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两个历史节点的汇合处,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深刻领悟其中所蕴含的真理力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真理的力量来自于矢志不渝的坚持。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本质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道路、中国实践相结合,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是其逻辑起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前后,社会上一方面存在着僵化、教条的思潮,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对社会主义制度、对党的领导的质疑声音。面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核心。这场讨论的出发点是坚持,彰显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创造性和实践性,在思想上、理论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党和国家命运抉择的关键时期,正是因为我们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念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动摇才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坚定走出一条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证明,越是在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关键时期,越要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坚定站在马克思主义的高地,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真理的力量来自于永无止境的发展。
40年前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时,我们面临着两大历史性课题:一是发展马克思主义,二是发展中国,这两个发展紧密关联。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并不是封闭的“最终真理”,而是和社会实践相互激荡的开放性真理,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僵化的教条。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深刻地揭示出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本质特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时代性、实践性和人民性密不可分,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所拥有的真理性力量,必须持续不断地聆听时代的声音,汲取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成果,努力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最新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真理的力量来自于坚定不移的忠诚。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对是不是真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真地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考验。在党和国家处于历史转折关头,每个共产党员,都面临着忠诚的考验、信仰的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历史证明,当我们在摸索前进的道路、确定前进的方向的时候,忠诚于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中寻找真理的力量,就能克难制胜,一往无前。反之,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今天我们纪念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最好的纪念就是始终以信仰为支柱、以忠诚为基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主任,文章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