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圣玄法师
昨天,据北京警方通报,风靡一时的歌手陈羽凡因为非法持有毒品,尿检冰毒和大麻呈阳性。
朋友还给我发了一个截图,“羽泉”组合的伙伴胡海泉发了一则微博——
这才晓得,原来他们是历经二十年的好朋友、好伙伴,原本要在下个月庆祝组合成立二十周年,却因为“毒品让‘最美’凋零”。
众所周知,“不饮酒戒”是佛教的五戒之一,是对大众身心的呵护。包括一切扰乱神经系统的物品,都是有智者所应当去警惕和拒绝的,更何况是伤害自己与身边的人的“毒品”呢?
看到微博上的“十个为什么”,让人唏嘘不已,这种“咆哮体”也让人觉得,预计损失千万的胡海泉压力真大。更让人想和《分别善恶报应经》所言来一一对照:
饮酒三十六过,其过云何?一资财散失,二现多疾病,三因兴斗诤,四增长杀害,五增长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渐寡,八福德不增,九福德转减,十显露秘密,十一事业不成,十二多增忧苦,十三诸根暗昧,十四毁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门,十六不信婆罗门,十七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亲近恶友,二十舍离善友,二十一弃舍饮食,二十二形不隐密,二十三淫欲炽盛,二十四众人不悦,二十五多增语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属嫌弃,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远离正法,三十不敬贤善,三十一违犯过非,三十二远离圆寂,三十三颠狂转增,三十四身心散乱,三十五作恶放逸,三十六身谢命终堕大地狱受苦无穷。
有很多人曾经问过,“饮酒”又不会伤害别的生命,为什么佛教要制定不饮酒的戒律呢?
尽管饮酒不会直接伤害到别人,却会让自己的意志衰退、精神混乱、智慧衰减,对自己无疑是最大的伤害,而且会直接或间接地伤害到身边的人。
正如《大方便佛报恩经》所言:“虽非宿业,有狂乱报,以饮酒故,迷惑倒乱,犹若狂人。又酒乱故,废失正业……”
这还只是佛陀对饮酒的告诫,相形之下,吸毒则更加让人精神狂逸,愦乱伤人,连身边的人一时也措手不及了。
更何况,每当我们想起,全世界每年有那么多缉毒警察因为维护社会的安宁付出了生命,乃至是被毒枭折磨致死,就更加不能对吸食毒品等闲视之了。
可是“毒品”的吸引力有那么大吗?想想四年前,也有一位年轻的的演艺圈新星因为吸食毒品被捕,在他的供述中,似乎毒品很有吸引力,让他黏著不舍,还“慷慨”地拉上了身边的好友。
迷恋那种梦幻般的意识,自由自在的漂浮幸福感或欣快伴随飘飘欲仙与精神松弛感,真的就是快乐吗?
在《大庄严论经》中,就直接的指出了这种“狂逸之甚,莫过贪欲”——
曾经有一位光明王,乘坐着大象出行游观,原本一帆风顺,可是一走到野外,他所乘坐的大象远远见到一只雌象,便欲心炽盛,哮吼狂逸,如风吹云,一心只想追逐这雌象而去,这时候调象师怎么也约束不住它,吓得光明王惊怖难堪,以为自己这次要殒命象背了。
好在那位调象师急忙提醒他往树上爬,光明王立马抱住一棵大树,任由坐骑狂奔而去。好不容易保全性命的光明王瞋忿地问责调象师:“你一开始说这只大象已经调伏得性情柔顺,怎么如今狂乱不住,害我差点丢了性命?”
调象师大呼冤枉:“大象尚有贪欲,祸乱他的心神,并非是我所能调伏的,更不是杖捶钩锁能够治疗的!”他还告诉光明王,唯有佛陀有大慈心,一切众生悉皆如子,有自然智,知道如何调伏自己的欲望,有无碍心悲愍一切。
光明王听了,即起合掌,于大众前发大誓愿:“我以正法护于国土及舍财施,以此功德愿我未来必得成佛,断除众生贪欲之患。”
而今,
许多人推崇“活在当下”的享乐主义,亦不过是如同狂象一般,随着自己的贪欲,“今朝有酒今朝醉”,恼乱自己的身心罢了。不仅没有真正地享受当下,反而因为精神的混沌而失去了清明感知当下的能力。
正如《入楞伽经》所言,“愚痴凡夫执着种种法相,如诸禽兽见于阳炎,取以为水。”最后只会如刀锋舔蜜,伤害到自己。
而当代高僧圣严长老在美国教导禅修时,则发现许多来学禅的美国年轻人,过去多少碰过一些,但到了禅修团体,就自然而然不碰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那些药品或毒品的刺激,能给人带来飘飘然的感受,一时忘却痛苦,但其实只有麻醉、刺激的感觉。禅修帮助人稳定心理、生理,让身心的负担都觉得释放了,这才是不假外求的。依我观察,学禅修的吸毒者,打坐时不会有吸毒冲动。参加禅修七天后,大概三个月到半年不会想吸食,如果没有持续禅修,又遇到诱惑,就容易走回头路。所以,如果半年没看到他们来禅修,我就会打电话叫他们快回来禅修。”
可见,
真正的活在当下,是即便遇到生活的压力和诱惑,也能够在与自己的交流中,认识到这种贪欲对自己的伤害,享受到生命自发的快乐,而把握住生命的光明!
本文为腾讯佛学独家原创稿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