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市场几乎都在做空焦煤和豆粕,都是明牌。那么,究竟是继续追空,逼死多头?还是见好就收,止盈离场?还是逆势抄底?这是摆在许多交易员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对这个问题,如何解答?我将最近在 “范蠡学社铁杆群”,“ 范蠡学社逻辑思维群 ”以及一些其他群里讲的话,做一个总结,用对话的形式来展现。本文,所展现的方法论和讨论的核心,可以在将来面对一大堆类似这种高产量+高库存+价格走低的过剩商品。
一切都从下面这张图片开始。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7s6zARh8LwcvW5uxtA3hXOMeAWCHm59rJIrP2dDOj9n9ibb37811tbnUBaoPaaZiaAUE3IQf83DRDZciag9jygI5g/640?wx_fmt=png&from=appmsg)
一问:现在焦煤,过剩的厉害吗?
范蠡学社:其实从价格上走势已经看出了,就在走过剩逻辑。
我们从高频数据看到:目前焦煤仍处于全面的累库存过程中。不仅坑口在累库存,港口在累库存,进口端蒙古口岸也爆库了,而且即使钢厂和焦化厂的焦煤库存也在起来,这使得补库存驱动已经不断消化。这种全面的,被动的累积库存的过程,当然表现为价格的不断下移。
现在我们再从低频数据看看:
从需求端看,以统计局口径测算,预计全年焦炭产量大致在4.87亿吨,同比去年减少近600万吨;折算焦煤需求减少了800万吨。
从供应端看,今年焦精煤产量,以统计局口径测算,预估今年产量大致在4.68亿吨,同比去年4.9亿吨减少了2200万吨,核心原因就是年初的安全大检查导致产量减少,现在产量端已经恢复了;焦精煤净进口,以海关口径测算,预估全年在1.22亿吨,同比去年1.01亿吨,增加了2100万吨,增量主要来自澳洲、美国的进口恢复,以及俄罗斯进口的继续增加。蒙古今年增量反而不大,因为去年基数太高。
即:供应端,净进口增加2100万吨,国内减少2200万吨,大体相抵;需求端,由于铁水同比下降,导致焦炭产量同比下降,使得焦煤需求减少800万吨。
供需两端结合起来,全年焦煤大致过剩700万吨上下。这是一个什么样子的级别呢?
以中国全年生产4.68亿吨焦精煤,加上净进口1.22亿吨,合计焦煤总供应量5.9亿吨;供需过剩700万吨,只有1.2%,几乎是忽略不计。但是价格已经比去年同期低了多少?去年这时候,焦煤盘面价格在2200附近,现在焦煤盘面是1100附近。这是不是很奇葩?
二问:那既然过剩总量并不大,为什么向下打的这么厉害?
范蠡学社:我觉得主要是三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就是有相当一批宏观派,是看空中国经济的,当然还是走日本当年通缩那套理论,我当然知道中国地产和人口周期的压力,但是我对中国未来走日本通缩模式这种观点,是明确反对的。这里篇幅原因,不展开,以后抽空专门单独讲。
第二个因素,就是当下是朝着过剩方向演进的,驱动是利空的。从年度平衡表看,虽然过剩的不厉害,但是那主要是因为国内在今年一二季度,煤矿有一个安全检查导致的减产动作;现在整个坑口端的产量早就恢复了,高高在上。叠加冬季钢厂可能还要降低负荷,减少铁水,所以未来焦煤的累库存什么时候结束,谁也说不好。得国家或者地方出台减产政策,或者煤矿被打痛减产,否则目前过剩的压力对焦煤价格,仍然是有压制的。
第三个因素,就是焦煤盘面是烂仓单,所以每次临近交割月,都砸的厉害,就是没人敢接货。这个问题的由来,是2021年煤炭价格发疯,飞上天了,没办法弄出来的。我们一个月之前就说过了,随着价格下来,这个交割标准,不重新修订,也是不正常的。
三问:那既然是过剩的结构,不应该一直做空吗?假如从今年年初2000附近,一直空焦煤,到现在,不是可以赚很多吗?
