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英侨说
《英国侨报》(原名《新欧华报》),建立于 2002 年。我们的目标是为生活、工作在英国的华人提供真实可信的新闻和原创信息。邮箱:[email protected]; 网站:www.ukjs.net 微博:@英国侨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英侨说

人肉网友也非法!英国更新数据保护法案, 你的隐私国家守护!

英侨说  · 公众号  ·  · 2017-08-19 04:58

正文

【您的2017余额:136天】

点击上方 蓝字 ,快快关注我们吧

学生 换汇季

18/08/2017 人民币兑英镑 8.63

以上信息由CurrencyCo提供

最新汇率请联系

官方微信: huobi_2015 |

电话: +44 (0) 207 287 7112


今年以来,英国的一些大机构纷纷遭到 不同程度的黑客袭击。


例如,英国 公共卫生体系国民保健制度服务系统5月遭勒索软件病毒入侵 后,多家医院电脑瘫痪,不得不停止接收患者,救护车等医疗服务也受到影响,使得不少专家呼吁政府加强数据保护。


除了商业机构以外,针对个人的网络诈骗也成泛滥的趋势,很多人的私人电话号码和邮箱账户在不知不觉间被诈骗机构掌握,由于英国的诈骗手段跟国内很不同,使得初来乍到的旅英人士很容易“中招”,损失惨重。


首先po一封比较典型的英国诈骗信:


这种邮件诈骗大多带着“官方机构”的头衔。 比如上面的这个截图, 就是来自英国的税务局,说你可以申请退税; 还有的来自你的“银行”,说你有新账单或者账户有什么问题需要处理等等;还有来自 HomeOffice或者中国大使馆或者你的学校, 说你的签证或者课程有什么问题等,用这种方法就是让你放下防备心,这样更容易受骗轻信骗子发来的内容。


通常这些邮件里都会含有一个链接,这个链接会让你登录 (如果是盗QQ号的话,就会让你登录QQ)或者输入银行卡号,只要你提交后,骗子就有了你的个人信息,可以轻松获取你的钱财。


为了防止成为这种诈骗的“受害者”,当收到这种邮件的时候,大家可以通过到Google复制粘贴查询发件人地址,来判断该机构真实性,若与真实机构的网址有任何出入,就可以直接向HMRC(英国税务海关总署)举报啦。


英国短信和电话诈骗也很常见,与邮件诈骗不同,这些骗子偏爱使用“伸手要钱”的方法。比如小侨曾经收到的这种:


收到这种莫名其妙的“催债短信”,一定不要惊慌!首先要考虑,自己近期有没有在英国进行过大额透支消费?


其次,也要考虑之前有没有收到过这个机构的邮件,或者短信?有的保险公司(例如上图的PPI Claim)由于长时间进行信息诈骗,早已臭名昭著,到Google搜索一下也是不错的办法。

除了上述“常规”诈骗手段,作为最受留学生欢迎的国家,英国的信息诈骗犯们也不含糊,近期,他们甚至为留学生们“量身定制”了新的钓鱼网站,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


2017年7月,一伙不法分子仿制了纽卡斯尔大学的官方网站,专门骗取申请入学学生的学费。

可以看出,为了引诱不知情的大学生上钩,骗子们煞费苦心,这个钓鱼网站的页面甚至比“正版”的纽卡斯尔大学官网更加漂亮,各种基本功能也一应俱全,若不注意网址,根本分辨不出哪个是“正品”。


这个钓鱼网站的诈骗套路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在学生注册,以及申请远距离课程的时候,直接收费。


另一种则是收集学生们的申请资料, 比如:护照号码、手机号码、全名、出生日期,信用卡信息等等,用于后续诈骗。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哪种,一旦中招,追回损失的可能性都很低。

网络时代对数据隐私的不重视导致诈骗案件频发,终于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 今年8月,英国政府终于宣布将修订数据保护法案,以加强对民众私人数据的保护。


根据这项法案,个人将对自己的数据拥有更大把控,比如可要求社交媒体等平台删除一些自己以前发布的个人信息。机构收集个人数据的过程也会被更严格地监管。


“数据保护法案”为普通消费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保护措施:

个人资料:用户获得“被遗忘的权利”


首先,消费者们被赋予了更强的个人信息控制权,根据这项法案, 他们将有权要求企业和商业组织擦除他们访问网站所留下的个人数据。


该法案同时扩大了消费者在社交网络上的权限,用户们将有权要求社交媒体删除他们在18岁以前发布的所有信息。

隐私保护


该法案将大大扩展有关“私人信息”的定义,它所涵盖的新的数据类型包括: IP地址(用于识别访问网站的手机或计算机),互联网Cookie(有关私人网络浏览习惯的数据)和DNA等。


这些措施将有效防止 用户遭遇“人肉”或恶意定位。 此外,许多网站也将不再能强制游客输入私人电子邮箱和电话号码。

自动处理和人工服务


当用户通过基于他们的个人数据的算法(例如对他们的健康,财富或运动的评估)进行“分析”时,他们有权要求这个行为由客服人员完成而不是通过机器自动执行。


在一个工作申请、保险服务等业务越来越依赖于自动化流程的国家,这一新举措的影响尚有待观察。

对违法企业的刑事追诉


英国信息监管局将承担更多职责去保护消费者利益,并有权对违法机构发出罚单,最严重时罚金可高达1700万英镑(约合2218万美元)或违法机构全球营业额的4%。


同时,该机构根据新的法律条文,追加了两项新的刑事罪行:


  • 挖掘匿名人士隐私(即人肉私人数据): 根据新的法律,用人工方式对搜索引擎所提供的匿名人士信息进行辨别真伪和组合,以查找人物真实数据的行为将被判定为非法, 以保护网络用户的隐私权。


  • 更改私人数据:任何企业或组织将无权对用户个人数据进行未授权修改。


英国负责数字化发展的国务大臣马特·汉考克透露,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支持商业机构更规范地使用数据,并给消费者增强信心,使得个人数据都得到有效保护,并且保证违规使用这些数据的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目测新的“数据保护法案”实施后,我们的私人数据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保护,诈骗和侵权案件也将受到遏制,但新法案正式公布之前,请大家保持防范意识,不要轻易通过短信,电话和网络透露私人信息!


(实习记者李心如综合整理报道)



推荐

阅读




授权&转载&投稿等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