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登录央视《国家宝藏》节目,其守护人许凯所演绎的国宝“前世传奇”受到了舆论的高度关注,也让白鹤梁题刻这一流传千年的国宝再一次走进大众的视野。为了回馈广大观众对白鹤梁题刻的热情,进一步做好白鹤梁题刻文化的展示和传播,我馆将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带您去漫阅白鹤梁。
重庆热,是物理意义上的热,也是网络热度上的热。作为热门旅游城市,全国闻名的网红城市,重庆再热的天气也阻止不了大家打卡重庆的热情。人们到重庆打卡轻轨穿楼的李子坝,灯火通明的洪崖洞,新奇潮流的鹅岭二厂……在重庆进行着一场City Walk(城市漫游),用双脚探索、用双眼观察,进行一场城市调研,亲自感知重庆这个城市的文化和特质。
现在的人们爱到重庆打卡,而古人也爱到重庆打卡,位于重庆涪陵的白鹤梁题刻就是古人打卡留下的痕迹。今人拍照录像记录瞬间的场景,古人则刻石题名留下长远的记录。
白鹤梁题刻位于涪陵城北的长江干流中,上面题刻有文字186段,石鱼13组18尾等图像。题刻内容丰富多彩,包含了水文记录、丰收祈愿、游记题名等种种内容。
其中,记录打卡旅游的行为,“观石鱼题名”、与友人“同观石鱼”在当时成为了一种社交活动流行。“观石鱼之兆年,拂涪翁之遗迹,亦一时胜游也。”因此,在白鹤梁存在的1200年里,打卡的人络绎不绝。
在众多的打卡留名中,最有名的便是黄庭坚的题记。“元符庚辰,涪翁来”。简简单单7个字,只有时间姓名,与我们现代人的“到此一游+姓名”何其相似。
黄庭坚题刻
多如繁星的题刻中,一些人反复到来参观,留下姓名,而次数最多的是一个叫“孙伯达”的人,他交友广泛,呼朋唤友的来了四次,老友饮酒作诗的乐趣未尽,便又有新友前来相聚,每次都有一堆人作伴。按现在的话来说,可谓是一个顶顶厉害的社牛,在1125年、1129年这两年与好友刘大全、周受卿来了四次。在展览中我们也将这个社牛与友同行留下的题刻展览出来了,按时间排序分别是“毋丘兼孺题刻”、“陈似题记”、“文悦题记”、“刘公亨等题记”。去的次数多了,他所题刻内容的画风也逐渐随性,由游玩的简单记述到只有时间姓名。
陈似题记
与朋友出行是快乐的,与友同游的打卡是一件乐事。多次打卡游玩说不定是被白鹤梁题刻美丽的外表和深厚的内涵所深深吸引。
白鹤梁题刻内容丰富,且接地气,古时名胜建筑上的题刻留名,多是些文人墨客,风流人物留下,而白鹤梁却与众不同,人人都可来,人人都可题,它矗立在奔涌的长江水中,为所有人敞开了胸怀,因此白鹤梁题刻上折射出了川渝地区松弛悠闲的生活环境与历史厚重的人文氛围。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将在7月27号开展白鹤梁题刻的专题展览,“1200年那些事,打卡白鹤梁,话题知多少?”大家可以在白鹤梁题刻的文字中,一窥当时川渝地区人们的随心所欲,轻松自在的风貌。
展览时间:2024年7月27日——2024年10月7日
展览地点: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楼临时展厅C
展出形式: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