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还是等到了。
昨天晚上9点出头,JJ会议的通稿全文公布。(通稿相较于新闻联播内容更加完整)
认真读完通稿,其内容多数与周一会议所公布的信息一致。
先前我们说:本次政策的态度是924之后政策态度的延续,那周四的会议同样也是周一会议内容的延续,所以想要再去获得什么大超市场预期的信息是件难事。
先不去谈论市场,个人认为通稿的内容值得注意的点如下:
①在意识到国内经济所面对的问题之后,我们是在处理问题,但同样我们也在等待还会出现什么问题。
我们不会一次性把所有能用的手段都上了,以支持的态度边观察边出政策是上头目前的方式。
其所对应的是:
25年每一次临近各类重要会议都会是关键的交易节点,若市场or经济出现较大的问题,突如其来的高强度政策支持也会出现。
②主要任务的变化:
如上图,25年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转变为了大力提振消费。
消费一定会是明年最大的主线之一。
那到底是哪种消费,是高端消费还是刺激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
个人偏向于后者。
原因是,疫后几年高端消费的萎缩程度远不如中低端消费萎缩来得快,中低端消费的潜力大于高端消费。
据个人观察,以胖东来、小米为代表的具有较强人文属性的管理者、企业文化是最受当今社会欢迎的。
其次,科技同样也会是明年市场的主线。
科技中人工智能产业是最值得重视的,也是我们之前提到的AI+,也就是我们提到的以字节系为锚的明年主线。
Part 2.
回到市场。
昨夜在会议结束之后A50跳水,今儿指数大幅低开。
我们需要明确一个点:A股在会议前的预期博弈一定是最激烈的。
并且在会议即将召开的过程中,资金有不怕指数大跌的勇气,因为某队会托底。
但这带来的是,只要会议内容不大超预期资金们就会猛猛的兑现。
有一些人在预期这次的会议将会给出实际的数据引导,比如赤字率提高到多少以上。
不会的。
这是中国,非特别紧急情况一切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资金兑现不可怕,A股市场里真正可怕的是
模糊的政策指引。
站在当前,实际上我们只需要问自己:
政策对于25年的指引明确吗?是支持性政策吗?
如果是,25年的市场就不可能会缺少机会。
最后是近期的市场。(简述几句,周天展开讲)
从现在到明年3月的人大会议,是政策出台的空窗期。(不考虑临时出台某些重磅政策)
这个空窗期里能给与市场正向指引的是国内经济数据的变化。
同样政策支持还没有传导到经济数据上的空窗期时,市场又会回到10-11月份的主题性炒作之上,市场的赚钱效应(甚至包括指数)将会跟随短线的情绪周期摆动。
这个阶段里不应该去惧怕指数下跌。
只要指数出现大的调整,那么就一定是巨大的机会。
个人锚定的点位还是3300附近,这个位置下方,那就大胆放心出手就好。
个人依旧认为,25年的春季市场会有巨大的机会。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