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会计视野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网站。是了解会计、审计、税务、评估等相关专业领域的最佳网站之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马靖昊说会计  ·  一个家其实就是一套财报 ·  22 小时前  
马靖昊说会计  ·  货币资金造假:胆大包天的财务“魔术” ·  昨天  
会计雅苑  ·  天职国际恢复证券业务资格 ·  2 天前  
python自留地  ·  1个月存100元,1年1200元,大约83年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会计视野

优秀的背后,都藏着这三个规律

中国会计视野  · 公众号  · 财务  · 2019-09-24 07:23

正文

来源 | 人民论坛网(rmltwz)


很多时候,
我们只看到了别人优秀的样子,
却往往忽略了他们付出了
近乎自虐般的努力。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不久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又一次占据了各大新闻头条版面,她带领团队取得了青蒿素的新突破,也因此震惊了医学界。

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他们经过多年攻坚,如今终于有了新的发展。


成功的背后,却藏着不为人知而又艰苦的研究历程。


上世纪60年代,疟疾肆虐中国,屠呦呦所在的单位立即响应号召,那一年,屠呦呦39岁。


屠呦呦带着研究员,4年时间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那一年,屠呦呦43岁。


在古医书中找到一条药方,但欣喜地进行临床试验时,结果又是失败,那一年,屠呦呦已年过半百。


制取出青蒿提取物,又一次次实验,终于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青蒿素列入基本药物名录,那一年,屠呦呦69岁。


而后又经过漫长的测试、改良、再测试、再改良,新药剂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屠呦呦终于成功了。


2015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屠呦呦已经历了190余次失败。


如果没有这股坚持不懈,与青蒿素“死命纠缠”的精神,恐怕人类永远都无法战胜“疟疾”,无法战胜“红斑狼疮”。


屠呦呦用她的一生告诉我们,成事并不全在天,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同样能够成功。


而华为能走到今天,也是靠“专注”二字。


1987年,华为在深圳初创时注册资金只有2万元。


从2万起家的小作坊,到成为全球通信领域的领导者,任正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华为的成功在于专注,在于核心业务的坚定不移。


在华为公布上半年财报的大会上,华为董事长梁华也表示,2019年,华为将在研发上投入1200亿人民币,继续强化核心技术。


这就是华为的专注,聚焦一点,持续发力。


只有把精力集中到每一个过程,你才能获得持续稳定的长期回报。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

“‘惟一’是‘惟精’的主意,
‘惟精’是‘惟一’的功夫。


《尚书》也有言:“惟精惟一”。


都在告诫我们:


这世间所有的成功,都如庖丁解牛一般,需把心思镇定下来,抵抗诱惑、坚持不懈,一心一意地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简单的事重复做,你就是行家;重复的事用心做,你就是专家。


只有保持专注,这个世界才会为你让路。因为,专注力才是最好的竞争力。


永远记住,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胜过平庸地做一万件事。

认清并跟上时代

诺基亚全球总裁在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


“我们倒闭了,我们好像什么东西都没有做错,
但是我们今天倒闭了。


这一番话让人心酸又陷入深思。


诺基亚是没做错什么,但是,在科技发展快到让人眼花缭乱的今天,不跟上形势其实就是最大的错。


风水轮流转,前些年诺基亚以耐摔耐用的特质成为业界扛把子,但智能手机的出现打破了整个行业陈规。


时代瞬息万变,数码相机的出现,淘汰了胶片相机,而智能手机的出现,将淘汰掉数码相机。


这世界早已没有什么铁饭碗,唯有把自己打造成金刚钻,才能安全抵御风险乃至游刃有余。


我们经常会听到: “我都这把年纪了,还学他干什么? ”“想当年......如今这世界看不懂了。


很多人把年龄当做拒绝接受新事物的理由,但却在地铁站经常看到摸不清方向的人,高铁站不知所措的人,自助机器旁边焦急无奈的人......


不是时代抛弃了自己,而是自己抛弃了自己。


曾有位经济学家说:


“没有所谓的传统行业,也没有所谓的新兴行业,有的是你能不能跟上这个时代变革的步伐。


丹尼尔·吉尔伯特也说:


“在我们的生命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岁月很残酷,它不会对任何人手下留情。


所以不管多大年龄,身处什么环境,我们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突破思维僵化和认知局限,如此才能不被这个世界抛弃。

苦行僧般的自律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非要自律?


有一个回答让人印象深刻:


一些人有财大气粗的背景让自己望尘莫及,而自己这个凡人的智商又被各路神仙碾压时, 自律就成为了那根救命稻草。


别人一出生就在罗马,那我就日夜兼程赶到罗马; 别人脑子转得快,一小时学会别人一天的工作量,我就承认我笨一点,我就多花数倍时间把它磨会了。


的确如此。


路远有十万八千里,你我皆凡人,没法一个筋斗云就翻到,但挪移一步有挪移一步的欢喜,最后终究也会到达远方。


人们常说: “你有多自律,人生就有多自由。


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位骑师驯了一匹好马,他认为给这样的马加上缰绳是多余的。


有一天,他骑马出去,就将这匹马的缰绳给解除掉了。


没有了束缚,马在原野上欢快地飞跑起来,呼吸着自由的空气,越跑越大胆,一路狂奔,结果骑师被从马背上扔下来,摔得鼻青脸肿。


而失去控制的马一直往前冲,什么也看不见,什么方向也辨不出来,最后冲下了深谷,粉身碎骨。


一条小小的缰绳,却左右着一人一马的命运,这条缰绳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自律」。


缰绳的存在,看似限制了马匹的自由,实则是自由的最大保障。


脱缰的马匹,最终会迷失方向而惨死;不自律的人生,最终会因为失控而结局惨淡。


因为自律,才能离我们想要的生活更近一点,才不会被生活揉捏搓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