师,南京大学的冯建喜、张益峰、陈浩、刘晓曼老师等专家和老师担任此次活动的评委,为大学生社区规划师团队的阶段工作成果提供了指导,并为下一阶段成果完善提出了建议。
供稿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会议 | 第九届中国城市治理与学科发展研讨会圆满召开
第八届中国城市治理与学科发展研讨会暨第三届西部城市论坛 | 县域城镇化与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聚焦“城市时代,包容治理”,第五届中国城市治理与学科发展研讨会暨中国城市治理学术年会(2019)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