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花儿小草
专注于0-3岁宝宝的喂养与教育,认真研习育儿用品,分享育儿心经,一起努力成为更好的父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个妈妈六个娃  ·  带孩子出国旅行,没想到这种事儿让我碰上了 ·  10 小时前  
常青藤爸爸  ·  新学期,护脊书包让孩子 “轻” 装上阵! ·  2 天前  
三个妈妈六个娃  ·  女性40岁之后会有的变化,这一条很多人都中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花儿小草

“我只是个孩子”10岁男孩句句戳心!听完爸妈都流泪……

花儿小草  · 公众号  · 育儿  · 2018-08-14 20:00

正文

来源:天天实践(ID:ttsj2018)


我前不久听到一首歌,一位10岁男孩创作的《我只是个孩子啊》。


歌词很简单,却很真实的反应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隔壁邻居小明,期末又考了第一


王大妈的孙女,钢琴她过了十级


我爸战友的儿子,一口流利的英语


我妈同事的女儿,有深厚的舞蹈功底


听到这些声音,我只能默默无语


……


我只是个孩子啊,我不想和别人比。”

🔼 歌词大概


这是一个10岁孩子的心声,究竟是谁让年仅10岁的他承受着这么大 的压力?


是父母!


是父母的一次次比较!



1


陈彤和丈夫都是城关中学的老师,她们家可谓是书香门第。


提起教育孩子她们夫妻头头是道,身为老师的他们这方面是专家, 经常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心得。可在自己儿子小军身上,却也遇到了 不少问题。


这天她坐在沙发上,手上则拿着小军上次期末考试的成绩单,而小 军则是低着头站在一旁,这是每次考试之后的例行公事。


陈彤看着成绩单上的分数,眉头凝着化不开的愁绪: “学校王老师 的女儿和你一个班,她次次都考第一,你怎么连班级前十都进不去 ?”


小军听到这话,一言不发,头低得更深了。这样的话在他上学这五 年里经常听到,不是和王老师的女儿比,就是和刘主任的儿子比。 他每听一遍,心上都好像压着一块石头,让他喘不过气来。


虽然他很努力,成绩也有提升,可是在尖子班里想要一次提升几个名次 实在很难。


其实,这样的情况太常见了,90%的家长都很注重孩子的成绩。也免不 了会用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家小孩来做比较。


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激励,给孩子一个目标,让孩子学习更有动力。 可是却也正因为如此,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感受。


实际上, 家长看待孩子的教育应该全面,就算是比较,也不应该只是看到和 别人家孩子之间的差距,也应该看到孩子的进步。


就如同小军的经历,他 的成绩比以前是有进步的,这个时候陈彤更应该给予正向的鼓励,而不是 用和别人的差距来比较,这样很可能会打压孩子的积极性。



2


李梓有一个调皮的儿子,现在已经上四 年级,依旧不让她放心。


今年暑假,她带着儿子瑞瑞回娘家探亲,却不料刚到没多久,瑞瑞就将表妹刚买的学习 机抢过来玩,结果摔坏了。


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她很生气,立刻让瑞瑞道歉,同时教育起来: “你已经四年级了,怎么还是这么不懂事。隔壁刘姐的儿子比你还 小一岁,他都会帮妈妈做家务了,你却只知道搞破坏。”


“我又不是故意的, 你能不能不要每次都拿别人家的孩子和我比? ”瑞瑞眼泪汪汪,却是忍不住顶嘴。


家长有这样攀比孩子的想法,很多时候就是在给孩子压力 ,尤其在叛逆 期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压力很可能会让他越来越不听话。


实际上, 这个时候家长更需要的是一颗平常心 。每个孩子都会有不足的地 方,在孩子犯错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并不是训斥和责备,更不是用别 人家的孩子来做比较,而是平和的跟孩子沟通,让他主动认识到错 误的理由。


只有时刻保持着平常心,从心底深处杜绝和别人家孩子比较的心态 ,才能让孩子快乐成长。


3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习惯,在拿我们和别人做比较时,总喜欢拿我们 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而在攀比孩子的事情上,却偏偏喜欢拿自 家孩子的短处跟别人孩子的长处比较。


这可能是一种望子成龙的心态,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各方面 都比别人优秀。


正是因为带着这样的想法,于是有了时刻比较的习惯。 并且当结果不满意时,家长总会忍不住告诉孩子,希望孩子在以后能够超 过别人家的孩子。


却不知道,你的这一番“比较”,正好戳中了孩子的软肋。 人无完人,更别说是一个各方面都在成长中的孩子了。


你想要孩子 那么完美,各方面都比别人强,现实吗?


当然不现实!


这时候,我们必须接受和承认一点,那就是孩子之间是有差异的, 但这未必就是差距。


比如: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他们平时没有太多的娱乐,足球篮球是 他们经常接触的,而另外一个富足家庭,孩子从小接触钢琴,大提 琴等等。他们之间比才艺,自然是后者更甚一筹,比运动恐怕就是前者 更加出色。


所以, 我们首先承认孩子之间有差异,然后再帮助孩子取长补短, 而不是一味的盯着别人的长处来比较, 而应该赏识自家孩子本身的 长处,同时在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给予肯定和鼓励。


只要孩子努力了,家长就不需要对孩子提出太苛刻的要求。


4


丁俊晖是中国首个斯诺克亚洲锦标赛冠军,也是中国第一个台球世 界冠军。


而在他8岁的时候,第一次玩台球,对台球有着强烈的兴趣,并且表 现出不错的天赋。


当时,丁父问: “你喜欢打台球吗?”


“喜欢。”


听到丁俊晖干脆的回答,丁的父母便支持了他的这一爱好,甚至为此 还卖掉了房子,后来更是陪着孩子辗转各地参加比赛。


如果不是丁俊辉父母的支持,就没有后来的台球世界冠军,而 这一切皆 因为父母懂得尊重孩子的兴趣。


而现在许多家长却很容易忽视这一点,我就经常听到有家长说: 那谁家的女儿跳舞真好看,我也想让女儿去学舞蹈。那谁家的儿子钢琴过了十级,得了大奖,我也要让孩子去学钢琴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