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农产品
全线回调,其中饲料类调整比较明显,最近一个月以来,农产品走势比较萎靡。
美豆方面,
USDA
数据,截至11月26日当周,2020/21年度美豆周净销 40.69万吨低于前周,创本市场年度新低,本年度累计销售5234万吨为同期最高,去年同期为2594万吨,三年均值为2873万吨,进度为87.41%,是历史同期最快。
当周,对中国周净销47.69万吨,累计销售2967万吨,同期最高,去年同期961万吨,三年均值1026万吨。
南美方面,阿根廷布交所数据,截至12月2日,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预估保持1720万公顷,播种进度达48.2%,去年同期49.3%,五年均值51.4%,前周为39.3%。AgRural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11月26日,巴西大豆播种完成预计种植面积的87%,与此前一周相比增长6%,与去年同期持平。巴西大豆下周巴西南部持续阵雨,有利于大豆生长,但干旱给中部和北部大豆带来压力。周末中部和北部将迎来降雨。巴西大豆产量增减存在分歧,咨询机构Celeres将巴西大豆产量从1.3395亿吨下调至1.295亿吨,而咨询机构Datagro预计产量仍会达到1.3498亿吨,较去年增长7%。
中期来看,市场持续聚焦在美豆出口进度及南美生长季天气的炒作。因未来数月全球大豆依赖于美国出口,市场易于放大边际利多因素对盘面的刺激,油籽、油脂、双粕等进入普遍的牛市波动,弱势美元主导大宗商品牛市波动环境。但中国近两周频频取消美豆采购订单,引发芝加哥大豆高位获利抛盘,此时,南美迎来有利降雨,国内豆粕库存高企基差持续偏弱,粕类价格出现下行。
目前大豆进口供应充裕,压榨量大,而豆粕需求虽然一直在增长,但还略显宽松,主要是因为猪料以外的饲料需求增长不及预期。但长期而言,需求端的持续向好是肯定的,后期豆粕需求还将边际提速,豆粕长期继续看好。
虽然周度棉花价格回落,但整体看来,还是处于窄幅震荡走势,上下都有较大的阻力。
据USDA美棉出口周报数据显示,截至11月26日当周,2020/21美陆地棉周度签约6.3万吨,较前一周减21.7%,较前四周水平增32.7%,其中中国2.97万吨,越南1.04万吨;总签售223.76万吨,同比减6.6%;周出口装运量4.1万吨,较前一周减1.2%,较前四周水平减29.3%;累计出口装运量93.72万吨,同比增33.3%。整体美棉出口数据依然非常好。
印度新棉开始逐步上市,从10月1日到11月21日期间,累计上市量约为700万包,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00多万包,创10年来新高。自10月份以来,印度棉花公司已采购了约334万包棉花,其中12万包已在拍卖会上售出。2019/20年的库存没有进一步的销售报告,预计在340万包,每日拍卖底价在此期间保持不变。
国内方面,第一周储备棉新疆棉轮入竞买最高限价为14772元/吨,因内外棉价差未满足轮入条件,本周暂停储备棉轮入。按中央储备棉轮入价格公式计算,截至2020年12月3日,内外棉价差在2001元/吨,较前一日扩大69元/吨。价差仍不满足储备棉轮入启动条件。
现货市场,国内下游纺企40/60支纱线价格上涨200元/吨左右不等,下游接受度还可以,但是其他品种纱线价格持稳为主。当前家纺订单表现较好,而明年春秋服装订单仍然小于去年同期水平,纺企在棉花价格下跌后国产棉采购量有所增加,但是进口棉成交表现一般。本周美国的新疆棉禁令再次现身,但是市场表现相对平静,一方面是国内企业已有相应的应对策略,另一方面是拜登的当选或时候后期中美贸易关系发生改变。
目前的内外棉价差不支撑市场,同时暂时的需求疲软和套保压力继续施压,不过棉花中长期看,重心继续上移,建议关注回调后的买入机会。
棉花、白糖相对较强
豆粕上周大幅下行,认购隐波大涨,认沽隐波大跌,后市看涨情绪较高;
玉米价格下行,平值认购隐波上涨,认沽隐波下行,后市仍有较强做多动能;
棉花价格震荡下行,平值认购波动率大幅下行,认沽波动率大涨,后市震荡概率较大;
菜粕价格下行明显,波动率明显上涨,认购端隐波上行更为明显,后市看涨情绪较高;
白糖价格继续走低,平值认购波动率下行,平值认沽波动率上行,白糖后市或依旧易跌难涨。
统筹:靖熹 |
编辑: 刘建强 | 视效/音效: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