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出差或旅游前,你会提前办理当地流量包或者开通国际漫游业务吗?
近日,一则关于老人在国外旅游期间因发了一条朋友圈后遭遇天价流量费的新闻引起了广泛争议。
此事不仅激起了众多消费者对运营商收费透明度的疑问和关注,也引发了公众对于国际漫游费用的热议。
据报道,王先生的父亲在去年底前往尼泊尔旅游了8天,仅在旅行初期发了一条朋友圈后,就收到了电信公司发来的话费超500元的告警短信,随后手机便无法正常使用。然而,当老人回国后,却惊讶地发现最终的话费账单竟然高达1万6千元。这一数字远超出了普通人的预期,也让王先生一家陷入了困扰之中。
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因为老人在尼泊尔使用了手机上网功能,而国内手机在尼泊尔的电信流量费用高达一分钱每KB,以此计算,1GB流量的费用确实需要上万元。
尽管王先生多次与电信公司协商,但双方始终未能达成一致,而这张未缴纳的账单还在每天产生高额滞纳金。据电信营业厅工作人员称,这个滞纳金就是利滚利的模式,“它是利滚利的,30%,每天滚一次。”
利滚利下,老人目前已欠费近2万6。
不过,王先生父亲到底用了多少流量,电信方面无法提供详细的单据,只能根据流量单价进行计算。根据电信客服人员的说法,在尼泊尔,电信流量的资费标准是10.24元/MB,这一万六算下来,流量大概是用了两三分钟时间。
针对此事,上海电信工作人员回应,用户出国使用流量,要开通国际漫游,不同国家有不同收费标准。一般会根据当地规则和使用情况产生费用。并且,用户开通国际漫游时,电信一般会发送短信提醒。
同时,上述工作人员表示,尼泊尔属于价格偏高的地区,一般不建议直接在当地使用流量漫游。
此外,上海移动方面也表示,很多用户出境游一般会办理当地流量包,大部分限速不限量,比国际漫游划算。
值得一提的是,当王先生质疑为什么前期产生巨额费用不进行停机操作帮助老人及时止损时,电信方面表示这个费用是上不封顶的。
对于高昂的境外数据流量费和境外流量费上不封顶的操作,王先生感叹:“好在老人只用了1个GB的流量,如果用了10个GB?15个GB?我是不是要卖房子了?”
那么,为什么在国内使用数据服务时,最高500元就能封顶,在境外却不行?这也是诸多消费者关注的问题。
据了解,通信运营商为客户提供的境外网络服务,是通过和境外运营商签署漫游协议的方式来实现国际漫游的。在境外产生的数据流量费是由境外当地运营商定价并全额收取,且上不封顶,因此才会出现“天价流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