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2
019
年
2月1
7
日凌晨,由内地导演王小帅执导的《地久天长》在德国柏林大放异彩。影片主演王景春和咏梅分获得第
6
9
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男主角银熊奖和最佳女主角银熊奖。这是自
2
014
年《白日焰火》导演刁亦男和主演廖凡分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和男主演银熊奖
5年之后,中国电影人再次在这个欧洲顶级电影节上荣获主竞赛单元大奖。
虽然已经获得了大奖,但《地久天长》却还没有公映计划,目前为止都还没有上映的具体时间安排。比起《地久天长》,很多中国参展电影都要“高调”得多。
入围新生代单元的《过春天》早在去年就已经定档在了
2019
年
3月8日,娄烨执导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也在柏林参展前就宣布将在4月4日登陆国内院线。
参展电影一般以文艺片为主,在商业价值上一直受到很大制约。但随着内地文艺院线的发展,以及市场的繁荣,文艺片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了观众的关注。
加之更多人开始了解国际电影节,许多在国际主流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都能获得一定程度的票房加持。
以
2018
年为例,贾樟柯的《江湖儿女》尽管未能最终捧回金棕榈,但也因为中国电影长期无法入围一流电影节而受到了关注,最终获得了
7000
万的票房。当年的金棕榈奖得主,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在暑期档获得了近
9700
万的票房。同年,荣获第
90
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水形物语》拿到了
1.05
亿的票房。
2016
年
“小李子”凭借《荒野猎人》获得了人生第一个奥斯卡影帝,足够的噱头和震撼的场面让该片在中国内地最终获得了3.77
亿的票房。
这样的成绩在当下的市场上不算很高,但相比于一般的文艺电影却也不低了。
当然,也并非所有获奖电影都能有不错的市场表现。
2017
年《海边的曼彻斯特》因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创剧本奖而被业内看好,但该片在中国内地却仅获得了
818
万元的票房。题材小众,故事无法引起共鸣,上映时间与获奖时间距离过长(该片于
2017
年
8月25
日才登陆内地院线,距获奖已经过去了
6个月),许多观众早已看过都是该片遭遇票房滑铁卢的原因。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观众对于获奖(甚至入围的国产电影)都有一定的兴趣,但这些电影大部分相对较为小众。想要获得更高的票房除了电影本身的特质之外,在获奖之后更早的上映,趁热打铁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更多文娱产业资讯,可进入【艺恩数据】小程序!
【艺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