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们精心打造每一篇文章,只为您的每一次阅读都有价值!
又到了年终岁杪之际,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都要在迎接农历新年的时候请善于书法的人书写并张贴春联,期盼幸福吉祥的一年。在古代社会,皇帝的家族也会遵照这个传统习俗,谁会有这个荣幸能把自己的墨宝彰显在帝王家的门口呢?
一般民间的住宅最多也就几进院落,所以春联的数量屈指可数。但是作为皇权象征的紫禁城,据说有九千多间房屋,即便只有主要的房屋帖春联至少也得一千多幅。
如此浩大的工程,肯定不会是几个人能够完成的。皇帝因此把这项重任交付给了翰林院。翰林院自从唐朝就开始设置,主要是文化人扎堆的地方。在科举考试中选拔的优秀人才,都会集中到翰林院,有一定能力的人任命为“翰林学士”。
这些“翰林学士”专门负责为皇帝起草政令、编修国史等等,所以这些人的书法功力上乘,而且是受到皇帝首肯的。
梁诗正是乾隆时期重要官员,他经常随同乾隆出巡,当时许多圣谕的起草工作都是经由其手。梁诗正书法以工整的楷书和行书为主,主要学习唐朝的柳公权、颜真卿和元代赵孟頫,所以从中能看出他的稳健和端庄。
梁诗正在雍正时就是重臣,雍正曾经命梁诗正在上书房教乾隆写大字。写字的时候梁诗正的袖子不小心蘸到了墨,于是雍正就让乾隆拽着梁诗正的袖子。
乾隆因此对梁诗正非常敬重,登基后就把他当做御用写手。紫禁城中许多重要宫殿如乾清宫、养心殿中都留有他的墨迹。不仅如此,乾隆收藏的众多古代书画,也命梁诗正书写题跋。
梁诗正的书法代表了清代皇家的富贵和典雅,有人称他的行书是“清代最美的行书。”当代书法家启功先生曾经多次谈到梁诗正的书法,对他推崇有加,两人的书法都有着相似之处。
于敏中也是一位为清代皇家书写春联的写手。于敏中出身名门望族,小时候母亲的严教令他有着良好的学识修养,才能让他成为乾隆朝著名的文人、书法家,而且位极人臣。当时的许多诰命、制敕、章典等重要文字,大多出自他的手笔。
乾隆一生喜好作诗,据记载他一共留下几万首诗作。有一次他即兴赋诗,命于敏中在一旁记录。当乾隆诵读结束,于敏中随即书写完成而且一字不差。有着如此惊人的功力,于敏中当然也被乾隆圈点为皇家御用写手。
清代宫廷春联一般在腊月张贴,二月时就会取下废弃。但是有的书法写得让乾隆十分青睐,所以他舍不得丢弃它们,就命令收集起来。另外还让于敏中选择最佳者临摹,并且装订成册便于欣赏。
乾隆作为一位喜好舞文弄墨的帝王,所到之处留下了无数的墨迹。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多幅乾隆御笔手书的春联,他不但给自己家写,还会赠予亲信大臣。
1740年腊月月底,眼看就要过年了,张照为宫廷写好了春联,乾隆龙心大悦于是亲自书写了“春送来一门吉庆,天赐与两字平安”的春联,赐予张照。能得到皇帝的御笔春联,这可以说是无上的荣耀了,不过估计张照也不敢张贴在自己家门,应该会恭恭敬敬的供奉在祖先的祠堂中。
乾隆喜好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民间留下了他与春联的故事。据说一年年底他在京城暗访,当他看到一家店铺还没有张贴春联,就好奇地上前询问老板。老板叹气道:“生意不好,还帖什么春联!”乾隆于是提笔便给店家写了一副春联,并且说:“你的生意一定会好的!”这件事后来引人猜测,京城人纷纷登门观看这幅春联,店家的生意果然兴隆。
清代宫廷春联其书法艺术端庄、典雅,而且透露出年节的喜庆色彩。更为可贵的是,其中的文字是皇帝、文臣们根据典故而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反观当下的春联,千篇一律好像只是一些客套的祝福语。我们提笔书写春联时,应该学习古人自创出具有文化内涵的诗句。当人们经过时欣赏之余,一定会深深为之叹服!
-END-
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下载瀚墨云桥APP 观看名师课程
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入公众号粉丝大本营-官方互动群
结识书画好友
每日获取书画精品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