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宝贝书单
亲子阅读(0-14岁)第一站!专职帮你和孩子筛选好书,过滤烂书。已经提供上百个适合各年龄段孩子的书单。当你不知道给孩子读什么书,请关注这个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  ·  重磅议程!2025年中国产业互联网出海大会第 ... ·  8 小时前  
红杉汇  ·  YUE 06期开启报名!准备好一起加速了吗? ·  21 小时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浙理工尹鑫、熊杰/上大吴振跃/港理工夏书会、 ... ·  昨天  
独角兽智库  ·  阿里云数据中心核心概念股梳理(附股) ·  3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新规: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宝贝书单

俞敏洪《奇葩大会》现场分享孩子的成长秘籍,刷新你的认知!

宝贝书单  · 公众号  ·  · 2018-03-10 21:10

正文

在最新一期《奇葩大会2》上,俞敏洪作为做为“已知特别人类”,以「“长大”还是“成长”?」为主题畅谈教育问题。讲到了孩子小时候父母的有效陪伴对其成长的不可替代性和重要性,小编把这篇演讲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俞敏洪老师主题演讲

视频时长13:53,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01


一个人的“成长”和“长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长大就是我们年岁一点一点的变大了,人的肉体也变重了,最后慢慢变老了。


但是成长呢?他跟年岁没关系,比如说,到我这个年龄,我们依然要成长,依然每天要习得新的知识、新的智慧。


那么从小孩子的角度来说,成长有一个要素,就是他需要有父母和老师的伴随、陪伴和指导。


父母就算在孩子身边,父母的伴随也是远远不够的。


大量的父母跟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即使有基本也是无效时间。


比如说父母会匆忙地要求孩子做家庭作业,匆忙地跟他们做一些完全没有深度的交流,更多的是安排他们吃住和日常生活。



02


现今中国有一个全世界都没有只有中国有的问题——留守儿童的问题。


中国现有的留守儿童,大概有5000万人。


针对留守儿童, 经过一些科学的测试发现,其智力水平跟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的智力水平相比的话,已经差了挺大一截,跟城市那种名牌中小学的孩子相比的话,更是差了无数无数。


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孩子出生以后从一岁到十岁基本上跟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成长,大家都知道,就是 一个小孩子的智力反应速度其实并不是天生的,天生只占了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在一岁到六岁之间跟着大人学习成长发展的过程,那么大家会发现,老年人自己的反应速度是极慢的。


因为他们反应的速度变得极慢,所以孩子的反应速度变得及慢,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是变得很慢。


所以我在这方面也做一个调查,就是说。知识分子的老年人带孩子和非知识分子的老年人带孩子长大后,我发现很有意思,知识分子的老爷爷老奶奶带出来的孩子相对会比较聪明。


前两天我还碰到一个到哈佛大学去读博士的学生,我说你是怎么成长起来的。


她说我的姐姐也是哈佛大学的博士。其实我父母从小就离异了,离异以后我母亲就到外地去工作,我们两姐妹呢,就是留守儿童。


那我说你们怎么能学习的这么好呢,是因为他的爷爷,是乡村中学的一个老师,那么爷爷退休以后,就专门带这两个孩子,就天天教孩子各种知识。这两个孩子长大以后,知识结构就比父母亲在身边还要完整。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爷爷是二十四小时整天陪伴。


所以大家会发现,就是 有人陪伴的孩子成长和每人陪伴的孩子成长是天差地别的。


绝对不存在因为是农村的孩子所以他们的智商低这个问题。



03


我非常庆幸,我自己就是能够从农村走出来。一个是我们那个时代的社会发展速度比较慢,今天在农村的像我这样的孩子要成长到被打来上学,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那我当时其实也得益于陪伴。


第一个陪伴就是我的母亲,农村的妇女不认字,但是我们的母亲从小给我提了一个要求,她说你长大后要当一个先生,所谓先生,就是农村老师的意思。


我跟晓松(高晓松)不一样,晓松是知识分子书香门第家庭出身,所以他从小潜移默化收到父母、周围叔叔阿姨的很多熏陶。


那我母亲因为提出这一个要求,就从来不给我买玩具,我的玩具从小都是我父亲给我做的,我父亲是个木工,做手枪啊,做弹弓啊,对他来说轻而易举。


我母亲只给我买书,就是从连环画买起,所以我从小就学会了读书。


04


我自己在我的孩子长大的过程中间,就在想我应该最初什么样的榜样作用呢?


我感觉有几点还算做得不错。



第一,我对我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特别的关注,当然说完全不关注是假的,我关注他们至少要在班级中间达到中等水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