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角色:管理者从督导者变为指导者
磁性护理文化的实施首先要转变角色的概念,管理者由督导者向指导者角色进行转换。管理者通过完善与规范各种制度、流程、预案,并用多种方式进行公示,确保规范的可及性;护理部主任、总护士长通过“走动式”管理,广泛听取护士意见,帮助临床发现薄弱环节,指导改进;在高风险时段,医院安排护理查房,如节假日查房、夜查房等,帮助临床及时识别风险预警,杜绝风险事件的发生;医院组织专家现场开展专科护理质量改进工作坊,提升专科护理质量品质。
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执行魄力的变革型管理者,医院每年举办护士长及护理骨干规范化管理培训班2-3次;开展优秀护理管理案例实务分享会;病房采取标杆学习,年轻护士长与优秀护士长安排于同一病区进行跟班学习等。
变方式:人人参与 共享治理
医院采取“人人参与管理”的方式,实施共享治理模式,让每一位临床护士都能直接参与管理,共同推进医院发展和改善护理质量。为鼓励临床护理工作人员进言献策,对于被采纳的提案提交者院方会给予奖励。医院每年收到护士提案约400件、采纳比约占10%。提案被采纳后,护理部将其纳入年度计划中,进行详细的策划,制定相应的制度、实施方案、推广方式确保提案的落实。
变规划:为每位护士规划职业路径
通过制定职业进阶模式,帮助每位护士规划职业路径。医院于2010年设立了专科护士岗位,2016年设立了教学督导岗位。通过设立多样化的岗位需求,丰富了临床护士的专业发展道路和晋升途径,同时也提升了护士的自信心和工作积极性,稳定了护理队伍。
变结构:让护士参与决策
武汉同济医院为吸引优秀的护士代表和护理骨干加入,构建了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医院护理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与安全委员会、护理教学与科研委员会、护理培训与乐业委员会及护理创新与发展委员会均由护士代表、护理骨干、病区护士长、总护士长及护理部主任共同组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护士参与制度、流程、标准的决策,并参与护理质量指标的修订,以此来给予护士更多的专业自主性,从而改善临床专业实践和工作环境。
变能动:让护士主动参与质量指标检测
通过让护士主动参与质量指标的监测,充分发挥护士的能动与专业水平。医院设立了伤口造口等14个专业护理小组,推动护理的专业化发展。医院针对患者的需求在护理人文、护理流程、细节管理等方面实施一系列的举措,实行专利专案管理,最大程度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临床每位责任护士全程参与护理质量的监测与持续改进,不断提升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同时,医院将护理循证理念与创新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科研源于临床,回归临床,最终服务患者。
变环境:设立辅助岗 减轻护理人员负荷
为减轻在岗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避免人力不足导致的风险,医院设立了多个辅助岗位,帮助临床护理人员减轻工作负荷。一是成立资源护士库,应对临时性的护理人力资源缺编和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满足临床需求;二是设立支助中心,让护士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患者;三是启用助理护士,主要帮助责任护士开展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减轻了临床护士工作负荷。
同时,医院也会根据患者需求与护士工作感受调整排班模式。调整后的夜班模式减少了交接班环节,缩短了护士每班的工作时间,降低了护士的职业倦怠发生率。
此外,医院实行360°全方位绩效考核制度,全面推行岗位管理,竞聘上岗。医院自主研发了绩效考核网络平台,责任护士每日下班前使用自己的工号登录,上报每日护理量如静脉输液数、留置针穿刺数、抢救人次数等,每月自动总结个人工作量,计算绩效系数。护理部实施月考核及年度考核,将护士职称晋升评价指标与临床护理工作量、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挂钩,打破身份制,做到同工同酬。
成效显著
通过以上措施,院方为护士提供了和谐、舒心的环境,提升了护士的职业认可度,降低了护士的离职率。与此同时,护士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最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