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导体行业联盟
半导体行业联盟(icunion)属半导体产业链俱乐部, 分享半导体行业资讯动态,半导体企业名录,半导体行业协会报告,半导体行业论坛研究报告等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导体行业联盟  ·  中国芯50强(新锐) ·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出口管制 ·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DeepSeek日活突破2000万,创造“中 ... ·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黄仁勋紧急觐见特朗普 ·  5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DeepSeek!突发!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半导体行业联盟

乐视大裁员!也为某些半导体企业敲了丧钟 梦醒时分或是一片狼藉

半导体行业联盟  · 公众号  · 半导体  · 2017-05-20 13:58

正文

       

半导体项目融资落地QQ:416000888


乐视的危机不是一天造成的,中国半导体的危机也不是一天早就的,某些拿着中国半导体政策的企业在大肆损公肥私,忽悠投资人的半导体的企业,赶紧醒来吧。乐视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拿着政策当靶子,拿着鸡毛当令箭,吹嘘着改变世界半导体格局的某些组织、某些企业、某些个人,你们也是够了。


咳、咳。不想多说,资本政策的涌入也是造成某些现象担起责任,你们助长了哪些歪风邪气,忽悠的邪气。现在恨不能卖菜摆摊的都要挂上中国半导体,助力中国半导体崛起,助力中国芯。


点赞!为发声改变中国半导体的企业,点赞!





凤凰科技 刘正伟


乐视手机两岁了,没有鲜花、没有蛋糕,它的生日礼物是近期的换帅和大裁员。


手持乐视手机的贾跃亭


姓“乐视”的这大半年日子都不太好过:欠款、裁员、换帅等麻烦不断。在近期曝出的乐视系公司大裁员中,超级手机所属的乐视移动成重灾区。


据内部人士透露,乐视移动已经进行过多轮裁员,该人士称最近这次的裁员幅度超过了50%。


除了大幅度裁员,乐视移动内部目前也颇为混乱。“现在一天一变,上午说做这个,到下午又推翻不做了。”该人士告诉凤凰科技,乐视目前应该还不会放弃手机业务。


两年起高楼


15岁的魅族去年开了10多场演唱会形式的发布会,靠着高性价比的魅蓝系列,手机年销量才艰难超过2200万台,并实现扭亏为盈。而乐视手机宣布的数据却是,首年破千万,2016年销量近2000万。回顾乐视手机两周年的发展,楼起得快,塌得也快。


匆匆两载,乐视目前已经推出三代手机产品。


2015年4月14日,乐视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和美国硅谷两地同步举行战略新品发布会,采用生态补贴硬件的定价方式,正式发布乐视超级手机1、1 Pro与Max。虽然起步较晚,但也算是搭上了互联网手机风口的末班车。


凭借“全球首个无边框ID设计”、首个采用USB Type-C数据接口的智能手机等噱头,再加上以国内互联网视频巨头身份正式跨界手机行业的话题性,乐视手机当年一直是业内议论的焦点。


当年还有一件让人津津乐道的事情是乐视、酷派与360的三角恋。2016年6月28日,乐视控股旗下乐视移动智能公司子公司Le View Mobile以21.8亿元入股酷派,占股18%成为酷派第二大股东,同时也成为了360与酷派爱情的第三者。


因为早在2014年12月16日,奇虎360与酷派便宣布达成战略联盟,奇虎向酷派投资4.0905亿美元现金成立合资公司奇酷。酷派的这个举措使得乐视通过注资酷派集团,成为周鸿祎奇酷手机的股东方之一;同时也意味着奇酷手机在供应链、产品研发节奏、市场策略上对乐视将无秘密可言。


因此当时360 CEO周鸿祎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消息:“谁在我背后捅刀子试图screw我,我的原则是一定fuck回去。”不过这场闹剧持续了约三个月,最终以360在奇酷股权增至75%成为了控股股东而宣告收场。


奇酷没有付出成本而增持25%的股权,让360实现了控股权但又没有失去酷派的供应链与专利支持,乐视顺利购入酷派股权强化生态概念支撑了股价,酷派当时的掌门人郭德英则是顺利拿走真金白银隐退。


说完这段插曲,接着说乐视手机。在2015年10月27日,乐视又推出了一个小升级的乐视超级手机1s,售价1099元,对标红米以及魅族的魅蓝系列。到了第二年,也就是2016年,乐视手机风头发展更加迅猛。


