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读书会
“金融读书会”是由在金融界不同领域工作的百余名专业人士共同义务编辑的金融专业领域公众平台。以“聚焦金融政策研究、促进金融专业交流”为宗旨,定位于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金融专业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  锐评 | 鲍威尔强势鸽派降息50bp ·  昨天  
大象击股  ·  越这样做信心越足!!! ·  2 天前  
大象击股  ·  越这样做信心越足!!! ·  2 天前  
香帅的金融江湖  ·  天涯共此时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读书会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6)》:监管引导银行资金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金融读书会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3-20 07:18

正文


编者语:

2017年2月24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发布了《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6)》(下简称“《报告》”)。2016年是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公开发布的第八年,该报告由巴曙松教授主持并负责报告的执行和实施。《报告》显示,2016年银行家开始探讨监管机构应如何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逆周期的监管政策调整。而随着境外监管机构监管强度和检查力度的增加,部分中资银行境外合规风险事件开始见诸报端,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监管合规压力也与日俱增。本文系《报告》部分内容摘编,敬请阅读。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6)》课题组


.经济下行区间银行家对逆周期监管政策抱有期待,但对关键指标设计看法不一

 

自2012年《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纳入逆周期资本要求以来,逆周期监管政策便开始逐步落地与实施。而经济周期及经济走势的准确预判是逆周期监管政策制定的关键前提。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应依据哪些指标判断经济周期和经济走势,64.7%的银行家认为GDP增长率适合作为逆周期监管政策的先行指标,还有货币供应量、物价指数、信贷增长率等多个也存在作为先行指标的合理性,但具体指标的选择仍需进一步探讨。

 

图1 判断经济周期和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标

 

对于逆周期监管手段的选择,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诸多可行之策作为参考。调查结果显示,银行家最为期待和关注的是动态拨备机制(58.9%)。此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55.7%)和逆周期缓冲资本(50.8%)也是银行家关注的重点内容,还有超过三成的银行家对资本留存缓冲(35.5%)、超额资本缓冲(30.8%)抱有期待。

 

图2 逆周期监管手段的选择

 

我们又对上述逆周期监管手段中受关注较多的资本和拨备指标设定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调查。在逆周期资本监管的实施中,巴塞尔委员会为监管当局提供了0~2.5%的自由裁量空间。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银行家认为目前我国逆周期资本缓冲标准计提区间应设定为1.0%~1.5%之间,25.4%的银行家认为计提区间设定为0.5%~1.0%更为合理。

 

图3 现阶段我国逆周期资本缓冲监管标准的设定区间

 

拨备覆盖率方面,2016年以来,已有部分银行拨备覆盖率接近或跌破150%红线,引起了业界的讨论与关注。从调查结果来看,六成的银行家认为2016年拨备覆盖率有向下调整需要,但对调整幅度设置看法不一。结合银监会公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拨备覆盖率数据(2016年第一季度为175.03%,第二季度为175.96%,第三季度为175.52%)不难看出,中国银行业整体拨备覆盖率维持较高水平,部分拨备较为宽裕的银行对监管指标调整的需求并不十分急迫。

 

图4 2016年拨备覆盖率指标值的设定合理区间

 

.银行业“走出去”过程中境外监管与合规成关注焦点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海外布局也逐步推进。近年来,随着境外监管机构监管强度和检查力度的增加,中资银行面临的监管合规压力与日俱增,部分境外合规风险事件也开始见诸报端。调查结果显示,“境内外法律和监管政策冲突”(58.9%)、“日益趋严的审慎监管规则”(47.0%)、“反洗钱等合规要求趋严”(42.9%)被银行家认为是目前银行业在“走出去”过程中所面临境外监管压力的主要来源。

 

图5 中国银行业“走出去”过程中所面临的境外监管压力来源

 

针对当前境内外法律和监管环境的差异,银行家认为中国银行业应着重从制度和合规层面加以改进提高,即“完善风险内控制度”(54.1%)、“提升法制合规意识”(53.7%),同时,应更加注重“加强与境外监管当局的沟通”(45.8%),并进一步“加强海外战略规划”(43.5%),从而更好地主动适应严格的境外监管环境。值得注意的是,仅有1%的银行家认为应视情况收缩境外业务,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银行家直面挑战发展海外业务的长远战略部署,以及对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坚定信心。

 

图6 中国银行业“走出去”过程中的应对之策

 

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离不开国内监管机构的政策支持和监管引导。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的银行家认为监管机构应主要“加强跨境监管合作沟通”(68.1%)。此外,“完善配套监管法律制度”(64.5%)、“积极参与国际监管规则制定”(62.9%)、“完善信息共享与交流机制”(58.8%)也是大多数银行家的共同期望。

 

图7 中国银行业“走出去”过程中的监管引导之策

 

.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稳步推进,监管引导银行业促进民间投资


近年来,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步伐明显加快,银行家对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有效途径的选择也呈现多元化分布。其中,三分之一的受访银行家认为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投资入股最为有效(33.3%),可以通过增资扩股、受让股权、二级市场增持的方式,共同分享银行业发展成果;也有银行家认为民间资本可以通过参与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组改制(23.0%)、自主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业金融机构(22.0%)等方式进入银行业。

 

图8 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有效途径

 

针对民营企业“不能投”“没有能力投”“没有意愿投”等问题受访银行家认为,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41.2%)、信贷资源获取不平衡(40.4%)是该问题出现的最主要原因。也有银行家认为民间投资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应是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36.1%)、银行业准入门槛较高(34.7%)、风险处置手段不健全(31.4%)。

 

图9 造成民营企业“不能投”“没有能力投”“没有意愿投”等现象的原因

 

在政府相关部门和监管部门可采取哪些方式引导、鼓励银行业支持民间投资方面,43.2%的银行家认为应扩大民间投资范围,提升民间投资广度。此外,积极发展民营银行(35.1%)、推进投贷联动试点(33.3%)、推进PPP模式探索(32.3%)和完善民营企业不良贷款处置手段(31.7%)也是银行家所关注的重要环节。

 

图10 银行业支持民间投资的监管引导路径

 

 

文章来源:本文节选自《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6》(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本报告已于2017年2月24日在北京发布,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

本篇编辑:袁佳


欢迎订阅,欢迎推荐《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6》!

 

 【图书简介】本调查报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和普华永道联合组织写作,从宏观形势、发展战略、业务发展、风险管理、公司治理、流程再造、信息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监管评价、银行家群体、发展前瞻等方面,以全国范围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行和分行为总体,以各行总分行高管为调查对象,在2016年4-6月间,以电子问卷形式开展调查,旨在透过中国银行家了解中国银行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业务创新转型中面临的发展机遇、挑战及应对之策;借助这个平台反映中国银行家对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银行业务发展及银行业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个渠道促进管理层、国内外市场与中国银行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

 

订购请长按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温馨提示:现微信最新版本“订阅号”已实现公众号置顶功能,广大读者可点开“金融读书会”公众号,点“置顶公众号”键,即可将“金融读书会”置顶,方便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