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铅酸电池:行业成熟、集中度高,头部企业聚焦特定应用场景。铅酸电池作为使用最悠久的二次电池,其构成材料均为不可燃物质,具备高度安全性。从应用场景看:铅酸电池主要分为启停类、小动力类和通信备电类,根据中国联通经济智能实验室统计,2023年中国铅酸蓄电池下游中汽车启停占44%、小动力占27%、通信(包括基站与数据中心备电)占9%、电力(风光配储)占比7%,启停类与小动力类为主要应用场景。从结构看:铅酸电池主要分为富液式与阀控式,其中阀控式对密闭性要求较高、结构更加复杂,技术壁垒更高。从成本构成看:铅酸蓄电池主要由原料铅、电解液、隔板、外壳组成,原料铅为主要成本来源,占比达40%。铅酸工艺成熟,在供需稳定情况下价格主要与铅大宗价格挂钩。需求端:市场规模稳步增长,AIDC需求有望拉动备电类铅酸电池新成长,根据Straits预测2025年全球铅酸电池规模约560亿美元,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铅酸电池生产国、出口国与消费国,约占全球1/3份额。供给端:2015年以来环保政策趋严,中小企业逐步出清,国内铅酸电池企业数量从2012年约1500家大幅缩减至2024年132家,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靠拢,行业集中度较高。
数据中心类铅酸电池:扩产受限+下游客户认证周期较长,供需错配下产能紧平衡延续,涨价周期有望开启。智算需求推动云服务厂商与通信厂商加大AIDC建设力度,作为三级备电的关键一环,铅酸凭借高安全性成为国内AIDC备电的首选路线。相较于启停、小动力与通信基站类场景,数据中心备电对铅酸电池在循环寿命、放电倍率、安全性与免维护性上有更高的要求,价格约0.6-0.7元/Wh,为启停类和小动力类的2倍。据我们测算,2025-2027年国内AIDC对铅酸电池需求量约8/13/17GWh,若叠加常规数据中心需求后合计13/18/23GWh,而近年来环保要求趋严下行业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严控新增产能,目前数据中心类产能仅约14GWh,部分企业排产周期已大幅拉长,后续随AIDC需求快速释放,供需错配矛盾有望进一步凸显。此外数据中心类客户均对电池供应商采取白名单制度,认证周期较长+产能切换存在迟滞,产能紧平衡延续,涨价周期有望开启。
头部企业聚焦特定领域,扩产、转产谨慎,白名单内产能更具稀缺性,头部企业受益需求红利。铅酸电池行业受过去数年低迷需求影响,头部企业主要聚焦特定应用场景,如天能、超威、骆驼股份主要集中于小动力与启停类铅酸,头部企业中仅南都电源、圣阳股份、双登电源、雄韬股份、理士国际面向数据中心与通信备电中有大规模出货。此外,铅酸产能产线切换需要技术+销售双重考验,且多数铅酸电池企业将原有产能改为锂电产能,放弃部分铅酸产能,可应用于数据中心领域产能更具稀缺性,头部企业有望受益需求红利。
投资建议:AIDC建设拉动铅酸电池需求快速增长,供给端转产意向偏低+扩产受限+下游客户认证周期较长,供需错配矛盾凸显,产能紧平衡延续,云厂商白名单内企业产能更具稀缺性,涨价周期有望开启,关注圣阳股份、南都电源、雄韬股份、理士国际(港股)等。
风险提示:AI应用发展不及预期;下游AIDC资本开支波动;供应链价格波动;国产厂商份额拓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