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车间,历史遗留的吗?
2月13日,FDA公布了一则警告信。位于印度新德里的一家企业,被曝出多条不合格项目。
图源 FDA
该警告信直接定性是生产环境不卫生,达不到要求标准。在此环境下生产、包装或者储存,都有可能被污染或者造成健康风险。
而且之前企业对于FDA483的回复中,没有提供足够的细节来证明已经完成纠正措施。这些问题包括:无菌产品的的生产设施处于年久失修状态;车间的天花板上油漆脱落;生产区域的高效过滤器上甚至还盖着塑料袋;墙壁底部的瓷砖破损,还沾着一些残留物;车间墙上的孔洞,用胶带粘贴修补。
图源 FDA
要说这检查真的是非常细致,直接被检查员看到了这么多明面上能修整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是从设备上发现的,比如生产设备很脏,有类似油脂残留,装产品的纸箱子用胶带粘贴,且胶带早就脏了。
当然药企方面回应也表示消毒和清洁做得不到位,SOP程序不充分。对于设施的预防性维护,也没有正确实施。但已经做了新的检查表来验证和监控区域内的消毒清洁,也修订了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对于这种回复,FDA认为企业没有对产品质量风险进行回顾性审查评估。
尤其是设备和环境中,那些潜在的污染风险没有做好评估。而且到了现在也没形成一个能最大限度降低污染风险的清洁消毒方案。虽然有灭菌操作,但如果从设计上无法保证适用,那依然无法杜绝带来污染物,比如设备和生产环境中的颗粒物尘埃等等。
所以需要药企进行再次回应,包括怎么完善设备清洁消毒使用、设计中的漏洞,要制定出适用的补救措施以保证避免污染,而且要做出对应修整的完成时间表。这份计划表要能确保及时发现设备、设施的性能问题,有效执行维护保养,以及对于未来的技术性升级和持续优化管理做出监督。可以保留相关纠偏的文件,
比如维护设备等产生的工单、维修过程中的照片、车间完成修复的文件等等。
图源 FDA
就这样的生产厂家来说,如果是国内遇到检查,大概率是被扣上一个真实性不符的缺陷。因为理论上讲,企业车间要运转,那必定有相关的辅助记录来体现,比如风速、换气次数、压差等项目。当高效过滤器还盖着袋子,那该房间内的换气次数是会有影响的,在一些苛刻条件下,可能会出现无法满足环境洁净度需求的问题。毕竟整个洁净车间,都是依赖空调系统和净化系统来保障起效。所以在国内一些企业新建厂房的验收,要找第三方机构对环境做检测,以证实自己车间达到了产品对应的洁净度。
从该企业发现的问题看,有些可以说是投入经费的问题,比如用胶带修补墙上的洞。
这个只能是应急,不能作为常规修补,
就像我们知道车间空调系统的通风,其实依赖机器的运转,电动机通过三角带等拉动风机。当三角带时间久了无法保证足够的贴合时,短时间可以用一些位置移动来拉紧贴合。但这个不是正常的操作,正常操作是更换皮带,毕竟拉伸皮带是有限度的,而且容易出现断裂。这就是正常和应急的区别,应急无法替代正常操作。
有些问题则属于人员因素,根本没有那个意识或者刻意偷懒,
像设备上、墙面上的污渍残留等等,完全可以去除掉,而不是任由不断累积。
该由企业方担当的,由企业负责;该落到人员管理身上的,同样不能放任自流。否则就成了一味的推向投资不足,忘了人员存在的价值。
【智药研习社近期课程预告
】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制药在线立场。本网站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