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我们曾推荐过《伍迪·艾伦谈话录》,不了解的朋友可以看这里他用了三十八年时间,献给伍迪·艾伦的影迷一份厚礼。
伍迪·艾伦是世界影坛中最独特、最具魅力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别具一格,且拍摄速度之快、获奖数量之多,几乎无人能及。
但国内讨论伍迪·艾伦的书籍非常少,今天我们要隆重介绍的就是另一本关于这个幽默小老头的著作——《我心深处》。
《我心深处》 [美] 伍迪·艾伦 著 | 周欣祺 译
雅众文化 策划 | 新星出版社 出版
2016年12月出版
为什么要推荐同一个人的两本访谈录?它们有什么不同?
如果说前者是对伍迪·艾伦长达三十八年的流水式追踪采访,《我心深处》的访谈则出现在伍迪·艾伦每一个关键的创作时刻,是对他具体电影作品的深入探寻和灵感记录。
在此之前,还没有一本书能从《傻瓜入狱记》、《香蕉》这样的早期作品开始,以单部电影为单位,涵盖了《安妮·霍尔》《曼哈顿》《开罗紫玫瑰》等最伍迪·艾伦最具代表性作品台前幕后的故事,并针对电影的具体细节挨个进行探讨。
《傻瓜入狱记》(1969)
作者史提格·比约克曼是一位瑞典导演,也是作家、影评人,在与伍迪·艾伦共同开始这本传记的创作之前,他还著有《伯格曼论伯格曼》、《冯提尔论冯提尔》等书,并于2011年受伊莎贝拉·罗西里尼邀请,拍摄关于她母亲的纪录片——《英格丽·褒曼口述实录》。
史提格·比约克曼
凭借与形形色色影史传奇人物的长期接触,史提格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访谈方法。
他时常在片场与伍迪·艾伦展开即时对话,因此读者得以窥见这位电影大师处于创作过程中最真实的状态,捕捉他第一时间的灵感突现;史提格也曾在曼哈顿电影中心点上一杯咖啡,让老伍迪可以舒服地窝在软沙发里,随性漫谈他的下一部电影计划。
在外界眼中,伍迪·艾伦就是那个「怪异独行,对任何遭遇都表现出无可救药的神经质的人,那个自怜自艾、以近乎受虐的快感表现忧郁、固执、优柔寡断以及其他种种症状的人」,但史提格笔下的他无失公允,也充分展现了其根本的另一面:「一名自律的创作者和决策者,一个不断要求自己、对艺术和想象力决不妥协的严肃的自觉艺术家」。
本书的另一个珍贵之处,它的第二位作者即是伍迪·艾伦本人。
还有什么能比伍迪·艾伦自己的自述更加准确呢?
他具体、详细地谈论了从《傻瓜入狱记》(1969)到《好莱坞结局》(2002)期间,创作每一部电影作品时的心情、想法与灵感渊源。这个覆盖范围,完全容纳了伍迪·艾伦的黄金时代。
《好莱坞结局》(2002)
先来拜读两段:
我知道很多与我年纪相仿的人永远都没能从电影里面走出来,他们因而无法面对自己的生活。他们仍然活在五六十年代,无法理解为什么每一件事都与他们曾经信仰和希求的不一样,因此他们认为现实是虚假的,太残酷,太丑陋。当你坐在那些电影院里的时候,你真的相信一切都是真实的。你不会觉得那只是电影。
你会想,虽然我没有过上那样的生活,住在布鲁克林的破房子里,但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住着那样奢华的房子,他们骑马,和优雅的女人约会,晚上一起喝鸡尾酒,那只是另一种生活而已。随后这一点又被你从报纸上读到的那些过着电影般生活的人的故事所证实。其影响之深,令人难以自拔,我认识的很多人永远无法从这种影响中走出来。
——《呆头鹅》(节选)
二十五年来我没有读过任何一篇关于我电影的评论或任何关于我的文章。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什么都读,那是在我刚刚开始拍电影的时候,我常常去联美公司,他们那里有成叠的评论,我全部都读,大多数都是说好话的,但没过多久我就忍不住想:「真是疯了,堪萨斯州的评论和底特律的评论简直南辕北辙……」于是我发现最好还是不要读了。
——《解构爱情狂》(节选)
他从来不读任何关于自己的文章,不会让任何公众舆论影响到他的工作,即使在与米亚·法罗的分手新闻爆出时,伍迪·艾伦仍愿意邀请她出演《曼哈顿谋杀案》。当他提出这个念头时,整个工作团队无人响应,甚至认为他疯了,这种场景无疑是他「戏剧性」性格的一个肖像。
米亚·法罗与伍迪·艾伦
他也毫不讳言,相隔八年,《安妮·霍尔》才是他1969年从影以来迈向成熟导演之路的第一步。从这部电影开始,他使用一种再也没有更换过的最便宜、简洁的片头字体(Winsor);也是这期间,他认识了戈登·威利斯——《教父》的摄影师,学到摄影、打光的技巧,对他来说这是「一次所有层面上的真正的转折」。
《安妮·霍尔》(1977)
去年末,伍迪·艾伦与亚马逊影业合作的剧集《六场危事》刚刚播出,和凯特·温斯莱特、贾斯汀·汀布莱克合作的未定名影片也已在热拍。
新片上映前,让我们先来重温经典,也看看伍迪·艾伦怎样在好莱坞体制内拍摄电影,与制片人、投资商抗争周旋,他的感情纠葛、他的私生活……这些更人性化的材料,也是对《伍迪·艾伦谈话录》的有趣补充。
《六场危事》(2016)
即使伍迪·艾伦不拍电影了,就凭他的写作功底,也完全称得上是「全世界最有趣的人」,要想看看他脑袋里都有些什么天马行空的东西,这些访谈与自述一定能够给出你满意的答案。毕竟他是导演里最会写段子的,对吧?
与此同时,《我心深处》与你一道回忆那些塑造了伍迪·艾伦的重要时刻,用「闪回」的方式重现每一部电影的台前幕后。喜剧的笑声终将烟消云散,而自律的创作者永远闪光。他的摄入与产出,他的传承与叛逆,他的思考与「偷懒」……都一一娓娓道来。这也是他诙谐金句背后,又认真又可爱的一面:
- 导演的作品反映着他的节奏以及新陈代谢。
- 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读过弗洛伊德,我也读过一些精神疾病方面的著作,但我从来都不想成为医生,我很乐意当一名病人。
- 我想不出有任何一部喜剧能够超越《白酋长》,而且最令人惊讶的是,这部电影的剧作者之一是安东尼奥尼,你压根儿猜不到是他,因为他是那么严肃的一个人。
- 我对卓别林本人感兴趣,因为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滑稽的人,他的幽默、搞怪和真诚都无与伦比。我不觉得巴斯特·基顿有多滑稽,他的电影固然是上乘的大师之作,是经过精心设计、天衣无缝的,但他本人无法引我发笑。相反,当卓别林走在街上,他身上就有一种恶作剧的感觉, 只要他粘上那撮胡子,就仿佛换了一个人。相比之下,基顿则无法激起类似的感觉。
补全伍迪·艾伦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这本书是至关重要的那块拼图。
长按二维码进入虹膜专属购买地址,还可享受九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