范蠡学社:假如我们仔细看价格,就会发现,从年初到现在,出现了几波行情。以焦煤指数为例:
从去年12月初到今年4月初,价格从2165跌到1447,下跌31%;紧接着,4月开始从1447涨到1884,涨了30%;
接着从5月初的1884,一直跌到9月中旬的1184,又跌了37%;紧接着,从9月中旬涨到10月8日的1618,涨了36%;
现在是最后一波,又从1618跌下来,跌了31%;
从上面这样的波动,能看出什么来吗?我们至少可以看出三点秘密:
1)多和空,大家其实都可以赚钱,而且赚的一样多。空头抓住下跌,和多头抓住上涨,其实赚的是一样多的。并没有说,哎呀,行情是一路下跌的,所以空头就正确无比,多头就是韭菜了。没那么回事。大家都可以在自己的节奏里面获利。
2)从小的结构来看,从去年12月一直跌到今年年底,快一年多了,经历了5浪下跌,目前处于5浪下跌的末端。去年12月开始启动的下跌浪,途中每次都有巨大的反弹。我们不禁要问,现在已经进入第5浪,一旦下跌到位,反弹该有多少呢?难道价格越低,其下行空间不是越小,上涨空间不是越大吗?
3)如果从2021年开始看的话,实际上就会发现,焦煤行情处在一个更大的大五浪的下跌末端了。现在是价格的估值已经具备,但是还欠驱动的东风。一旦东风来了,空头都得被埋葬。空头通道太拥挤,一旦踩踏起来,会很快,也会很暴力。今年一直追空螺纹的,不是在9月下旬短短的一周内,就爆仓了吗?上海一家年销售额100多亿的老牌钢贸,多年心血,一朝倾覆,这都是历历在目的,前车之鉴啊。
当然,从完美的角度说,我们既想把本轮焦煤的下跌抓到,又想把反弹也抓到。但是,这就好比,你想找个女朋友,既要非常漂亮,还要家里非常有钱,还特别贤惠,能下厨房,对你还爱的死去活来,百依百顺。能不能找到这样的女朋友?也许有,那也一定是你前辈子修来的福气。在投资的世界里,我们根据过往的历史经验总结,还是觉得,最好只选择一种方向做,直到行情告一段落。而不要既抓住反弹,又抓住下跌。过于贪心,就会增加对自己的挑战,非常容易扯到蛋,而蛋是不多的,扯几次,就没了。
四问: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说动力煤现在也很弱,港口价格最近一个月以来,已经跌了100了,逐渐失去了对焦煤的边际支撑。您怎么看动力煤呢?
