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好几天不拉便便,很多妈妈就会开始担心,宝宝是不是便秘呀,要去医院吗?其实,宝宝不拉臭臭,还要区分到底是便秘还是攒肚?下面各位妈妈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宝宝攒肚和便秘的相关知识,请对号入座哦。
攒肚一般在宝宝两三个月的时候出现,实际上它是指宝宝大便规律的改变。
一般在两三个月时,一些宝宝的排便规律会由原来的一天2~6次改变为两三天一次,甚至于7天一次。
而在这期间,宝宝进食、睡眠正常,无明显哭闹,体重增长也正常,大便形态也是正常的稀糊状。
攒肚一般会持续到宝宝开始添加辅食阶段从两三个月开始,一直到添加辅食(4~6个月),宝宝都会维持这个排便规律。添加辅食以后,宝宝的便便又会多起来,由原来的几天一次,变成一天一次或者一天两次。
出现攒肚子的婴儿多为母乳喂养的宝宝,有的宝宝满月以后开始攒肚子,这是因为宝宝在满月后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后,对母乳能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的一种常见现象。
攒肚期间,父母不必给予“宝宝”特别护理很多父母看着宝宝好几天不便便,内心会非常焦虑。
实际上“攒肚”是宝宝生长发育的正常阶段,
这个过程不会给宝宝带来不舒服的感觉,所以父母不必担心宝宝会因此而“受罪”。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当宝宝出现攒肚的情况,就表示母乳的喂养量刚好或者是略有不足的情况,所以应及时将宝宝便便次数调整到理想状态(一般在一天1~2次),以保证宝宝在婴儿期快速新陈代谢的需求。
1、便便的形状
攒肚:宝宝只是便便的次数减少,但便便的性状依然是稀糊状,因此宝宝排便时不费劲。
便秘:宝宝的便便比较干、硬,所以排便时会比较费劲,有时候能把脸憋红。
2、精神状态
攒肚:宝宝的精神状态、食量、睡眠等一切表现都如常;
便秘:宝宝可能还会出现睡眠不稳、便便时容易哭闹、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
3、发生时间
攒肚:只发生在宝宝2~6个月;
便秘:在哪个阶段都可能发生;
总的来说,只要宝宝排便不干结、不难受,精神状态好,那么就很有可能是攒肚了,妈妈无需太过担心。
1、定时把大便
。因攒肚现象一般在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所以在此时训练孩子定时大便(如每天早、晚把大便)让孩子很早就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
(1)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2)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帮助宝宝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3、增加奶量。
如果孩子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是因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么可以及时给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宝宝已经4个多月了,还可以添加一点大米汤,就能较好的改善大便的状况;
4、刺激肛门排便。
每天两次在宝宝吃奶后20—30分钟左右,用油质外用药(如金霉素软膏)涂在宝宝肛门口,垫上软纸,轻轻推按肛门,慢慢做10次。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用消毒棉签蘸上植物油,轻轻伸到宝宝肛门口处,也可引起直肠的排便。
● 宝宝很容易得便秘,很多家长都找不到原因对症下药,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四点:
✦ 吃辅食不适应导致便秘;
✦ 缺乏良好的排便习惯;
✦ 受精神因素的影响;
✦ 肠道功能失常的原因。
具体如何治疗呢?妈妈们可参见下列三个方法:
步骤一:
按摩时,一只手提起宝宝双腿向下压,使宝宝形成蹲的感觉;
步骤二:
另一只手在宝宝肚子上顺时针揉肚子,可以有效的促使宝宝排便避免便秘。
PS:
不要以为按的时间越长、次数越多越好,妈妈们应该每天固定一个时间给宝宝按摩,时间也不宜过长。
①.
可吃一些
含纤维素的食物。
添加辅食了的宝宝,推荐妈妈给宝宝的辅食里加入一些含丰富纤维素的食物,比如绿叶菜,可以有效的帮助婴儿预防便秘。但注意在烹饪过程中尽量避免长时间蒸煮及搅碎。
建议:绿叶菜焯水后切成小粒即可。
②. 给宝宝服用益生菌。
给宝宝补充益生菌可有效缓解便秘,妈妈们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益生菌~
PS:
有的妈妈会问:蜂蜜和香蕉真的可以治疗便秘吗?
●
其实蜂蜜可以治疗便秘,比较安全,但效果非常有限,而且
1岁以内的宝宝不能吃蜂蜜
。而香蕉治疗便秘这个做法可是一个谣言哦,因为香蕉不仅不能治便秘,反而吃了生香蕉可能加重便秘症状,生香蕉中的
鞣酸成分
具有非常强的收敛作用,从而造成便秘。
●
缓解便秘,我们推荐给宝宝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和水果,可以加速肠道蠕动,
比如火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