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温sir讲地缘
以地缘为角度,历史为脉络,沿着先人的足迹,探究缤纷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  ·  这种纳木错,千万别错过 ·  昨天  
骏景农业  ·  未来三天天气预报 ·  2 天前  
Marine Sedimentology  ·  Science | ... ·  3 天前  
洪观新闻  ·  突发!西藏地震 ·  4 天前  
地理狗看世界  ·  澳门,掌上明珠 ·  1 月前  
51好读  ›  专栏  ›  温sir讲地缘

赠书福利 | 《虽为人作 宛自天开:故宫趣解》

温sir讲地缘  · 公众号  · 地理  · 2021-03-14 11:04

正文

故宫,旧称紫禁城。2020年,正值故宫建成600周年,这座巍峨宫苑背后倾注了无数工匠的心血。

被一条中轴线贯穿的紫禁城,两侧宫殿排列展开,左右对称,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



占地72万平方米,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八千余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凝聚了六百年的岁月风华沉淀了中华五千年的人文美学。可以说,了解了故宫,就能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但在游览过故宫后,有没有觉得走马观花似的?不同的宫殿、庭院、屋脊其中有什么讲究,其中发生过什么奇闻异事,都说不出个一二来。


弘易学堂创办人,国学教育考评中心国学培训讲师刘振羽老师推出了一本了解故宫的著作《虽为人作 宛自天开:故宫趣解》

《虽为人作 宛自天开:故宫趣解》

作者:刘振羽 编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耕雲文化



这本书将故宫各个角落所蕴含的文化知识和国学典故,囊括故宫所有的开放区域,对故宫完整地进行了讲述。

 

认识故宫,也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面对青少年读者,书中加入了大量精美的插画,可以说是一本“纸上故宫”的俯视图,让小读者沉浸其中,轻松了解故宫的结构布局、窗花脊兽。

 


系统了解故宫600年的知识

 

正如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的:“我希望故宫不仅是一个知识的课堂,更能够成为一片文化的绿洲,因为它是一座活着的文物之城。


只有真正的了解故宫,置身于故宫的金瓦红墙间的时候,才能够更深入地领略中华文明之美。


故宫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故宫运用了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这种布局也是是宫城建筑布局重要特点之一。


且严格按照《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规制建造的。


 

祖”即指祭祖之处——太庙,“社”则是皇家祭祀土神、谷神之所——社稷坛。在进入午门之前就能看见位于左右两侧的太庙和社稷坛。


紫禁城以外朝三大殿和内廷三宫组成的“七大殿”为中轴,两边基本对称,并按照五行规律来命名。


根据朝政活动和日常起居的需要,可将宫城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为外朝,北为内廷,二者以保和殿后至乾清门之间的横街分隔。


三大游览路线,130余处典故


这本书规划了中、西、东三条行走线路,不论你走哪一条路线,都能收获丰富的知识和典故。


从故宫的结构布局、匾额构件、窗花栏杆、脊兽,系统归纳130余处让你不须此行。


中路游览的路线便是根据故宫的布局,从中线笔直贯穿整个故宫。

 

中路游览的具体路线是:故宫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


从午门到神武门,以故宫中轴线为主脉络,直接把实际近1.5公里的距离浓缩在本书之中。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也是如今故宫博物院的正门,只要从南面进入故宫,无论走哪条路线,都要先到达午门


但你知道午门有几个门洞吗?


站在午门外由南向北看,午门只有三个门洞,但穿过午门进入太和门广场后,再回头看午门,却可以看到五个门洞



原来在午门东、西雁翅楼的下方,分别还有两个掖门,面向东、西,向北拐到城台后方,就像两道暗门。于是,便有了“明三暗五”的说法


而午门的五个门洞,怎么走也是有讲究的呢。

当中的正门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


文武大臣出入东偏门,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左右掖门平时不开,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




都知道乾隆皇帝喜欢盖章

那你知道“二十五宝玺”吗?



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三宫居中,与外朝的三大殿相应,被称为后三宫,是清朝帝、后居住的地方,形如乾卦。后三宫两侧是东西六宫,是嫔妃们居住的地方,排列如两个坤卦。


交泰殿是后三宫之一,建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外形与外 朝的中和殿相近,也是四角攒尖,镀金圆宝顶的方形宫殿。

若用《易经》里的记载来解释“交泰”二字,便是地天泰卦,因乾为天,坤为地,坤上乾下,谓之天地交泰,阴阳合和。


在交泰殿内正中及东西两侧,排列着 25 个覆盖着绣龙黄缎罩的小箱子,那是当年存放印玺的盒子,它们被称为“宝盝”。

乾隆初年,这里收藏的宝玺数量达到了39 方,既多且杂。


乾隆帝随即进行考证研究,对前代皇帝使用的御宝进行排序,最终留下二十五方宝玺,并规定了它们的使用范围。




外朝三大殿的最后一座是保和殿,也是怀揣读书入仕理想的学子们梦寐以求的殿堂。


自隋唐以来,各王朝均设立科举考试制度以选拔官员。


在清朝,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其中级别最高的殿试每三年一次,在皇宫内举行。


 


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的北端,坤宁宫后方,明代称“宫后苑”,清代改称“御花园”。


这是紫禁城内面积最大的花园,园内布局以钦安殿为中心,两边布置各式建筑近二十座。


大多倚墙而建,间或点缀奇石古树,形成情趣盎然的园林景观。

御花园既是帝后妃嫔休憩游览之所,也有祭祀、颐养、藏书等功能。

以御花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用料珍奇华美,奇木峰石均展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美感。


而通过这些草木山石,当下的我们也得以与那些遥远的园林营造者们进行无声的对话。


西路游览的具体路线是:西六宫-养心殿-慈宁宫-寿康宫-慈宁花园-冰窖餐厅-十八槐-断虹桥-武英殿


故宫里竟然还有西洋建筑?


走西路可以经过一处与故宫建筑群风格迥异的建筑宝蕴楼。


建于咸安宫旧址,是一幢两层西洋式建筑。咸安宫原是清代八旗子弟及景山官学中的优秀学员学习的地方,因此又称为咸安宫官学。

1914年,因为筹建古物陈列所,须存放从沈阳故宫及承德离宫运送至紫禁城的文物,北洋政府便选择在此修建库房,并定名为“宝蕴楼”,表示储藏的文物至珍且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