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纯属虚构 案件确有发生
(一)
我叫CC,今年25岁,在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我非常依赖手机,因为只要睁开眼睛,它就在帮我解决问题。
今天吃什么,它会找到最火的网红店。今天看什么,它会筛选出高分电影。今天买什么,它会推送正合心意的商品。今天聊什么,它会给到各种明星八卦和热搜。
手机在手天下我有,耳机一戴谁也不爱。
每个网瘾少年少女都有钟情的一款应用,我的是网易云音乐。
五年来累积听歌12756首。
是的,我就是那个白天咬紧了牙关一定要漂亮,夜深人静就开始反复播放老歌、回忆过去、玻璃心到不行的普通女人。
有一天,我过得真的特别不顺。
明明起了个大早却偏偏遇上堵车,上班迟到;明明做好了规划却遇上突发工作,场面一度失控;明明累个半死才交稿,结果直接被“毙”;好不容易到小区门口,本以为可以舒舒服服吃个麻辣烫,好嘛刚端起来就手滑,牛油洒一身。
成年人的情绪真的挺像香水裹着蒜臭,很复杂,需要有啥戳破了才能爆发。习惯性打开音乐,播放器刚好推来《被遗忘的时光》,瞬间扛不住了鼻脓口水糊一脸。
“太难了!生活太难了!都TMD快过年了!”
痛哭流涕写下这条评论:
没想到一条简单的留言却引来一把尖刀。
(二)
评论发布没过几天,我突然收到这样一条私信。
不要小看这种矫情话,人孤单久了就特别吃这一套,女人感性起来更是如此。当时看到这两句,就觉得特别戳心,直接点进对方的主页看。
挺现实的,要不是他长得好,拍的照片也挺高大上的我根本不会回他的消息。
我回了一句“谢谢”,没想到这就是滑落圈套的第一步。
当晚他就回我的消息了,只是一个酷酷笑着的表情,简单不油腻,再有印象分加持很快就互相关注起来。
他叫KK,在一家公关公司(维护企业和公众人物形象的公司)做项目经理,我们算是同行。
我是一个非常急躁的人,他刚好相反。之后每次分享动态,他都会点赞评论,开心的时候陪着开心,不开心的时候送上鼓励。不能说百分之百的文艺女孩都喜欢“今晚月色很美这种话”,但我刚好就信。
他越是不着急,我就越是喜欢。
就这样互相点赞评论了半个多月,他问我要了微信。我当时直接高兴到在公交车上笑出声来,一个人在外漂泊撑太久了,突然有一个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异性嘘寒问暖。
心动,这就是我滑入圈套的第二步。
加上微信后,我们聊得更多了。他的生活丰富多彩,基本上每天都在和各种名流、明星打交道。喜欢一个人本来就很容易自卑,加上圈层不同,他的光环就更加耀眼。
有一次我们说到某个明星团队炒作的稿件,他以保密为理由要我下载一个叫BX的聊天软件。
有很多类似软件 平台没有问题 关键是如何使用
用这个软件可以匿名聊天也可以双向撤回,相当于阅后即焚,非常的私密。
共享秘密的刺激感又加深了我们的交流,因为聊天记录不会留底,他说的话也就越来越暧昧,不断试探我的界限。
挺好的,我以为我恋爱了。
(三)
聊了有一个月,他表白了,挺简单的。
异地恋,只是视频和语音过,我就同意了。这不是什么年纪小、阅历浅,不是什么脑子没过弯、好骗,更不是什么一时冲动、发昏。
我喜欢他,所以相信他。
当他在说搞副业,存钱做个财务自由的女人为自己做打算时,我想的是存下这笔钱去他在的城市。
刚开始实习那会儿连PPT都做不好,每个月能拿2000元,存得下500元,到现在可以跟着团队拿项目,靠实力一步一步往前走,每个月能存下1500元,到今年为止存款有四万七。
他让我下载一个平台,买虚拟货币再卖出。
拿着有且仅有的四万七试图大赚一笔,再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寻找根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随时做好抛弃和被抛弃的准备。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说,太蠢了。但是在“文艺女孩”心中,这是浪漫。
我戴着耳机听情歌,就像是刚学走路,他怎么说我就怎么做。跟着他一起买进卖出,互发交易截图。
第一次投入了2000元,结果因为买入的时机错了全亏,他直接帮我在平台充值了2000元,这也是我更加相信他的理由。
赚的时候开心是双倍的,亏的时候可以一起分担。
就这样从千元到万元,不知不觉所有的存款就进去了。明明可以停下来的,但是尝过一晚上就能赚几千的快感,又怎么可能甘心过那种拼死拼活的日子呢?明明可以停下来的,但是有了对未来的念想,又怎么可能说放手就放手?明明可以停下来的,但是耳边有甜言蜜语,又有可以套现的办法。
怎么停?
投入虚拟平台的钱变成了数字,只有上涨和下跌之分,等到人完全麻木的时候资金因为操作不当冻结了。
要取出必须往里充钱,十万,二十万,三十万,越冲越急,越急越乱。借完网贷平台又开始借亲朋好友,直到满身的窟窿再也堵不上,最后一滴血流干。
KK消失了。
回过神来我坐在屋里哭,看着爸妈满面憔悴帮忙还债。
骗子早就写好了剧本,“情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磨刀,等着你因为贪、嗔、痴、恨掉入网中,再以爱之名放血。
我叫CC,一个杀猪盘受害者,负债69万。
一切,只是因为我在网易云音乐写了一条评论。
1、犯罪分子诱导受害人下载BX聊天软件,使用这个应用聊天,所有对话的内容都会受到程序的加密和保护,必要时可以双向撤回。也就是说,受害人很难存留截图的证据。
2、我们说到的许多案例中,骗子大多数潜伏在SOXL、百X网、世纪X缘等恋爱社交平台,这次骗子是从网易的一条评论中瞄准了受害人。可见,犯罪团伙的“狩猎”范围更广了。
1、骗子躲在虚假的身份背后,对外使用的电话、社交账号、图片等多为网上下载和套用。
2、而顺着这些信息查到最后,我们会发现犯罪分子多窝藏于东南亚地区,国家公安机关和网络安全人员需要联络境外的相关机构,做出充分的部署才能执行任务,是为牵一发而动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