还是个新兵蛋子的乐视手机亮相2016年1月份召开的CES美国消费电子展,在那场历史悠久的国际性展会上赚足了眼球。他们在CES上最先发布了首款搭载高通骁龙820处理器的智能手机乐Max Pro。因为没有公布具体售价和发售时间,当时这款产品被业内称之为“PPT手机”。


2016年1月21日,乐视移动宣布乐视超级手机上市仅245天,销量突破500万台,创新晋品牌最快破500万纪录。


在那年的CES结束之后,紧接着乐视又开启了巴塞罗那MWC通信展的征程。在那次展会上,为了回应“PPT手机”的言论,乐视宣布乐Max Pro全球首售,放出了限量1000台乐Max Pro工程机,定价1999元。


随后的2016年4月20日,乐视正式发布超级手机2代系列产品:乐2、乐2 Pro以及乐Max2。第二代超级手机最大的变革在于取消了3.5mm耳机接口,改为与数据线共用的Type-C耳机接口。


在2016年5月19日,乐视移动召开产品正式上市一周年庆典,宣布乐视超级手机总销量超过1000万,创造新晋品牌销量最快破1000万纪录。9月21日,乐视又推出一款旗舰产品乐Pro3;10月份,乐视(LeEco)宣布正式全面落地美国,乐视手机正式进军美国市场。


2016年11月30日,乐视移动总裁冯幸发布全员邮件,宣布乐视移动开启第二阶段的战略升级,乐视手机业务线进行调整,成为P&L经营责任主体。另外他当时还在内部信中还透露,乐视将迎来新的里程碑,销量即将突破2000万台。


虽然销售业绩都是官方公布出来的,但仅仅一年多,乐视手机去年实现了从默默无名到行业前十的巨大跨越。不过,仅仅只是换了本台历,乐视手机的危机在2017年全面爆发。


泡沫破灭


“全都是泡沫,只一刹的花火......”如同《泡沫》这首歌的歌词所描述的那样,随着今年1月5日新三板公司豪声电子的一纸公告,乐视手机的大泡泡破了。当时的公告表示,乐视移动应付欠款超5000万元到期未付,现已提起仲裁。


在赛诺给出的今年1月份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数据中,2017年1月,乐视手机出货量仅21万台,同比大跌42.4%,销售额跌幅也高达46.1%。


2017年4月10日,乐视移动进行换帅。乐视控股任命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阿木”)出任乐视移动CEO(代),负责乐视移动整体的日常经营及团队管理。原乐视移动公司总裁冯幸新任乐视运营商公司董事长兼CEO,工作重心转移到政府事务和运营商事务工作。


冯幸

虽然当时的人事任命,表面上是击破了此前冯幸将离职的传言。但据乐视移动内部人士透露,冯幸近期已经很少在公司出现,在不久之后或将离职。


随后,又有媒体报道称,乐视在深圳的五家线下代理零售门店目前仅剩下赛格广场店一家还在正常营业,其他的乐视移动体验店、LePar体验店以及乐视入股的网酒网零售门店都已关门。


除了关闭线下店外,乐视手机还面临着出货下跌、供应商不愿合作等问题。“以乐视目前的出货量、产品配置和定价来看,平均卖出一部手机乐视就需要倒贴200元至300元不等。”易观媒介入口分析师赵子明表示。


从去年开始,手机厂商经常谈到的两个关键词是“线下渠道”和“利润”。而乐视手机一个都不占。换而言之,一味地烧钱难以持久,单纯依赖线上电商平台的互联网手机模式目前看来也不再奏效,乐视的资金链问题其实只是乐视手机危机的导火索。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要不了多久,等着乐视手机的,或许真的要眼看他楼塌了。


大裁员背后,乐视大生态的梦醒时分


“负责裁员的人自己都走了。”


从铺天盖地的生态规划、轰轰烈烈的融资新闻到惊心动魄的大裁员,乐视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上。据悉,此次裁员后,乐视体育员工将缩减至300人左右。内部消息称,B轮融资的80亿,除了总部挪走了30亿外,剩下的50亿已经全部见底。而距离这次融资,不过短短一年的时间。


乐视给外界的印象就是一直在“烧”。融资和估值一轮比一轮叫的高,但业务却越来越乏力。从张志勇、于航的出走到频频失去转播版权,乐视体育的这轮裁员似乎是不得不下的一步棋。就连拯救乐视于水火之中的金主孙宏斌都说:“非上市体系这块儿,我们一直推动它该卖的卖,该合作的合作,让它尽快变得正常。


