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医保局又发了一则通知,《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
关于2019年医保最新政策解读:其中明确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大病保险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
《通知》要求加快推进两项制度整合,在2019年底前实现两项制度合并运行向统一的居民医保制度过渡。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施子海表示: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明显提高了制度的公平性,农村居民待遇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参保居民可以享受到城乡一体化的医保服务。
河南省温县
积极推进健康扶贫,并对全县42%因病致贫的人口实施医保救助。温县开展医保救助以来,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31人获得62万元医保补偿资金,实际补偿达到94.3%。
稳步提升待遇保障水平。
《通知》要求新增资金用于两方面:
一是要确保基本医保待遇保障到位。提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建立完善居民医保门诊费用的统筹及支付机制,将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二是要提完善大病保险的保障功能。降低并统一起付线,要求按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计算;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加大对贫困人口支付倾斜力度,在起付线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全面取消封顶线。
针对
青海省
药品用药量少、配送成本高的实际,青海省与山西、甘肃等14个省区组成省际采购联盟,联合开展进口抗癌药物专项采购工作,累计商价成功47个产品,平均降幅达11.3%。
此外,青海省还将糖尿病、高血压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挤压药品虚假高含水量,有效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全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通知》主要针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尚未整合统一的地区,要求加快两项制度整合,并保证在2019年底前实现两项制度并轨运行向统一的居民医保制度过渡,在制度政策“六统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服务和信息系统,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率。
陕西省宁强县
位于陕西南部秦巴山区,贫困人口众多,基层医疗人员紧缺,导致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一直存在。
近年来,宁强县以探索建立“紧密型医共体”为核心,探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有效解决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流失问题,不仅方便了群众就医,还实现了降低患者治疗费用、控制过度医疗现象,并为该省基层医改找到“多方共赢”的新渠道。
完善规范大病保险政策和管理。《通知》重点要求:各地要同步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规范大病保险筹资及待遇保障政策;并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落实调整筹资待遇政策,并在2019年底前按最新筹资标准完成拨付,确保政策、资金、服务落实到位;且优化大病保险管理服务。
安徽省
从2019年1月1日起,就开始实行新版医保目录,标志着全省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种医保实行统一的药品、医疗服务项目目录。
实施新目录后,农村参保居民的用药范围增加了1588个,城镇参保居民用药范围增加48个,而且参保患者受益范围也在逐步被扩大。
切实有效地完成医疗保障精准扶贫硬任务,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非常关键的时间节点。《通知》要求各地政府承担政治责任,高度关注贫困地区因病致贫返贫特殊贫困群众,全面落实《医疗保障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
梅奥国际认为在重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医疗保障的薄弱环节中,先要确保贫困群众应保尽保,再加强三重制度的全面保障,保证现有支付范围和既定标准到位,
为预防和化解因疾病引发的贫困人口返贫,要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