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贵州法治报
《贵州法治报》由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办,是贵州省唯一法治类专业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贵州法治报

“DeepSeek告诉我得用什么药……”人工智能生成处方靠谱吗?

贵州法治报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5-02-25 09:44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和争议,特别是关于DeepSeek在医疗诊断中的使用及其引发的讨论。各地医院引入DeepSeek应用于临床、科研和行政管理,但湖南省医保局出台新规定,严禁接收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文章还讨论了AI在医疗领域的角色定位,AI助手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其可靠性、局限性,以及未来AI在医疗领域的发展潜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DeepSeek被引入到医院,用于临床、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多个场景,帮助医生做出判断,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观点2: 湖南省医保局的新规定

湖南省医保局禁止接收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强调处方必须由具有资质的医生开具,AI只能做辅助诊断。这一规定引发网络热议,有人赞同,也有人认为应进一步研究如何利用AI开好处方。

关键观点3: AI助手的实际应用和可靠性

智慧医疗AI助手如DeepSeek已经在医院中试用,能够帮助医生进行病例分析和治疗方案的制定。然而,其可靠性和准确性依赖于大量高质量的训练数据、算法的优化程度以及临床验证。AI助手在复杂性病例和个体差异诊断方面仍有局限性。

关键观点4: AI在医疗领域的未来发展

诸多医务工作者认为AI是医生的得力助手,并有望在医疗领域发挥巨大作用。未来随着更多医疗机构探索和应用,DeepSeek等AI技术将继续展现其在未来使用场景中的潜力。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引发医疗行业变革,各地多家医院引入DeepSeek,并通过本地化部署将其应用于临床、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多个场景。与此同时,湖南省医保局近日印发通知,其中明确规定: “严禁接收 人工智能等 自动生成处方” ,引发网络热议。

有网友表示,禁止由人工智能开处方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医生需要对患者负责,如果把处方权交给AI,是对患者的不负责。也有人认为,AI可以辅助医生做出判断,让医生的精力更加集中,与其禁止,不如进一步研究如何利用AI开好处方。

当AI大模型走入各行各业,它在医疗领域的角色该如何定位?

湖南出新规

严禁接收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

近日,湖南省医疗保障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定点零售药店管理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规定——

  • 对于互联网医院流转的电子处方,需重点验证开具处方的医师是否为湖南省认证的医保医师,且处方必须通过省级医保电子处方中心流转;
  • 医生开具处方应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有效、充分的沟通问诊;
  • 严禁接收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

图片

湖南省胸科医院副院长何青表示,这一规定实际上是对“依法执业”更严谨的考量。 处方必须是具有资质的医生才能开具。AI只能做辅助诊断,最终作出决策和判断的还是医生

记者注意到,《通知》还明确,药师在接收处方时,需严格履行“双审核”职责: 医疗机构药师完成首次审方后,药店药师需二次核查处方的真实性、适宜性及规范性,确保用药安全。

图片

全国多家 医院接入DeepSeek

辅助医生诊断

在浙江省中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吴迪炯给记者演示了接入DeepSeek后的智慧医疗AI助手辅助医生诊断病例的过程—— 医生只要将患者的病历信息输入,平台就会迅速生成一份详尽的病例分析,并给出后续的治疗方案。 这期间,医生可以随时进行人机交互更新或补充病历信息, 工作效率比原来提高了近一倍。

多位医生表示, AI助手 虽然不能替代医生决策,但在检索信息和临床诊疗思路上表现出色。 作为目前仅面向医生开放的系统, AI助手 主要用于病例辅助分析和病历文书生成。 这一智慧医疗AI助手还能够融会贯通各个科室的知识信息,给出更全面的诊疗方案,甚至有时能替代MDT (多学科联合会诊)

据了解,浙江省中医院于近日接入DeepSeek并上线智慧医疗AI助手后,已在儿科、妇科、血液科等多个临床科室的医疗场景进行试用。

图片

△浙江省中医院智慧医疗AI助手样例

浙江省中医院信息科主任王伟表示,近期医院计划将智慧医疗AI助手全面推广至其他院区,并让其在病历内涵质控、AI语音查房、日间手术生成、病历文书数据提取等多个关键场景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湖南省胸科医院利用DeepSeek开发的“医学科研小助手”智能体上线,首次应用便为胸外科无管化手术的临床路径优化提供了精准建议。

图片

DeepSeek给出的“处方”是否可信?


DeepSeek在医疗领域获得越发广泛的应用, “当DeepSeek给出了和主任医师一样的诊断,以后是否还有必要去医院?” 近期,这样的疑问也出现在了医患对话中。

现在有很多患者拿着DeepSeek看医生,“DeepSeek告诉我是什么诊断、我得用什么药,医生你给我开药吧”。 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成伟表示,这成为了现在的“医患新生态”, DeepSeek的 诊断结果并不准确, 只能作为 诊断 参考, 甚至可能出现一些“AI幻觉”, 最终的诊断还是要靠医生。

图片


基于大模型出具的所谓“处方”到底有多大的可信度? 同样是使用DeepSeek,医生和患者看到的“处方”是否一样?

成伟从技术层面给出了解答,AI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依赖于大量的高质量训练数据、算法的优化程度以及临床验证, 在处理复杂病例、结合患者个体差异进行诊断等方面仍有局限性。

在全面性方面,人工智能给出的建议超过人类,但 人工智能还需要进行专病训练 。训练最大的难点在于,需要保证前期训练的内容是正确的,且需要专业人士操作,这个 过程非常耗时 “患者和医生所用的AI模型不一样,患者使用的模型数据库所用到的训练材料不是专业的,它只 能回答一些简单的诊断问题 。”

湖南省胸科医院副院长何青则认为,医学不单纯是一门“技术活”, 医者的经验和直觉,以及对患者个体差异甚至顾虑与处境的考虑,都将在治疗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

虽然医生在医学院里接受同样的教育,但毕业进入不同的医院、见到不同的病人后,成长为具有不同专长的医生。 DeepSeek是基于同样的数据训练得到的知识库,它的处理方式相当于是“一个医生”,但实际上看病需要获得不同医生的不同见解。

图片

未来,AI将如何在医疗领域发挥作用?诸多医务工作者给出了明确的答复: AI是医生的得力助手。 而在更多医疗机构的探索中,DeepSeek也将继续展现其在未来使用场景中的巨大潜力。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编辑:郑佳佳
审核:常玥玥
签发:范良丽

图片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