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中国援助黎巴嫩人道主义物资抵达贝鲁特 ·  23 小时前  
凤凰WEEKLY  ·  中产拥抱「折扣店」,高端商场急了? ·  1 周前  
人民日报  ·  贲(bēn)悠悠,破世界纪录!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千里之外的贵州,也有一条“红旗渠”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20 19:27

正文

在遵义市草王坝,有一位叫黄大发的村支书,带领村民历经三十多年修建水渠,彻底改变了村民生活。如今耋耄之年的他依然在忙碌,为了实现新梦想而努力着。

 

初识黄大发,是在他的家。从遵义市郊到草王坝,一路都是崎岖的盘山道,陡峭的悬崖,但大山深处,漂亮的黔北民居和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却让我们豁然开朗。

 

黄支书的家,是栋传统的黔北民居,黑色的坡屋顶,白色的墙,木门木窗,虽然当地政府刚刚统一粉刷了外墙,看着崭新,可走进去后却发现地面斑驳不平,家徒四壁。


黄大发家的灶台

 

黄支书招呼大家坐在屋子前面的月石台上, 八十多岁的他耳不聋眼不花,目光如炬,说话掷地有声,像个追梦人。谈话一开始就对我们说,他之前有三个梦想,让村里通水、通路和通电。如今,这些都已经实现。


黄大发在家接受采访

 

出生在草王坝的黄大发是孤儿,吃百家饭长大。1959年,23岁的黄大发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推选为草王坝大队长,而后成为村支书,从此一直干到70岁。

 

黄大发从小就生活在“水贵如油”的环境下,他一直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把邻村的水引到草王坝。草王坝缺水,但是隔壁村的野彪村却不缺水,两个村的交界处有条河叫螺狮水,但是河水被大山阻隔,流不到草王坝村里。

 

黄支书曾经带领村民两次修渠,第一次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但是由于资金和技术问题,没能修成。然而,倔强的黄大发并没有放弃。他总结了失败的原因后开始四处求教。1989年,已是53岁的黄大发申请到乡水利站跟班学习,在工地上,黄大发给技术员打杂,暗地里“偷师学艺”,一待就是四年。

 

1991年,黄大发回乡重启修渠计划。在给村民开了动员会后,他又写了请示报告,走了两天两夜,翻越了几座一千多米的大山,把这份报告送到了遵义县水利局的领导手中。经过专业测绘和精心谋划,修渠项目最终在1992年底获得乡、县政府支持。

 

80多岁的黄大发至今依然清晰记得当年的场景,“那时施工材料还靠肩挑背扛。天亮出门,深夜回来,那时浑身都是劲!为了水,为了渠,大家都在拼。”

 

水渠图纸

 

黄支书一心把精力扑在了修渠上,修渠期间,二十出头的二女儿患了肾炎,躺了几个月就走了,十三岁的大孙子突发脑膜炎又走了。埋葬完亲人,黄支书擦干了眼泪又继续回到工地上修渠。

 

1995年的端午节,一道翻越三座大山,跨越三道绝壁,近万米长的水渠终于修通,“因为老支书叫大发,另外就是有水了,日子也该大发起来了”!就这样,村民们将这条渠命名为“大发渠”。


大发渠源头——螺狮水河

 

水渠修通后,村里灌溉有了水,大面积种植水稻成为现实。而那首“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的民谣,也彻底成为了历史。


大发渠的一段

 

大发渠修通前,村里人洗碗时都是用抹布把碗先擦一遍后再拿水冲,一年到头儿洗不了澡,洗脸水都不舍得扔还要攒着浇地。而今,不光灌溉有了稳定丰富的水源,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而且还用上了水冲式马桶。


村里正在集中安装抽水式马桶

 

今年80多岁的黄支书最近还有一个梦想,就是要把一座在遵义市播州区和汇川区的交界处,已经用了150年的桥重新翻修好。

 

大发渠的故事早就传出了草王坝,参与过修渠的村民也都年过半百。如今草王坝的年轻人,听着大发渠的故事长大,在外求学或者打工的居多,也有一部分年轻人回乡搞起了养殖。


航拍大发渠

 

与黄支书想让村里通水、通路、通电的梦想相比,现在村里的年轻人仍然有梦想。他们的梦想,或许是让快递公司进村,自己开个网店,或许是走出大山去北上广和外面的世界闯一闯,还或许是在遵义市区给父母买套养老房。他们就是靠着这样朴实的梦想,一步一个脚印,把这样一个贫困落后的山村,建设成水草丰美的绿洲。

 

 

 记者:沙建伟、孟海、李俊、宋一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