范蠡学社:煤炭企业,的确已经过了几年最风光的日子了。我们看看上市公司的财报就知道,他们很赚钱。这种情况能不能持续?还是要看供需。
和焦煤 “供需双弱+需求更弱 ”的格局不同,今年动力煤是 “供需双强+供应更强” 的格局。
从供应端看。动力煤现在有五个高。产量高、进口高、上游坑口、中游港口、下游电厂的库存高。预计,今年动力煤的产量同比增速在3.3%;进口增速接近13%,总供应增速在4%左右,同比增加1.72亿吨,其中国内产量增加1.25亿吨,是主要贡献;进口则增加0.47亿吨,次要贡献。
从需求端看。也不错。我们看两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我们看用电量。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超过7%,这是非常强劲的信号。用电量和宏观经济增速,呈现高度的正相关。我们看看过去几十年中,有几次是非常危险的。
第一次是2008年。当年的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从2007年的15%,断崖跌到5%附近,工业用电增速从2007年的16%跌到3.8%;那一年,我们知道,是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国内出口外向型企业接连倒闭;
第二次是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只有0.5%,而工业用电增速史无前例的出现了负数;那一年,我们知道,全国许多工业企业都处于亏损倒闭边缘;包括黄金、有色、黑色、农产品、能化在内的所有商品,价格全部打在地板上。
第三次,是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是3.1%,工业用电增速只有2.5%,那一年,我们知道,发生了百年难遇的疫情。
第四次,就是2022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是3.6%,工业用电增速只有1.2%,那一年,我们知道,是史无前例的地产经济断崖崩溃之年。
而2023年和今年,无论全社会用电增速,还是工业用电增速,全都起来了,不仅起来了,还有大幅增长,都在7%上下,这是了不得的增速。
什么意思?就是说,中国经济最危险的时候,已经悄然过去了。至少,因为房地产因素导致的宏观经济遭受的巨大冲击,虽然还没有完全解决,也已经被各种新经济能量逐步对冲了。
现在我们看第二个指标,发电量。就可以回答为什么用电量这么大,动力煤却没有特别亮眼的表现。核心是因为水电。
2023年水电发电量是负增长,接近-6%,所以没办法,水电不够,火电来凑,去年火电发电增速高达6.1%,所以动力煤的需求消费增速强劲;今年水电发电量增速在11%,再加上新能源发电量的补充,导致火电压力骤减,今年火电增速,就只有2%了。
今年水电上来这么快,新增水电装机的贡献只是小头,主要力量还是老天爷帮忙,今年雨水丰沛,给水电复苏做了巨大贡献。
那2025年还会不会这样?这要看老天爷。这太难预测,先放一放。但是如果按照最近十年的统计数据看,如果不发生极端天气和宏观经济极端波动的年份,水电发电量增速通常在4%左右,火电发电量增速通常在5%-6%左右。今年是比较极端情况,火电增速只有不到2%,水电增速超过11%;这就是说,如果2025年没有雨水过于丰沛的情况,那么动力煤的需求将上移。对冲供应端增长后,5500大卡的动力煤港口价格,大概率围绕季节性需求变化,在700-900区间波动,难以出现崩塌走势,更别想复制2014和2015年走势。
五问:那您觉得,焦煤现在是继续做空好呢?还是空单止盈好呢?还是开始抄底做多呢?
范蠡学社:我们在 “范蠡学社铁杆群” 中发了上面那张图片,就是说,在12月6日那天,对焦煤而言,供需驱动是弱的,可以做空,但是价格是便宜的,值得做多。这两条路,怎么选,其实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价值观,你的性格,而这些,综合塑造出了你的交易风格。一个交易员,一定要深入了解你自己,是哪一种交易风格。
交易风格,有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你更关注供需存,还是更关心成本、价格和利润。前者叫做驱动派,后者叫做估值派。第二个维度,是你更偏向交易短期涨跌行情,还是更偏向交易中长期行情。
这两种交易风格,我把他形象的比喻为猎豹和农民。只要你做的够精,都可以赚钱,没有谁对谁错之分。
你究竟是哪一种人?你必须仔细的、反复的从自己过去的交易历史中去寻找。那些经常让你赚大钱的交易记录,就蕴藏了你成功的交易习惯和交易风格,就要继承;那些经常让你亏大钱的交易记录,就蕴藏了你失败的交易习惯和交易风格,就要避免。不断对自己的人性做总结,不断对自己的交易做复盘,然后寻找到最适合你自己的交易风格。如果你总是在当前的风格,不能成功,那就必须考虑更换到另外一种交易风格去。比如你总是做短线不能挣钱,但是做过几次长线反而发现能挣钱,那就说明你的潜意识中,包括你的性格,你的认知,你的敏感度,都不是偏向短的,那就说明你比较钝化,就特别适合中长期交易。不过事实证明,钝化型人格比较少,就是说拿得住单子的人比较少,反而大多都是聪明人,希望天天在盘面里面上下翻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