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的科技独角兽而言,尤其是小米、滴滴、美团、今日头条、蚂蚁金服等明星独角兽,似乎永远表现出一副不着急上市的姿态,反而,投资人、媒体人和股民们等“外围人士”,看着比这些企业的创始人们更着急上市事宜。
然而,行胜于言。画风突变的是,这些一直喊着没有上市计划的企业,或突然提交了上市申请,或已与投行进行深度接触。那么,到底有哪些科技独角兽,突然急于上市?是什么促使“不差钱”的科技独角兽们,开始前赴后继争抢
IPO
?科技独角兽的上市潮,对中国互联网产业会产生哪些影响?
关于
IPO
2017
年独角兽们
最爱回应一句“暂无上市计划”
就在去年,关于科技独角兽们要上市的内部消息频传,而且多家公司关于上市的具体思路也描述的有板有眼,然而,最终却被这些独角兽们一一否认。
小米在
2017
年是被投资者传的最多的一家即将在
2018
年上市的科技公司,但在官方多次的沉默回应无效之后,雷军也首次发声辟谣:“我觉得我们会到业务比较舒服的时候再
IPO
。”
“蚂蚁还没有做好准备。”在媒体多次问到蚂蚁金服上市问题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发布会现场回应称。
与蚂蚁金服相比,虽然滴滴出行成为了
2017
年全球的融资之最,但面对上市问题,滴滴出行却显得异常的沉默,滴滴官方表示不予置评。
2017
年
10
月完成新一轮融资后,美团点评估值达到
300
亿美元,关于
IPO
传闻,美团点评
CEO
王兴仍然表示,目前并没有上市的计划。
对于持续烧钱的今日头条,虽然外界质疑“流量思维”遭遇天花板,但对于上市,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今日头条
CEO
张一鸣回应,暂无上市计划。
其实,这些明星独角兽确实有“没有上市计划”的底气和理由。一方面,明星独角兽们并没有那么愁钱,科技公司一旦显现出黑马成色,会很快得到投资方的认可,进而呈现一骑绝尘的融资态势,小米、滴滴、美团、蚂蚁金服等都手握融资或者业务而来的数十亿美元现金,上市融资可能真的没那么重要;;另一方面,新一批的独角兽创始人们,对业务和估值都有着巨大的期待,并不满足于简单的上市,而是要实现预期中的估值数字后再上市。
然而风向突变的是
2018
年独角兽们纷纷开启上市计划
根据外媒报道,近几个月来,至少有十几家中国企业与银行家、潜在投资者谈判,准备在今年下半年或者
2019
年年初
IPO
,它们在非公开市场的估值合计达到
5000
亿美元。如果所有
IPO
交易都能顺利进行,至少会有
500
亿美元的新股票涌入市场。
去年底,市场就传出小米即将在香港申请
IPO
,由于小米创办人雷军曾多次暗示:“小米在
2025
年前不会上市”,因此本月小米提交上市申请消息一出,立刻震撼市场及业界。
5
月
3
日上午,据港交所官网消息,小米已正式提交
IPO
申请文件。小米有望成为港交所“同股不同权”第一股,也将是
2014
年来全球最大
IPO
。接近小米
IPO
中介方人士透露,各方普遍接受当前估值至少在
700
亿美元,
IPO
之后短期内小米市值超过
1000
亿美元把握很大。
消息人士透露,滴滴出行在讨论进行规模为数十亿美元的
IPO
,
IPO
最早可能在今年举行,赶在美国对手
Uber
之前上市,希望在上市时获得至少
700-800
亿美元估值。若消息属实,这比滴滴预想的上市时间要提早许多。
此前有媒体报道,美团正在讨论最早于今年年内在中国香港
IPO
,预计市值为
600
亿至
800
亿美元。美团进军打车领域、收购摩拜等等行为,也被业界视为“急于拉升估值”。
此外,预计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
IPO
的名单,还有腾讯音乐、陆金所、蚂蚁金融等等,其中一些大公司已经盈利。
“不差钱”的科技独角兽们
为何开始前赴后继争抢
IPO
?
关于上市,科技独角兽们表现出如此之大的态度转变,目前来看,主要有以下因素在发挥作用。
1
、政策方面,中国大陆及香港放宽上市限制。
去年
12
月
15
日,香港市场迎来
20
多年的重大改革,港交所宣布,正式拓宽现行上市制度,允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在主板上市。当年,香港市场就是因为不能向阿里巴巴提供其想要的治理结构,眼睁睁地看着这家巨头转赴纽约进行
250
亿美元的巨额
IPO
。如果不出意外,小米将成为港交所首只同股不同权的股票。
2
、中国移动及互联网产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以出行行业为例,虽然滴滴垄断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但并不能高枕无忧。今年年初时,一些中国大型互联网平台进入打车市场,竞争升级,再加上全球化拓展计划,滴滴需要更多的弹药,与国内及全球上的竞争对手对抗。因此,市场传闻,最近几周,滴滴出行加快了谈判“速度”,朝着
IPO
冲刺。
3
、来自于投资人或者股东的压力。
在私下交易中,科技企业估值也在不增攀长。比如美团,去年它曾融资
40
亿美元,当时估值约为
300
亿美元,到了今天,在一些私下交易中它的估值冲到
372
亿美元。
2018
年是美团点评上市的关键之年。与美团合并前的大众点评,第一笔融资要追溯到
2006
年,无论是人民币基金还是美元基金,都到了该退出的时候,投资人有一定的迫切性。
4
、赶在浪潮时上市,有机会获得更热烈的市场反馈。
科技公司的估值及上市后的市值,也与市场大环境息息相关。在市场向好之时,在投资人热情高涨之时,独角兽们赶在上市大潮中进行
IPO
,能够获得更为热烈的市场反馈。
某投行人士也指出,“这是一种从众心理。如果你的竞争对手决定上市,你也要考虑。”
独角兽
IPO
大潮后
对中国互联网市场有何影响?
新一批独角兽们上市后,将对中国互联网产业及格局,产生巨大影响。蚂蚁金服、美团点评、腾讯音乐、滴滴出行等科技独角兽的上市,即意味着持续多年的
BAT
互联网格局很快会被改写。
独角兽们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稳固。毕竟,公司上市是对公司声望和信誉值的极大提升,免费的广告效应,大量的合作伙伴,银行信贷等级的提升,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支持、招聘时人才的信任以及公司内部源动力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