他口中的“不正常”,就是乐视体育烧钱却无法盈利的怪圈。而此次放血,既有可能是调整方向的重新出发,也有可能是乐视斩断“体育大生态”的梦醒时刻。


负重前行的版权定位

“从乐视第一天失去亚冠中超转播权,乐视APP就从我手机里消失了。”网友笙如夏花的这条评论一共得到了306个赞。


从2017年起,乐视先后丢掉了中超、亚足联赛事、ATP等多项重要头部赛事版权。但在2016年,它在内容平台上拥有310项全球顶级赛事版权,72%都是独家。也正因为如此,乐视体育才开始背负巨大的资金压力:英超版权接近4亿美元,与ATP签下的5年新媒体转播合同每年需支付2000万美元,中超新媒体版权作价2年27亿。据悉,现在仍有50%的合同款项目未支付。


最可怕的是,这些“窟窿”时不时就会冒出来,去年11月8日,乐视体育因拖欠版权费用被ATP停止上海大师赛转播信号的传送。乐视体育随后紧急调用资金,才挽回了合作。


而让乐视体育始终负重前行的版权业务,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定位的核心。2016年3月,乐视体育拿到融资后,先前的媒体业务拓展为了四大部分,即“媒体内容、赛事运营、智能硬件和互联网应用”结合的体育生态。而海量优质的版权正是体系的核心,乐视也正是希望依靠版权带来巨大的流量和广告、会员收入。


但在乐视疯狂扩张的版权地图中,很多赛事都略显鸡肋。乐视曾经在与腾讯和PPTV的竞争中错失了NBA和西甲的版权,自此之后就开始瞄准了小众赛事市场,比如棒球、高尔夫等等。但这类人群过于小众,想要依靠这个来获利似乎并不现实。


“不是说我们显得aggressive(有侵略性),而是aggressive就是我们唯一的成功机会。” 2015年夏天,还未离职的于航在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采访时曾如此表示。但这种风险高于利润的铺开方式,似乎在一开始就种下了资金艰难的种子。


杯水车薪的付费收入

在中国的版权市场,最可靠稳妥的盈利方式仍然是分销,绝对不是to C端的播放。


乐视体育败在了这一点,还是让人出乎意料。毕竟,乐视影业最初的起家方式就是购买版权再二次分销。但乐视体育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打法。瞄准C端用户,收取会员费用。按照雷振剑的说法,乐视体育到去年底已有超过300万的付费用户。以300万用户、590元年费计算,乐视体育获得的17.7亿元收入较之版权费,完全是杯水车薪。


况且,乐视购买的赛事版权面对的受众基数小,其实无法激起其他人再次购买分销的欲望。


之前雷振剑曾经公开表示,如果未来“付费模式”能真正全面铺开,改变现有格局,中超的80亿也不算贵。可这对于现有的用户付费习惯而言,并不现实。

内部人员曾透露,花光的B轮50亿,就是全部购买版权花光了,但是却没见到回头钱。


孙宏斌谈到乐视体育购买中超版权时曾说,“乐视体育去年为中超花费了13.5亿,一共才收回来5000多万,你亏了13亿。这个事是不能干的!”生意归生意,爱好归爱好。而曾经频频为乐视体育占台的贾跃亭,也越来越少为乐视体育发声了。


目前,乐视体育也在进行转型。失去了用资本搭起来的版权硬壁垒后,开始开发图文短视频媒体平台,并邀请UCG入驻。但这对于估值215亿的独角兽而言,不可能成为支撑它前进的力量。


乐视体育用两年的时间疯狂生长,但在耗尽了资本之时只得挥刀放血。用资本追逐市场,摊子越铺越大,但在商业模式未成熟之前,再大的场面,都只能是昙花一现。就在三天前,五棵松“乐视体育生态中心”的标牌也被摘下,曾经冠名的荣光也终于不再。


如侵权请联系QQ/微信:416000888

如侵删丨如转注


【整理不易,记得转发】


半导体人临走记得点下方拇指

。如觉文章不错,留言评论,转发更多朋友,传递咱半导体人的观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半导体行业联盟  ·  中国芯50强(新锐)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出口管制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DeepSeek日活突破2000万,创造“中国速度”
昨天
半导体行业联盟  ·  黄仁勋紧急觐见特朗普
5 天前
半导体行业联盟  ·  DeepSeek!突发!
6 天前
化妆师MK-雷韵祺  ·  人手一件的连帽卫衣这么穿,你就是时髦本人
7 年前
医学界麻醉频道  ·  强有力证据:肥胖可致11种癌症!
7 年前
阅尽天下沧桑  ·  当今社会顺口溜,绝了!全是大实话!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