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东消委会
广东消费者委员会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自1988年成立以来依法开展对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指导消费者科学合理消费,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为广东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广东消委会

消协发布婚介服务消费警示:选择机构别随便,资质口碑要查询

广东消委会  · 公众号  ·  · 2025-02-26 17:3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高学历、高收入、高颜值”“包领证、包满意、包成功”……当前,通过婚介机构寻找伴侣已成为不少适龄青年的选择,然而,一些不良婚介机构往往通过制造焦虑、虚假宣传、婚托、不履行合同约定等手段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近日

消费者协会

发布消费警示

提醒广大消费者勿轻信虚假宣传

避免掉入消费陷阱

image.png

(授权图片)


为了促使客户签约,一些不良婚介机构常常刻意强调年龄、生育等因素,或根据学历、职业等人为制造焦虑,加剧消费者对婚介机构的依赖,从而落入婚介机构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消费者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婚介服务只是增加了自己与异性认识的机会,良好品行、自身能力、沟通技巧等才是觅得佳偶的基础。

部分婚介机构在接待消费者时,往往会宣传其拥有庞大的会员资源库,其中不乏高学历、高收入、高颜值的优质会员。他们还会通过大量成功配对、美满婚姻的案例来证明服务的有效性,甚至作出“包领证、包满意、包成功”承诺。但实际上,所谓的优质会员可能存在信息不实或数量夸大的情况,甚至有些公司会包装一些婚托与消费者见面,而喜结连理的案例也往往难以证伪。

在选择婚介机构时 ,务必查看其是否具备合法的经营资质,如营业执照等相关证照,经营范围应明确包含婚姻介绍服务项目。正规的婚介机构通常会将证照悬挂在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消费者可要求查看原件以核实真伪。此外,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婚介机构的信誉情况,例如向身边有过婚介服务消费经历的亲友咨询,或在互联网上搜索机构名称,查看是否有消费者投诉或负面评价。

在接受婚介服务前 ,消费者应该认真阅读婚介机构提供的合同内容,应包含服务内容、服务期限、收费标准及方式、退费条件及流程等重要条款;对于口头约定的介绍对象数量、质量标准(如学历、年龄、职业等)、安排见面次数等服务内容,要以书面形式写入合同条款中,避免口头约定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纠纷隐患。消费者要注意保留与婚介机构沟通交流的各种证据,如合同文本、聊天记录、通话录音、付费凭证等。

消协秘书长李大顺提醒,消费者如果在婚介服务消费过程中与婚介机构发生纠纷,应及时与其进行沟通协商,如协商无果,可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投诉,或前往当地消协组织寻求帮助。



END

来源 | 中国消费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