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美女主播的新闻播报↓↓
首先,祝大家情人节快乐!
当然,如果有男票女票的话~
以下内容来自三易生活
说起手机导航,大家第一个想到的绝对是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虽然全世界的用户都能够接入使用,但是GPS系统的控制权和数据还是始终属于美国的。为了打破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垄断,俄罗斯和欧洲分别建设了GLONASS和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而现在,又有一个卫星导航系统即将建设完成——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导航系统从1992年开始上马,第一组卫星被称作“北斗一号”,主要承担卫星导航相关研究实验的测试工作;2004年开始的第二阶段是北斗系统投入正式运行的标志,被称作“北斗二号”,北斗二号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内和亚太地区的导航工作,于2012年发射完这一阶段所有的14颗卫星;最后阶段的“北斗三号”则是要完成35颗卫星组成的全球覆盖网(美国GPS为24颗卫星),将在2020年建设完成。
比起我们熟悉的GPS定位,北斗导航有两个先天的优势:能够完成简单的通讯功能,能够兼容其它卫星定位系统的频段。
GPS中,地面设备只能接受卫星信息,但是北斗导航系统的接收设备同样可以向北斗卫星发送简短的文字信号,实现简单的通讯功能。正因为这一特点,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在通讯中断的灾区救灾人员依然能够北斗系统的短报文和外界建立联系。
其次,其实在北斗导航立项之前,欧美国家已占据优质导航频率资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斗导航频率设计和国际协调首席专家谭述森创造性地提出卫星导航信号兼容准则,证明了北斗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频率可以重叠,在经过和其他国家数百次的协调之后,使北斗导航兼容GPS、GLONASS等系统的卫星。这样一来,如果GPS设备能够收到四颗GPS卫星的信号,那么北斗导航设备就能同时搜索到包括GPS、北斗卫星、GLONASS卫星在内的数十颗卫星,定位精度会有极大提升。
并且北斗、GLONASS等导航系统开放了定位服务接口,所以包括高通在内的芯片厂家早已推出了兼容多个导航系统的芯片,并且已经投入了商用,相关基础硬件产品芯片、板卡、天线等成本已经下降至与GPS同一水平,现在的手机市场大概有30%的手机搭载了这类芯片,使用的时候不仅仅会接入GPS系统,同样可以同时接入北斗等导航系统。
那么北斗导航究竟会带来哪些深层次的影响呢?难不成就是给我们的手机定个位?当然没这么简单,除了各类精确定位、授时服务之外,铁路运输、交通指挥、地理测绘、海上救援、灾区信息联络等领域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现在这一系统已经在很多领域开始发光。
并且作为一个全球定位系统,北斗导航可不只是在国内用,这个全球导航系统在2020年完全建成之后,至少可以拉动2400-3200亿元规模的市场,为了争夺这个市场,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湖南、湖北、深圳、长沙在内的各个省市均出台了发展规划。
可以看到,除了中国高铁之外,我国的造桥、造路等基建建设也都在国外久负盛名。另外,高新产业同样在快马加鞭地追赶国外。
就我们在手机上用到的功能和元器件来说,除了现在的北斗导航之外,京东方等厂商的OLED屏幕将会在明年投产,追上领先的日韩厂商;半导体产业的代表处理器上,包括联发科、海思、松果、中芯、台积电在内的国内企业已经可以给高通、三星等厂商造成很大的压力;内存、闪存等领域,虽然现在3D NAND技术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之前在武汉投资240亿美元成立的武汉新芯科技(XMC)或许能后来居上,提到武汉,还别忘了光谷的光信息产业......
现在大家完全没有必要妄自菲薄,很多人觉得国内的很多技术都是借鉴国外,或者是在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所以算不上什么。但是不管怎么说,一项技术和产品从完全从别人那里买,到现在我们自己能够组件完整的产业链,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之前有人说高铁已经成为了国家名片,在国外调查中人们对“Made in China”最承认的是手机产品,那么下一个能够代表中国的国家名片,很可能就是北斗卫星导航了!
阅读原文 访问我们的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