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更换CEO风波中的荣耀,眼下正值冲刺IPO的关键时刻。
自2023年11月开始,荣耀便对外宣布准备上市工作,此后启动密集的股东变动,在原有的深圳国资以及30余家经销商股东之外,陆续引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金资本等。
去年12月,荣耀迎来IPO进程又一重大节点,即公司完成股改,这意味着荣耀已经基本清除了上市阻碍,距离IPO仅一步之遥。
不过,有着多家上市公司操盘经验的恒业资本创始合伙人江一认为,换人举动很难影响到荣耀的既定上市进程,“因为它的主要流程基本已经通过了,现在就看是选择在港股上市,还是科创板等地上市。”
至于临阵更换CEO的原因,“大概率是因为业绩,(荣耀)背后的部分股东应该是出现了较为急切的利益诉求。”江一说道。
具体到手机出货量上,Canalys数据显示,过去两年一直稳居国内前五的荣耀,在去年四季度罕见跌出了前五之列。放大到2024全年,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4%的大盘复苏之下,荣耀出货量不涨反跌,同比下降3%。作为对比,同期的华为则同比大增37%。
此次人事变动的另一则不同寻常之处在于,一般在上市之前,公司往往会挑选运营和财务背景的人来出任CEO,但接替赵明出任荣耀新CEO的李健,却长期担任人力资源部总裁等职务。
这一信号也让服务大厂多年的资深猎头邢明猜测,“荣耀后续或许仍有一些人事变动需要调整,董事会让李健掌握更多话语权也有利于对人员的进一步安排。”
在李健可能需要继续操心荣耀人事变动之余,赵明也是时候需要考虑其个人的新未来了。
进入存量市场竞争阶段的智能手机行业,彻底阻断了赵明拉起队伍重新创建一个新手机品牌的任何可能性。
这方面蔚来便是一个最新的反面案例。2023年,蔚来正式发布NIO Phone,但经过两代产品更新,蔚来手机离百万销量依然遥远。
小米2010年成立时,当年发布的小米一代销量突破27万部,到了2012年销量便做到了700多万部。锤子科技COO事后在总结失败教训时反思道,“我们2012年成立,到2016年、2017年才做到单款百万,这中间花费的时间太长了。”
但好在那时候还有锤子科技、酷派、360手机等一帮搅局者存在,留给了一帮手机大佬们互相跳槽的职位空间。彼时,赵明的前任荣耀总裁刘江峰,就曾出任过酷派CEO。
但眼下来到头部集聚状态的国内手机行业,已经越来越难容纳行业外溢的牛人了。整个手机市场的增长停滞,不仅表现在出货量的停滞,而且包括高级人才流动的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