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懂王继续落后,但不到最后一刻,美国大选仍旧未知!
【网易新闻】8月22日,美国国会山报公布了最新民调,在全国登记选民中,哈里斯的支持率为46%,而特朗普的支持率为43%。而8月19日,ABC新闻、《华盛顿邮报》和益普索(Ipsos)的一项民调显示,美国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在登记选民中的支持率为49%,而唐纳德·特朗普的支持率为45%。
【荣茂读报】
特朗普在枪击事件后原本看似获得了同情票,但随着时间推移,这股势头似乎已经消退。在民主党的策略和哈里斯的个人魅力影响下,特朗普的选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特朗普的年龄和健康问题成为选民关注的焦点。
78岁的他能否应对未来四年的高强度工作,让选民心存疑虑。而哈里斯的年轻和活力,以及她的多元背景,为她赢得了广泛的支持。作为第一位女性、非裔和亚裔副总统,哈里斯代表了美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这在选民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其次,特朗普在社会议题上的立场,尤其是对少数族裔的态度,引发了争议。
哈里斯则通过强调社会公平、种族平等和女性权益,赢得了少数族裔和女性选民的支持。她的法律背景和专业知识,使她在竞选中占据了道德高地,进一步增强了选民对她的信任。
然而,特朗普面临的挑战远不止于此。
特别是前白宫新闻秘书格里沙姆的公开指控,对特朗普的选情造成了重大打击。格里沙姆曾是特朗普的亲密顾问,她的指控具有极高的可信度。她声称特朗普私下嘲笑他的支持者为“地下室居民”,这一指控不仅挑拨了特朗普与其支持者的关系,也可能让一些支持者重新考虑他们的选择。
特朗普的竞选团队在面对这些挑战时,似乎缺乏有效的反击策略。尽管特朗普本人开始尝试转变对华政策,承诺上台后与中国搞好关系,但这与哈里斯副手沃尔兹多年来主张的中美合作相比,显得没有太多优势。
在经济议题上,特朗普的表现和政策主张也没有为他赢得更多的支持。
哈里斯在这些领域的专业表现和主张,可能更受选民欢迎。特朗普的“代罪之身”和格里沙姆的指控,可能导致中间选民和摇摆选民的态度变得更加复杂,这对特朗普的选情不利。
尽管选举结果尚未确定,但目前的形势对特朗普来说并不乐观。哈里斯以微弱优势保持领先,而特朗普的选情正变得越来越艰难。
当然,美国大选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在这两个月内,仍然有很大的变数,说不定,另一颗“子弹”正在路上。
二、欧洲的尴尬:禁用新疆硝化棉,是自断火药之源?
【网易】8月22日,根据德国之声报道,德媒声称,弹药不足是乌克兰前线面临的大问题。德媒表示,为了向乌克兰提供支援,欧盟急需扩大自身的弹药产能。然而在火药制造必需的一种原材料领域,欧洲的军工企业却面临着被中国“卡脖子”的风险。
【荣茂观察】
德国媒体的一项发现,意外揭示了欧盟在制裁中国问题上的尴尬处境。制造火药的关键原料——硝化棉,竟主要源自中国,且其中约70%的产量集中在中国,更令人瞩目的是,中国近90%的棉花产自新疆。这意味着,欧盟从中国进口的硝化棉,几乎不可避免地与新疆产生联系。
硝化棉,这一看似不起眼的物资,实则在全球军事与工业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中国在全球硝化棉市场的霸主地位,无疑为欧洲出了一个难题。中国从未有意对欧洲实施任何形式的遏制,但欧洲议会却以新疆存在“强迫劳动”的莫须有罪名,通过了一项禁令,试图阻止所谓“强迫劳动”产品进入欧洲市场。
欧洲政客的这一举动,不仅是对中国的无端抹黑,更是将自己推向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面对硝化棉的短缺,欧洲如今只有两个选择:
一是承受原材料短缺之痛,投入巨大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试图实现自主供应;二是自打嘴巴,继续采购新疆产品,以维持其工业与军事的正常运转。这无疑是对欧洲政客短视行为的一种讽刺,他们搬起的石头,最终砸了自己的脚。欧洲的困境不仅仅局限于硝化棉的短缺,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其对全球供应链的单方面干扰。
更令人深思的是,随着全球供应链的深度整合,类似硝化棉这样的关键物资短缺,只是欧洲单方面制裁中国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之一。欧洲是否愿意为了政治操弄,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时间将给出答案。但无论如何,这一事件都再次证明了,合作与共赢才是国际关系的正确方向,任何试图以单边主义和对抗思维解决问题的尝试,最终都将自食其果。因此,欧洲也应该认识到,与其试图通过单边制裁来解决问题,不如与中国及其他国家携手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和繁荣。
三、中国都市猫狗数量将首超儿童,宠物经济迎来新机遇
【金融界】近期,高盛发布的一份报告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都市的猫狗数量将在2024年首次超越儿童数量。
【荣茂观察】
这一数据变化不仅反映了社会结构的一些深层次变动,也预示着宠物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报告指出,从2017年到2024年,中国都市0至4岁的儿童数量将从约9000万人下降至5800万人,而同期宠物猫狗的数量则从4000万增加到5800万,略多于儿童数量。更令人瞩目的是,预计到2030年,都市宠物猫狗的数量将超过7000万,而儿童数量则不足4000万,比例接近2比1。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多重社会因素的交织。生育率的低下使得儿童数量减少,但人们的情感需求并未因此减弱。养宠物成为了一种低成本、低情绪损耗的满足情感需求的方式,宠物因此成为了许多人的“新家人”。
实际上,这种趋势在日本早已显现。当前,日本的猫狗数量约为2000万,是儿童数量的4倍,宠物市场的规模更是配方奶粉市场的8倍。这一对比清晰地展示了宠物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宠物经济的巨大潜力。
对于中国而言,这一趋势无疑为宠物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随着宠物数量的增加,宠物食品、宠物用品、宠物医疗等相关产业都将迎来快速增长。同时,这也为创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业空间,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宠物服务,都有望成为新的盈利点。
当然,面对这一机遇,我们也需要冷静思考。宠物市场的快速发展需要规范的市场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来支撑。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到宠物数量的增加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如宠物遗弃、宠物疾病传播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提前预防和妥善应对。
综上所述,中国都市猫狗数量首次超越儿童数量的现象不仅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也为宠物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积极把握这一机遇,推动宠物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也需要关注并解决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