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
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
一直都是文艺青年们最期盼的节日
今年的
青
戏节
将于
2019年9月
拉开帷幕
从9月一直持续到11月
青戏节上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好戏
跟随艺绽君来看一看
俄罗斯《安娜·卡列尼娜》
11月1日至3日
国家话剧院大剧场
开幕大戏为
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波罗的海之家剧院带来的根据文豪托尔斯泰世界名著改编的
《安娜·卡列尼娜》
。该剧曾荣获圣彼得堡“金天幕奖”的最高剧院奖。
编剧叶莲娜·格列米娜代表着现代俄罗斯戏剧的新浪潮,其特点是寻找非标准的风格和结构化解决方案,她的作品语言独特,且极具原创性思维。导演亚历山大·加利宾被称作俄罗斯人民艺术家,是俄罗斯许多大型剧院主要负责人,也是亚历山德琳娜剧院(圣彼得堡)的总导演。表演艺术总监尼古拉·西蒙诺夫是当之无愧的俄罗斯艺术家,还是俄罗斯著名的莫斯科艺术剧院的总舞美设计师。
该剧最大亮点是舞台之上的“
俄罗斯灵魂
”。由伊琳娜·加利宾娜扮演的安娜·卡列尼娜在激情和执着中迷失自我,表演极富张力,令人着迷。歌队浑然有力充满韵律,与简洁多变的场景完美融合,精炼而富有诗意的台词串联其中,饱含情感的舞蹈不断变化,烘托人物大半生的命运沉浮和这片土地的风起云涌,让人为之震撼。
立陶宛《在冰下,在冰下》
9月17、18日
蜂巢剧场
【主创】
欧洲著名金牌编剧福克·李希特查阅100小时纪录材料后创作
《在冰下,在冰下》
,由立陶宛AAT剧团演出。
该剧曾获2016年爱丁堡艺穗节的艺术特别奖“颚骨奖”(Jawbone)。在2018阿维侬戏剧节OFF单元中,从1500个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外媒最受欢迎剧目票选第一。
该剧导演奥特拉斯·艾瑞马是立陶宛年轻一代最具盛名的导演,曾被连续三年提名立陶宛最高戏剧奖“Golden Stage Cross”的最佳舞台导演。
【导赏】
主角无名先生(Mister Nobody)是一名咨询顾问,腹背受气的工作使他人格身份渐渐迷失。这是个利润至上的商业社会,人们不可自拔地沉沦在这片欲望的泥沼。碎片化的电子音乐和影像画面、掩埋舞台的塑料水瓶、无处不在的噪音,这个工业、现代、躁郁的“冰下世界”没有温度。
【主创】
比利时零点剧团的
《被遗忘的归于尘土》
灵感来自于1986年4月26日的切尔诺贝利事故,剧团成员亲自走访灾难幸存者及其后代的记录创作而成。
该剧由比利时新闻奖推选,荣获2018年最佳表演奖和2017-2018最佳媒体展示奖。
【导赏】
作品巧妙结合了木偶剧和戏剧,人偶共台,将一场至今仍是世界上最严重核事故的可怖恻影投示人前。除了地球与人类的社会问题之外,这场灾难还质疑着现实,它提示人们比没有未来更可怕的是遗忘。
【主创】
来自巴西的
《骚动》
源自意大利浪漫主义诗人贾科莫·莱尔帕尔迪的散文、日记和信件等作品。导演艾马·拉巴基试图使莱尔帕尔迪的文本,通过演员的身体与当代观众进行对话。
【导赏】
两位演员、1500本书、随机即兴的音效,几乎零舞台布景之上,是两颗躁动的心,一座被禁锢的城。演员通过舞蹈、表演和诗歌,来阐述21世纪的爱、死亡与文明的永恒主题。骚动的情感,仍旧在体内不停地滋长、生根发芽,最后几近疯狂。
法国《回到开始》
9月21日、22日
中间剧场
【主创】
法国戏剧
《回到开始》
的编导阿明·布萨是一位自学成才的青年舞蹈家和舞蹈编导。
他从高中开始接触嘻哈舞,
他演出的舞蹈《乡镇》在各个国家巡演超过百场。2010年,他在拉罗谢尔成立了史瑞奇剧团,并在2011年编排了他的第一个作品《移动》。布萨的史瑞奇剧团呈现不同风格交叉滋养出的独特嘻哈风格。
【导赏】
白色的地面,像一张白色的床单,黑色的剪影随着动作描绘出草图的第一行。人类这个种族只关注自己,即使他们已经深陷与自我的冲突。他要到什么程度才能明白他的平静将来自别人呢?
国内新锐单元,将有8部风格迥异、题材各异、内容多元的青年戏剧佳作亮相。其中4部剧目从经典出发,以名著为基石,激荡着创新与思考的共振;另外4部剧目从自我出发,从生活出发,在戏剧舞台上书写新的名字,新的戏剧,新的力量。
李垚的
《哈姆雷特》
以实验戏剧的形式讨论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永恒魅力,舞台搭建在一个废墟之上,体现空的空间。
郜晓琴的
《勾引家日记》
根据丹麦哲学家、存在主义之父克尔凯郭尔的同名作品改编,以声音、肢体、视觉的方式综合呈现多视角下的当代解读。
苏小刚的
《毛瑟》
来自德国伟大的当代剧场诗人海纳·米勒,讨论“极端改变”和“人”,追问:何而为人?依托借喻于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等哲学思辨,立足当下,讲述发号施令者对一个未能完成任务的执行者的审判。
谷旻雯的
《旅鼠》
改编自1979年日本诗人、前卫戏剧代表寺山修司一生中最后的一个话剧剧本。寺山修司以墙消失了作为切入口,把现实生活剖开,切碎。通过“王”的眼睛的引领,用一种看似松散,漫游的方式把不同的场景里看上去没有关联的人,粘合在起来,拼凑成一个亢奋热烈的古怪世界。
专注于小众肢体剧场创作的李凝导演和他的凌云焰肢体游击队带来最新作品
《11月10日》
,一个人们从未认知的凌云焰,你绝对想不到身体、文本、空间能组合出如此奇异的时态游戏。
共生不错舞团带来的
《城》
尝试透过舞蹈来展现生活在广州这座城里的小人物的行为、思想与情感,由此引领观众品味这个千万人口城市里生存的小人物身上坚毅的生命力。
刘天涯编剧、彭佳容导演的
《米奇去哪里》
意欲描写现代都市社会中荒谬可笑,而又诡异恐怖的家庭日常。
陈然的
《趋近》
曾在2017年北京青年戏剧节48小时V戏剧比赛中摘得观众票选的“最佳创意奖”,历时两年,作品在主题、内容与技术上进行深化扩展,即将重返青戏节全新呈现,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