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的前同事结婚,饭桌上听说一件事。
有个同事今年晋升被连续拒了两次,一时脑热跑到上司办公室“要说法”,气急败坏地把上司大骂一顿,
据说骂得超级难听,并扬言要辞职
。
过了两天,后悔了。
可已经和上司撕破脸了呀,进退两难,现在
纠结是不是真要辞职了
。
那人我刚好也曾共事过,确实暴脾气。
有阵子他们团队赶项目,经常加班,办公室里时常听到他脏话连篇,有几次甚至摔了键盘和水杯。有一天晚上加班时他老婆打电话来,不知道聊到什么,忍不住大吼起来然后走出去。半小时后,他铁青着脸回来,又重重地把手机放在桌面上。
大家面面相觑,谁都不敢问什么。
他就好像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炸了。
我突然想起一本书叫《警察:街角政治家》,里面提到一个问题:
美国警察日常执勤时,什么情况下最危险?
答案居然是
夫妻吵架
。
是的,家庭发生纠纷后叫来警察,警察不幸丧命的概率比其他类型案件都要大。
因为夫妻吵架时
特别容易失去理智
,他们不在乎任何事情,当然更不在意警察这个外人。
导致警察劝架时,不是被一方殴打,就是
被夫妻两人一起殴打
,外加美国很多人持有枪支,危险系数就蹭蹭上升了。
情绪冲动,其实是个很危险的情境,危险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控”
。
一个无法控制情绪的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注定很难过得好。
这几年我有个很深的感触,
如果你太放纵自己的情绪,真的没办法腾出手去做什么事。
白天上班+晚上自媒体,几乎全年365天无休,又有个娃,七七八八的琐事一堆,既要平衡本职和副业,又要平衡工作和家庭,每天都过得紧锣密鼓的。
但咋说呢,我一般就转移注意力吧,刷一会沉浸式撸猫啊冲咖啡啊的视频,或打开app买菜买花,把毛躁情绪尽量熨平。
我不是没沉浸过在负面情绪中,结果发现:
越沉浸越emo,emo到什么事都做不了,
啊啊啊不行不行。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愤怒时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从而
死盯着负面信息不放,无限放大。
情绪不好时看什么都不顺眼,别人看你一眼,你可能都觉得他是不是对自己有意见。
情绪稳定,与其说是情商的体现,我更觉得,它是一种消化负能量的能力。
越是工作节奏快、压力大,稳定的情绪就越是一种托底的保护。
消化情绪的时间是有限的,这里用掉一点,那里就少了一点,沉沦在负面情绪中太多,你压根没办法腾出手做正经事。
消化负面情绪,已经是成年人的基本能力了,否则,随着负能量的累积,日子过得会愈发黯淡。
在温州乐清,一小偷尾随阮女士准备扒窃,被发现后拔腿就跑。阮女士于是对着小偷的背影骂了几句撒撒气。没想到小偷觉得她骂得难听,竟跑回来对骂,引来群众围观,之后小偷被送进派出所。
哈哈哈哈情绪一上线,理性就离场。
不仅影响自己做出正确判断,而且带来的恶果,甚至对将来
起到长远影响
。
我以前认识AB两个合作方的员工,有时听他们吐槽老板。
他们老板列出密密麻麻KPI,动不动扣绩效奖金,迟到一次扣100元,有时还拖欠工资。A经常痛斥老板,从老板的家庭,说到他老婆,再说到他小孩,说着说着怒火渐起,开始说社会不公,那样的人迟早遭报应等等。
倒是员工B,半年后听说他已经跳槽去了一家上市公司,薪酬增加了40%。
不合理扣钱or拖欠工资,该走仲裁就走仲裁,一直骂也没用啊。
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所说: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情绪不断发酵,眼前只有可恶的老板、不公平的规则、不如意的职场环境,而没有去想更好的出路和解决方法。
当然,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有情绪不稳定、或是情绪骤然降到低谷的灰色时刻,分享3点临公子亲测有效的方法吧。
1、接受负面情绪
当负面情绪来临,别急着头顶亮红色告诉自己“不能这样!”“冷静!”。
反过来,可以深呼吸下告诉自己:我知道自己正在低状态中/没关系,这是常见的感受……尝试与自我对话。
你可能会发现,情绪开始逐渐平稳。
相比强行禁止,轻松地接纳是个更实际、更有效的方法
。
2、不要在情绪波动时做决定
我以前听过一个说法,就是别在晚上12点之后做决定,尤其是重大决定。
理由大致是,白天人们通常都比较忙碌辛苦,需要用到大量理性做决策或做判断。到了晚上,人放松下来了,脑子转动也变慢,感情成分就比较多,考虑问题有时会变得消极。
当你情绪特别低落or特别亢奋时,给自己3分钟平静后再思考问题,能避免很多冲动的想法。
3、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这是禅宗的法典《信心铭》中的一句话,对我影响非常大,治愈系数堪称5颗星。
它的意思是:
我们想要走好眼前的路,就不要存在顺逆之心。
你的一生中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坏日子,都是正常的日子,平常心看待即可。
很多事情在发生的当下,你觉得是惊涛骇浪,而翻过去后,它或许只是漫长岁月中的小小起伏罢了。