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农参
看农参,读懂农业品牌。16万农业主管干部的决策参考,100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产融平台,3000万中国农业品牌经营者的精神家园。每日分享实践案例、商业洞察、行业研究等。并聘请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老师担任总编辑,提供理论支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黄某被策反,春节期间当间谍 ·  昨天  
中国基金报  ·  张兰、汪小菲账号,无限期封禁 ·  2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太牛了!《哪吒2》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榜登顶 ·  3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A股大涨,原因来了!多家公募发声 ·  3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中国正对苹果公司开展反垄断调查?外交部回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农参

农参专家直通 | 张海鹏等:依托特色资源拓宽乡村产业发展空间

农参  · 公众号  ·  · 2024-06-01 10:30

正文



导读
农参专家直通 栏目由农参专家委员会指导。农参专家委员会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相关机构院校的专家联合发起,旨在践行总书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重要指示,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共同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今天,栏目聚焦 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张海鹏,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延龙 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各地乡村依托自身特色资源,通过构建产业链、培育新业态等方式,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为乡村产业振兴培育了新的发展动能。以乡村特色资源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产业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
立足乡村农业资源,培育乡村特色农业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乡村特色农业产业涵盖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及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潜力大。培育乡村特色农业产业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落实农业强国战略,而且有助于夯实多元化食物供给,带领农民增收致富。首先,培育乡村特色农业产业要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即不同地区的农业资源应当匹配最适合其生长的农作物和牲畜,从而使其呈现本土性优势。其次,扎根于“土”,体现“特”,还要形成“产”,要向产业链要效益,做到“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从地方实践来看,产业链越长、利益联结越紧密、龙头公司带动能力越强,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前景就越广阔。
立足乡村文化资源,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我国乡村文化资源丰富,既有历史积淀的文化遗产,又有乡村特有的文化习俗。不断推进乡村文化繁荣,在传承中挖掘、利用,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将进一步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为产业振兴培育新发展动能。近年来,无论是内蒙古的冰雪那达慕,还是贵州的“村超”“村BA”,都使乡村特色文化火出了圈,让人们看到乡村文化资源的独有魅力及当地带领村民致富的潜力。同时,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是让乡村文化“活起来”并持续“火下去”的保障。在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方面,各地开展了广泛的实践。这些生动实践表明,深厚的乡村文化资源为乡村提供了富民根基,而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培育为乡村创造了产业振兴的广阔空间。
立足乡村生态资源,培育乡村特色生态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各地实践表明,村庄所具备的生态资源可以以“生态产品”形式存在。而乡村特色生态产业是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桥梁与纽带,其内置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也成了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动能。培育乡村特色生态产业,实现乡村生态价值,首先要夯实乡村特色生态产业绿色根基,要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态保护相结合,注重保护在先,结合实际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从农民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做起,以“小切口”汇聚大变革。其次,立足乡村生态资源,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延长产业链,推动乡村生态产品创新性打造与价值实现机制协同发展。另外,在立足乡村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及生态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基础上,推进乡村康养产业发展,挖掘乡村生态资源更多功能价值,丰富乡村特色生态产业业态。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



往期回顾

【原创首发】

铁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一把手工程”,更是“民生工程”

铁丁:打造“久经考验”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铁丁:“农产品”变“商品”是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

铁丁:吹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年轻化的号角

特稿|预制菜还搞不搞?!政策大起底!2024年风向如何?

特稿 | 车厘子销量暴增50%打败砂糖橘,从年货看消费市场变革

【农参专访】

梁顺俭:创办牛肉拉面大学、产业惠及近10万人,兰州拉面香飘50余国的两大“杀手锏”

头雁故事会 | 张虎:从0到25亿,农业要精耕细作稳步发展

农参专访丨郭旭:齐齐哈尔烤肉要“走出去”才能成为富民产业

“染色剂”“打40多遍药”“转基因”.......看清阳光玫瑰变“毒药”的真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