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枪稿
汇聚媒体精英智识,每天发表电影相关之深度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津广播  ·  哏儿 | 天津地铁将出现“天津话”报站! ·  12 小时前  
天津日报  ·  14℃!天津要升温了 ·  昨天  
生态梦网  ·  揭秘!生态城首个国家级绿色工厂长这样... ·  3 天前  
生态梦网  ·  总投资超6.86亿!北塘古镇又有新动作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枪稿

重拳整治影视业:整谁?治谁?| 杨时旸

枪稿  · 公众号  ·  · 2018-06-28 21:43

正文


衙门一直有一大特色,平时不管不问,哪里炸了封哪里。


前阵子娱乐圈被崔永元搅炸了,引来媒体和路人围观。


怎么办?整治呗。雷厉风行,好大的官威。



重拳整治影视业:别让权力侵入市场,也别让一切违背常识


文|杨时旸


作者简介:普通影迷,媒体编辑,纯粹写字,不混圈子 ,某种程度上相信娱乐新闻里潜藏着人们的潜意识以及一个时代的病理。



又有人欢欣鼓舞了,他们终于盼来了权力对影视行业的“重拳整治”。


以目前的结果来看,不知道崔永元之前的那一阵狂轰滥炸到底起了多大作用,或许他撕出的“阴阳合同”的术语,扔出的天价片酬的单据成为了一次崭新的契机和由头,让几个部委得以有抓手联合发文 “重拳整治影视行业乱象”


当代魔幻现实主义的真·践行者


宣传、影视、旅游、税务等等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通知“要求加强对影视行业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的治理,控制不合理片酬,推进依法纳税,促进影视业健康发展。”除此之外,《通知》还强调了目前影视业内滋长拜金主义倾向,误导青少年盲目追星,等等。


不清楚欢呼的人群到底在为什么而开心,但从诸多留言与评论来看,他们更多的是在发泄自己作为低收入群体却负担高额税负的牢骚,仿佛,这一次要是能让明星们也都一起大出血的话,自己也就快慰轻松了起来。 仇富狂欢的幽灵毫无悬念地照例出没。



其实,相较之前对于影视行业的整顿,此次几个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并没有什么质变,这样的“重拳整治”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只不过,这次把很多事混在了一起说,《通知》提及的几个要点,理应分别对待。


新华视点对于“通知”的报道


比如其中提到的“阴阳合同”“偷逃税”等等问题,这是标准的法律问题,这不只是针对影视行业,也绝不只是影视行业才会出现的特殊情况,偷税漏税也好,签署大小合同也罢,在很多其他领域也常年存在,只不过影视行业由于其特殊性让一切都更加显性,公司、作品、明星,人们大都耳熟能详,只要出了问题就会成为新闻热点,在口耳相传间被迅速放大,但其实,即便中国电影票房近年一直爆炸性增长,但相较于那些金融证券、烟草、房地产,这仍然是一门小生意。


当然,不管生意大小,热不热闹,触犯了法律的就该按照法律去办,任何行业概莫能外,法理问题无需争论。至于税负标准是否公平,普通老百姓的死工资无法避税,明星却能在政策优惠地注册公司减负,这是另外的话题。


接下来就是关于天价片酬的问题。这件事情在近一两年来,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不断提及,似乎, 明星挣了大钱就是犯了大忌


片酬高被批评,我们仿佛回到了越穷越光荣的年代


这一次,《通知》再度强调,“要制定出台影视节目片酬执行标准,明确演员和节目嘉宾最高片酬限额,现阶段,严格落实已有规定, 每部电影,电视剧,网络视听节目全部演员,嘉宾的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中成本的40%,主要演员片酬不得超过总片酬的70%。


很多人为之叫好,在他们心里,这就是眼见为实的 劫富济贫 ,至少,也是在行业内的打抱不平,仿佛,明星的片酬被削减后,那些砍掉的部分马上就能流入到苦兮兮的编剧、每天熬夜的后期和受人欺负的龙套演员手里,从此翻身农奴把歌唱,中国影视的质量也就会突飞猛进,制作水平提高,明星再不敢作威作福。



但是,这些欢呼的人有没有想过,目前明星的高片酬是由什么决定的?难道不是市场吗?一个人收入的本质是什么?是这个人创造的利润的返点。如果这些明星无法撑起这样的市场,就算他们漫天要价,难道真的能要得成吗?目前,中国影视行业靠什么收割观众?也就是说, 到底是戏大还是角儿大


不得不承认,当下还是角儿大过戏的,这很残酷,但是得承认,也就是说,你拍一部都是明星的脑残剧可以卖得出去,但拍一部都是素人出演的好故事,很难赚到钱,当下,一部影视剧靠的就是明星收割观众,你投拍了一部电影,观众也好,院线经理也罢,都会先想知道,到底有哪些明星,人们奔着这些张脸考虑排片多寡以及是否购票,你拍一部电视剧,作为采购方的电视台和网站也会先看看到底谁是领衔主演,能否构成话题,给自己带来流量,在意的还是明星的脸。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明星当然有资格要出高价,他们是这门注意力生意的焦点,焦点不得到最高的回报,谁还配得到?这难道不是市场经济最根本的要义吗?如果由于限薪,把焦点打掉了,结果更可能的这门注意力生意被慢慢凉掉,而不是变得更健康。



再说,权力部门对于公务员的薪金提出标准要求是合理的,但是对于完全依赖于市场的演艺行业提出限薪要求,就很奇怪了。众所周知,那些做出爆款游戏的程序员的年终奖动辄数千万,这是不是也需要限制一下?


你作为公司业绩最佳的销售,拿了五十万提成,这是不是也需要商务部出台个限薪令?市场经济搞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还有人那么乐于看到权力对市场进行规训?


我们的社会中有着众多不均衡,而在很多人心里,觉得解决不均衡的方法就是由权力进行限与控,比如,当房价高企,人们纷纷呼吁限价和限购,仿佛这样一来,那些高收入群体就被绝望地冻结在原地,而自己这些本分的穷苦人就自然而然可以以低价买到房子,但现实如何呢?


而回到影视行业也照样如此,你用行政手段限制了最高片酬,但是人家能创造的利润就明确地摆在那,那就不可能自愿降低个人收益,但高收益又违反政策规定,那么怎么办?


反而会催生出更多的阴阳合同,明面里签署一份两袖清风的,暗地里再补一份脑满肠肥的,这样一来更要偷税漏税。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把 一切都放在阳光下 ,光明正大地赚大钱,光明正大的依法纳税,光明正大地宣布,我是明星我就是富人,这难道不好吗?


为新晋鲜肉应援的少男少女们


好了,如果可以正大光明地炫耀这份职业,这又涉及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误导青少年盲目追星”的问题。


多年来,在中国追星一直被视为一种道德瑕疵,或者精神疾病,至少也是不务正业的证据,赵丽蓉和郭达甚至在春晚上用一个小品把追星族讽刺得体无完肤,而直到现在,我们一边花钱打投王菊和杨超越,一边却仍然说教着青少年不要追星。


无论怎么控制,青少年都一定是会追星的,这是生物本能,明星有着美丽的脸庞和身体,代表着一种快乐和丰富的可能性,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在青春期,追求美好,快乐与丰富,有什么问题?


青春期的孩子希望自己能被关注,能站在人们赞赏和艳羡的目光中,能变得美貌,能凭借才艺获得更好的生活,这应该被指责和嘲讽吗?


任何一个正常的人不会因为喜欢几个明星就荒废一生,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也不会因为少男少女去看几场演唱会就耽误了GDP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