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催化进展
分享催化领域的点点滴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催化进展

北京交通大学王熙&浙江大学姚思宇&过程工程所郭旸旸&太原理工大学李文林 Angew:反应驱动重构以实现稳定钴-沸石丙烷脱氢催化剂

催化进展  · 公众号  ·  · 2025-03-23 15:2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第一作者: Qiang Liu

通讯作者:王熙、姚思宇、郭旸旸、李文林

通讯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研究背景和内容

钴基催化剂已成为铂基和铬基丙烷脱氢( PDH )催化剂的良好替代品。然而,控制 Co 的分布和获得稳定的活性中心仍然是一个挑战。

在这里,作者报告了在 PDH 过程中,纯二氧化硅 MFI 沸石( S-1 )内的金属钴( Co 0 )在反应驱动下重建成硅醇巢内的 CoO x 团簇,从而产生高效和持久的性能。

研究要点


要点 1. 本文报道了一种采用改良浸渍法合成的耐用钴沸石( Co- 沸石)催化剂。优化后的催化剂( 1.5Co/S-1 )表现出显著的稳定性,在 520 ℃的连续 PDH 550 ℃的连续再生 PDH 中,分别保持 23.9 17.2 mmmol C3H6 g cat -1 h -1 的高 STY 值超过 170 小时和 260 小时。

要点 2 . 综合表征表明,硅烷醇巢的动态演化过程有效地捕获和稳定了 S-1 沸石中的 Co 0 物种,从而促进了 PDH 过程中 CoO x 簇的动态形成。作者还证明了由这种独特的锚定策略形成的稳定的 Co-O 活性中心通过抑制焦炭的形成和促进丙烷的有效脱氢来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

1 (a) xCo/S-1 合成示意图。 (b) S-1 分子筛的 iDPC-STEM 图像; b1 c1 分别是 b c 中沿红色框架的强度分布图。( c, e 1.5Co/S-1 催化剂沿不同晶体取向的 iDPC-STEM 图像。 (d) 1.5Co/S-1 催化剂的 HAADF-STEM 图像和能量色散 x 射线( EDX )元素图。

2 (a) 加氢 1h 1.5Co/S-1 Co- 沸石)催化剂和 Co NPs/S-1 催化剂的 PDH 性能。反应条件:催化剂 0.15 g, 550 ℃, C 3 H 8 /N 2 = 1/4, WHSV = 1.5 h -1 (b) 1.5Co/S-1 催化剂和代表性 Co 基催化剂丙烯 STY 随制程时间的变化比较。详细的反应条件和催化结果见表 S3 (c) 未经氢处理的 xCo/S-1 PDH 性能。反应条件:催化剂 0.15 g, 550 ℃, C 3 H 8 : N 2 = 1:4 ,流速 10 mL min -1 (d) 1.5Co/S-1 催化剂加氢处理不同时间后的 PDH 性能。 (e) 1.5Co/S-1 催化剂长期 PDH 稳定性试验。反应条件:催化剂 0.15 g, 520 ℃, C 3 H 8 /N 2 = 60%:40%, WHSV = 4.5 h -1

参考文献: Qiang Liu, Yongbin Yao, Junmeng Li . et al. Stable Cobalt-Zeolite Propane-Dehydrogenation Catalysts Enabled by Reaction-Driven Reconstruction . Angew . (202 5 ).

文献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505628

以上内容,如有误读 和纰漏,敬请指

往期推荐
  1. 清华大学刘会娟Nat.Nanotechnol.:高效零排放——FRER-ED净化水资源!
  2. 汪国雄Advanced Materials:富羟基KIr4O8纳米线促进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析氧反应!

  3. 施剑林/陈立松等最新EES:PtAu 合金化调节羟基和底物吸附用于甘油电氧化生成 C3 产物

  4. Nat Commun:甲醇合成催化中CuZn表面气敏结构的可视化

  5. 复旦大学郭佳JACS:具有增强光电性能的手性共价有机骨架膜!

  6. 陈经广Angew:通过与乙烷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纳米管!

  7. 郑耿锋/韩庆/钱林平JACS:电子离域赋能——Cu═N催化提升乙醇产量!

  8. 何冠杰/杨学林/秦家千Angew:高可逆锌阳极钨酸锌界面层的原位超快构建!

  9. 支春义/杨涛/郭瑛最新Angew:高熵合金助力硝酸盐还原制氨!

  10. 郭万林/仇虎JACS:沸石纳米管阵列膜对二甲苯异构体的快速分离!
催化学术交流群, 文献速递
请添加小编微信

如需转载或合作,请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17739779903(微信同)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1.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催化进展填加为

星标

,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

在看

”,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每日的推文!

2.催化进展现有 综合群、电催化交流群、同步辐射交流群、文献交流互助群、各研究领域群等近20余个 ,欢迎大家加小编微信,我们会尽快拉您进入对应的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