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腾讯研究院
【腾讯研究院 ★ Tencent Research Institute】 网聚智慧,连接世界!网罗互联网前沿理念、传递互联网发展声音、汇集互联网研究成果、推动互联网法治进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字路口Crossing  ·  「让我们快速到达下一个失败」:AI ... ·  4 天前  
十字路口Crossing  ·  「让我们快速到达下一个失败」:AI ... ·  4 天前  
新浪科技  ·  【#黑石回应违约#】#黑石被传违约#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腾讯研究院

以人为本,智能驱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腾讯研究院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7-26 17:44

正文


孙那  腾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后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推进产业发展,促进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人才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促使各国积极进行国家人才战略的部署。转变未来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发展方向,从单一性人才向跨领域复合型人才的方向转变是满足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从各国出台的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来看,人才战略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才战略”是未来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作为实现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目标三步走的重要步骤。在重点任务的布局上,建立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体系,布局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和开展跨学科的探索性研究,其依赖的基础是全方面的复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


我国人工智能人才战略的全面升级


人才是核心生产力,注重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培养与布局对我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从追随向引领转变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与我国2015年发布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相比,人才培养在《实施方案》中仅是人工智能行动实施方案中五项具体的保障措施之一,而在《规划》中我国对人工智能的人才战略进行了立体布局,可以说这次的人工智能战略中的人才战略是全面布局的组合拳,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战略的全面升级。


在人才的层次上,未来应注重提高我国人工智能人才数量和更具相关从业经验的人才。


从中美人工智能人才的从业年限构成比例上看,美国拥有10年以上经验的人工智能人才比例接近50%,而我国同等经验的人才比例不足25%。然而,美国5年以下经验的人工智能人才比例约为28%,而我国的这个数字比例超过了40%。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总量较美欧发达国家来说较少,尤其缺乏10年以上资深人才。但是,从人工智能人才年限结构分布上来看,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人才比例较高,培养和发展空间广阔。


在人才的广度上,我国重视纵向和横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需要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在人才培养上要采取与以往单一专业型人才不同的培养路径,而学科建设的完善和产学研的结合为这一转变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支持和产业运用转化途径。《规划》中提及要重点培养贯通人工智能理论、方法、技术、产品与应用等的纵向复合型人才以及掌握“人工智能+”经济、社会、管理、标准、法律等横向复合型人才。鼓励高校在原有基础上拓宽人工智能专业教育内容,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重视人工智能与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等机构合作开展人工智能学科建设。


美国的人工智能人才战略强调人才的多样化和平等性。美国的人才结构较之我国在人种构成方面更加多样性,也面临更多的多样化挑战。在被称为美国新“阿波罗登月计划”的人工智能战略规划中,包含了七大核心战略,其中就有人力需求发展战略。根据美国商业和学术机构的报告显示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人才存在不断增长性的缺口,所有领域都在面对人工智能从业者多样化带来的挑战,这种挑战来自多方面:


首先,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性别分布不均衡,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根据美国发布的报告显示,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生中只有18%是女性,而在1984年最顶峰的时候这一比例是37%。


其次,不同种族间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差异,在美国,非洲裔和西班牙裔美国人在人工智能领域所占人口的比例远低于各自族群总人数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基于此,美国的人工智能战略规划中指出人工智能应由多样化人群创造,并为多样化人群服务,应避免人工智能在单一领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倡更加包容、利用拥有多样经历、背景和意见者的力量,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多样化挑战。


我国未来在人工智能人才战略方面,应更加关注性别平等问题,更加重视对女性和少数民族同胞相关方面的知识水平提升,防止在人工智能的算法层面的性别和民族偏见风险,构建合理平等的人工智能伦理体系。


在人才的渠道上,应以更加柔性引进方式推进人才“引智计划”。


美国和英国、欧盟等国家利用人才的先发优势,积极抢占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制高点。根据领英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人才报告》显示,美国拥有的相关人才总数超过85万人,高居世界榜首,而中国的相关人才总数只有5万多人,仅位居全球第七。可见在人才数量上我国与美国等国还存在差距。


而我国未来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咨询等合作模式引进人才的方式不同于以往的人才引进模式,《规划》中提出要开辟专门渠道,实行特殊政策,实现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精准引进;重点引进神经认知、机器学习、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国际顶尖科学家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鼓励采取项目合作、技术咨询等方式引进人工智能人才。可以说柔性人才引进模式是转变我国人才利用和管理模式的积极尝试,在提升我国相关产业人才整体水平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各国人才的交流和学习。

 


积极促进劳动力升级,促进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降低对就业的消极影响。


在美国的人工智能人才战略中,强调人工智能驱动下的自动化正在颠覆传统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向技能偏向型人才转变。美国面对人工智能对传统职业产生的冲击,强调全面提升和培育各领域和各年龄段人群的专业技能水平和数学、计算机科学等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学科的认知和学习。


《规划》中提出大力加强人工智能劳动力培训,加快研究人工智能带来的就业结构、就业方式转变及新型职业和工作岗位的技能需求,建立适应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和就业培训体系;鼓励企业和各类机构为员工提供人工智能技能培训。加强职工再就业培训和指导,确保从事简单重复性工作的劳动力和因人工智能失业的人员顺利转岗。


最后,应重视人才的早期教育,在现有的教育框架中融入更多人工智能基础性学科知识。


当代经济正在发生巨变,无论是教育工作着还是商业领域都越来越意识到,计算机科学正在加快社会流动性和提高创新能力方面成为一门“新基础技能”。


美国在2016年发布的《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中指出人工智能教育同时也是“全民计算机科学教育”项目的组成部分,让所有美国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可以学习计算机课程,培养计算机思维技能,在数字经济中成为一名创造者而不仅仅是消费者。


我国一方面应注重社会各年龄层尤其是幼儿和低年龄儿童运用和学习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知识,重视中高中教育人工智能基础性学科知识例如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等的培养。


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培养方式上向技术型方向的转化,提高培训和再培训的范围,促进人工智能发展所依托的基础性学科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投入,通过国家鼓励计划促进各年龄段人群接受人工智能相关学科的教育水平以最终实现人才的转化,从长远促进整个社会人才结构的调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