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拉勾
拉勾网,专业的互联网领域招聘平台,专注于为互联网从业者提供更好的职业机会。海量诱人职位实时更新,薪资透明,拒绝面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瑞安论坛  ·  来了!今天下午1点! ·  12 小时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网易:高级/资深校园招聘 ·  昨天  
谷饶生活信息站  ·  【谷饶直聘】2月5号更新,谷饶人才求职招聘平 ... ·  昨天  
谷饶生活信息站  ·  【谷饶直聘】2月3号更新,谷饶人才求职招聘平 ... ·  3 天前  
51HR派  ·  初五财神来报到,大财小财都入包!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拉勾

小目标实现 VS flag真香打脸,差别就在这三点

拉勾  · 公众号  · 求职  · 2019-01-09 20:05

正文

2019,

不再打脸。


作者 | 墨多先生

来源 | 墨多先生


2019真的来了。从跨入新一年的那刻起,这个世界上便再也没有20几岁的80后了。换句话说,连最后一波90后都奔三了,80后统统都奔四了。每每谈到这一点,就有很多人心生一丝焦虑...


然而,在我看来,让人们焦虑的多半不只是年纪,而是相较于年纪的增长,自己过去的一年却鲜有改变。


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因为改变往往意味着风险,一个人面对风险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恐惧与逃避。可是,如果我们不做出任何改变,持续地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就会慢慢地被焦虑俘虏,被懒惰裹挟。


因此,在新年初始之际,不妨让我们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2018计划我完成了多少,放弃了多少?

有哪些计划过了多年仍是计划,问题出在哪里?

为什么明明说好的计划,最后总是草草收场?

2019,我的计划清单又是什么?


在我看来,一个人的短期目标就像百米跨栏,阻碍我们的并非是距离,而是心中的魔障。所以,为了能更高效地完成未来一年的计划,扫清前方道路中的魔障,以下我将与你分享3点具体建议。


消除模糊的目标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ccessful people and really successful people is that really successful people say no to almost everything.


——Warrent Buffet


做人没有目标,和咸鱼并无分别。可是,为什么很多人即便有了目标,结果却依然没有改善呢?


答案在于:选择。目标的精髓在于选择,即“有所为有所不为”,凡是不需要选择的,都不是有效的目标。


比如有一次,巴菲特的飞行教练Mike Flint向其讨教如何制定职业生涯的目标,巴菲特让他做了这么一件事:


Step.1 找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下自己的25个目标

Step.2 在25个目标中,圈出他认为最重要的5个


此时,Flint手中便有了两个清单。随后,巴菲特问道:“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Flint回答:“知道了。我现在会马上开始着手实现这5个目标。至于另外20个,我可以在闲暇时间去完成。”


巴菲特听完后说:“No!你搞错了。那些没有圈出来的目标,你应该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它们,不去花任何时间和注意力在它们上面。


以上,就是巴菲特著名的5/25目标法则。


因此说,高手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同时也会拥有一份“Stop Doing list(不为清单)”。毕竟如果把人比作一台电脑,那么你我的带宽都是有限的,越多的计划和目标,都会导致我们的带宽严重不足。


好比年轻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列下诸如此类的蠢计划:明年买辆车、攒够房子首付的钱、找个对象结婚、学好英语、提高写作能力...


事实上,以上这些顶多算是“心愿”,而不能称之为目标,因为它是你完成某些计划后所伴随出的结果。


换句话说,与其你的计划是买车买房,不妨目标先设为让今年的收入多涨50%;

又如你的计划是学好英语,不如改为每天背20个单词;

再如你想要提高写作能力,不如每天先写1000字阅读笔记...


SMART原则告诉我们,一个合理的目标应该具备五个特点:具体的、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有时限。


如果你清单里的新年目标不符合上述条件,那么就应该果断地删除掉。因为模糊的目标不仅不会让你得到改变,反而还会让你滋生焦虑。


清除负面的情绪


朋友说,一个人最难控制的是时间。我说不对,最难控制的是情绪。尤其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背负起更重的情绪包袱,这把很多人压得喘不过气。


焦虑、恐惧、愤怒、纠结...这些负面情绪犹如一道封印,禁锢了我们的正常思考,甚至会让一个人崩溃。因此,若想改变,我们就要正确的管理好情绪。


到底什么是情绪?


简单说,情绪不过是你的内在感受,通过生理表现出的一种状态。


为什么人会有情绪呢?


原因只有一个,即你的认知系统与客观现实失衡。换句话说,之所以会有负面情绪,要么是现实与你的认知不匹配,要么是你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够。


举个例子。你和寻常一样走在大街上,突然后面有人狠狠地踹了你一脚,此时想必任何人都非常愤怒(因为这不合常规)。于是,你攥紧了双拳回头一看,结果对面站着一个左青龙右白虎的九尺大汉,顿时你就害怕了(因为你目测自己打不过对方)。


以上两种情况,是大多数人再正常不过的情绪反应。然而,同样情况下,是否有人能做到不被情绪所控呢?当然有。


试想一下,如果这个时候旁边有个人对你说:“踹你的人有点精神失常,他刚从医院跑出来没吃药...”此时的你,估计会很快卸下自己的情绪(谁又会和神经病一般见识呢),因为你理解问题的角度变了。


这个例子说明了一个道理:影响你情绪的,并非是现实世界真正发生了什么,而是你对现实状况的理解。所以,若想控制好情绪,我们就要不断调用多元化的认知视角,从而才能更好的接纳自己。


除此之外,一个情绪管控的高手,往往会用更正面的语言给予自己心理暗示。比如,当一个消极情绪的人面对挫折时,他可能会想:


是我运气不好...

全怪我家里没钱...

我身边没人能帮我...


这种思维方式关注的是问题的原因,导致的是抱怨的情绪。相反,积极情绪的人遇到问题则会关注结果,他会总想着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


比如,同样是上面3句话,积极情绪的人会这么想:


是我运气不好 → 怎么能让运气扭转

全怪家里没钱 → 我要想办法提高收入

我身边没人能帮我 → 我要多结交一些靠谱的朋友


可以看到,明明是一件事,但当你用正面语言代替负面语言时,你的思维也会把情绪引向截然不同的方向。所以,当情绪产生的时候,不妨多用正面的语言给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毕竟,所有的不满和抱怨,都是你感官经验所塑造出来的虚幻世界。


清楚无意义的坚持


很多人焦虑的另一个点在于,不知道自己当下的坚持是否有意义。其实在我看来,如果做一件事情你完全需要靠“坚持”,那么这件事情多半是“毫无意义的重复”。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高成就感的人做事靠的是潜意识,也就是“习惯”。当你明确知道一件事情的意义时,你几乎不需要思考,而是会每天自动自发的去执行某种动作。


比如我在健身房里看到那些肌肉爆发的人,他们很少有人会说自己靠的是“坚持”。相反,他们认为健身本身就是一种习惯,但凡有哪天没运动,就会觉得自己浑身难受。


所以,如果想要拥有不焦虑的一年,重点在于你必须把需要思考、有意识的行为,转化成不需要思考就会去做的潜意识行为,即塑造成一种习惯。


而如何把坚持转化成习惯?我认为这里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永远不要为了别人而坚持。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据我观察,很多人坚持做一件事情,并不是发自内在的声音,而是为了博取别人的认同和肯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